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我是这样阅读

在田野上感受阅读之光

2024-05-14 22:41作者:王雨萌?来源:三月风2024年第4期

文|本刊记者 王雨萌

类似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电子阅览室等的建成,在为当地村民提供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一部分残疾人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了残疾人就业帮扶与文化惠民双赢,真正使农家书屋成为广大村民的“文化粮仓”。

自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已被连续1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推动全民阅读“进村入户”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要构成。2018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乡村文化发展作出部署,从强化乡村文化建设到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乡村文化惠民力度、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无不体现着“文化兴则乡村兴”的理念。

在乡村这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确保每个人都有书可读,想读的时候都找得到地方,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文化面貌,但可以缓解乡村文化破产压力、为农民提供改善人际关系、应对生活困难的诸多方式方法。

 

从农家书屋看向大山外的世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镇大山深处的小陂流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这里距离县城约45公里,像很多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一样,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发展落后,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多选择外出谋生,务工人数超过全村总人口的60%,有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70多名。过去村里人识字的不多,很少有人能完整读一篇文章,买书订报的人自然也少。就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2016年居然建起了湖南省第一家农民自办的农家书屋——“明志书屋”。

创办人向民志今年54岁,因为双脚先天性残疾,走不出大山,升不了学,只念了五年小学便辍学在家,但他酷爱文学,自学写作,笔耕不辍,先后编写了两本与湘西地区民族情歌相关的书,以书名《湘西情歌》《湘西木叶情歌》出版。

在编写书籍的过程中,向民志萌生了在村里建一间图书室的想法。村里的留守儿童较多,每逢假日,不是在河边玩耍,就是沉迷于网络,要么就是看大人打牌,没有个好去处。2016年,向民志拿出积累多年的8万元稿酬,再通过网络筹款和泸溪县残联、县民宗文旅局、潭溪镇政府等单位的帮助,利用自家门前的荒地,建起了一座农家书屋,命名“明志书屋”。“想要孩子们像我一样,通过读书明白自己的人生志向?!毕蛎裰舅怠J槲菽壳坝胁厥?000余册,分文教、科技、文学、少儿、生活、政治经济等6个品种,报刊5种,置备了8张书架、3张阅览桌、20个凳子和一个报架,还安装了一台电脑供查阅资料专用,极大地满足了山里留守孩子的读书需求,也方便了村里的父老乡亲。

一天,一个小男孩来到书屋翻看菜谱,以为是无聊临时看看,不料小男孩告诉他,父母在外打工,奶奶又生了病,他需要学会做饭照顾奶奶,所以特意来这里找书看。孩子们对这间书屋的依赖和喜爱感动了向民志,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多看书多学习,走出大山,替他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有无数双渴望读书的眼睛,消弭城乡之间的阅读“鸿沟”,有时候靠的正是这样一间小小的书屋。常年关注乡村教育的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曾言:“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础是阅读公平?!倍窍缥闯赡耆酥涞脑亩痢昂韫怠闭堑毕鲁窍缰浣逃试床黄降认肿吹乃跤?。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地已建成“农家书屋”约60万家,配送图书超过13亿册,与此同时,根据2022年4月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1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均比上一年度略有提高,分别达到68.5%、50.0%,城乡差距依然明显,提升农村居民阅读率仍是推进全民阅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走出乡村阅读的新路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微光书苑”发起人李翠利继续关注乡村阅读问题,她致力于基层阅读推广15年,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这类场所普遍缺少活动经费,管理员多为兼职,没有工资和相关待遇,导致乡村图书馆开放时间不稳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如何破解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成为李翠利今年关注的问题。她建议,“支持更多力量、多渠道参与乡村阅读推广事业?!?/p>

一些地方率先行动起来。

2010年起,江西省将“为残疾人购买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选聘了一大批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成为国内探索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的一项创新之举。目前,全省已建成约1.7万个农家书屋,1.2万名残疾人被聘为农家书屋管理员。2023年,江西省残联将残疾人阅读服务的重点聚焦在农家书屋,并借江西省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之机,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妇联,共同开展“书屋读经典 农家颂新风”阅读品牌项目,重点服务农村残疾人,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截至2024年3月,108名残疾人如约上岗,成为农家书屋的“新管家”,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人每月获得工作补贴400元。近年来,兰坪县坚持把农家书屋作为群众的“精神粮仓”打造,每年进行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目前,辖区内116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共藏书20万余册。

类似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电子阅览室等的建成,在为当地村民提供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一部分残疾人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了残疾人就业帮扶与文化惠民双赢,真正使农家书屋成为广大村民的“文化粮仓”。

近年来,乡村阅读的主体主要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这“一老一少”两大群体,且他们对阅读内容的倾向是有明显区别的。不仅如此,不同发展阶段,村民的阅读需求也有不同。比如,过去农村发展经济较为迫切,村民对农业科技、种植养殖、医药卫生的图书需求大。而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文化文艺、亲子阅读、休闲康养等个性化阅读需求则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情况,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表示,乡村阅读应结合具体需求,与村民休闲、议事或其他文化活动联系,陶冶农民情操,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文化教育蔚然成风。从“高颜值”的城市书房到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礼堂,悠悠书香飘满永兴。永兴街道水滩村的一幢五层楼房里,既是“龙湾区残疾人农家书屋”,也是创建者王建海的家。今年59岁的王建海言语三级残疾,因先天性声带发育不全,自小说话就口齿不清,读书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拔矣姓饷炊嗍椋裁床淮窗煲桓鍪槲荩嗳朔衲??”2013年,王建海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湾区残疾人农家书屋”。书屋藏书2万余册,每年都会不定期举办诗歌会、农技培训等公益文化活动,还会开办书法、象棋等公益培训班,辐射和带动了周边2万余名群众学习文化知识、丰富业余生活。2017年,该书屋被评为省级农家书屋。

推广乡村阅读,一方面政府投入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源、市场资金深入乡村,也成为重要路径。浙江积极探索开展“乡村书房”即“农家书屋+书店”微改革,打通了图书馆借阅系统和书店零售系统,走出一条农家书屋发展新路子。再比如南京先锋书店,在浙江、安徽的乡村先后开设“分号”,既满足了当地村民的阅读需求,也化身为文旅项目的热门打卡点,成为乡村阅读推广和提升的重要补充。

 

阅读带来新的生命力

 在我国8500多万残疾人口中,农村残疾人占75%以上,他们的阅读权益得到保障,残疾人阅读工作的推广才能有质的提高。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读书无用论”在乡村很是盛行,“耕读传家”的传统也趋于式微。但凡书籍,都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有“经世的方法”,有“真理的味道”,也有“诗和远方”。但不少村民都会问:“读了它,有啥用?”对他们来说,“星辰大?!笔鞘裁?,“诗和远方”在哪里?都还没有答案。改变他们的观念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依然有一批热爱阅读、热爱文学创作、生活在农村的人,在日积月累中,凝练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残疾人。他们不畏艰辛、勤奋笔耕,克服自身种种困难,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2021年7月1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30届全国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揭晓。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作家刘厦、同济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彭超两位残疾人位列其中。

河北省晋州市马于镇后彭头村的“80后”女孩刘厦,自小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靠极度的自律和坚韧的毅力自学完成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还成为河北师范大学旁听生,先后出版诗歌集《长草的时光》、散文集《遇见生命》。她从十四五岁开始阅读文学作品,没有电子书、没法用嘴叼着电容笔翻书的日子,刘厦看的每一页书,都是靠母亲来翻页的。

1964年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沙坝乡杨坝村的刘水,因患有先天性脊髓肌萎缩症,不得不终身与轮椅为伴。小时候为了让他安心读书,家里将村边的牛棚一分为二,隔出一半给他当卧室兼书房,在这间属于他自己的四面漏风的屋子里,刘水趴在土炕头上、在老牛的反刍声中读了一部又一部像砖块一样厚重的文学书籍,也开启了文学创作之路。先后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野马河畔的风》《野马河风情》和长篇小说《野马河沧桑》《胡林树》《野马河苍生》(上部)等160万字的文学作品。

喜不喜欢阅读,虽然是个人选择,但喜欢阅读的人无论身处逆境或顺境,总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展现出阅读所赋予他的新的生命力。

如今,刘水的家乡杨坝村再也没有人在牛棚里读书。小小的村子里虽然还没有像样的图书馆,但村里的文化广场、小学学校都提供了村民借阅书刊的场所。刘水会定期回家乡为村里的人讲他读书的故事、写作的故事,讲杨坝村多年的变化和外面世界的发展,来听的人有老人也有小孩,他说,阅读的习惯要代代传承,是乡村的蜕变让阅读变得越来越美好。

上一篇:盲人阅读:从指尖到“云端”

下一篇:听障者阅读:手语与言语的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