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我是这样阅读

盲人阅读:从指尖到“云端”

2024-05-14 22:43作者:白帆来源:三月风2024年第4期

文|本刊记者 白帆

2017年9月,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残联组织实施了“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数字时代下,以有声书为代表的无障碍格式版本,给阅读障碍者提供了数字阅读福祉。“盲人阅读数字工程”联合全国400家图书馆和100家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了20万台盲人智能听书机终端。

 

法国盲人布莱叶在1824年完成了点字盲文系统,并在1829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盲文书籍《法语盲文法》,在那本书中,他详细介绍了这套由六个点组成的文字系统的原理和规则,并给出了许多例子和练习。他还将其应用到音乐和数学等领域,使得盲人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从那以后,盲文作为一种神奇而美妙的文字系统,为盲人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也让盲人遨游书海成为一种可能。200年过去了,盲人的阅读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障盲人通达信息无障碍的法律越来越完善,数字技术的发展延伸出崭新的阅读方式,盲人通过触觉和听觉感受知识的海洋,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之一:让所有人享受精神文化的愉悦,让每一个生命享受阅读的自由。

 

阅读盲文是无法代替的喜悦

 盲人通过盲文获取知识,触摸世界。在密密麻麻的点阵里,靠指尖去触碰小方格中凸起的点。依托触觉,他们要在代表不同拼音字母、声调和符号的1~6个小凸点中,去理解作者表达的文字内容。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视力残疾人约1732万。这意味着,每80余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位视力残疾人。

目前,盲人最主要的阅读途径是盲文纸质书、网络电台和有声读物。虽然近年来有声读物等电子书和科技产品越来越丰富,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阅读空间,但盲文学习和盲文读书,作为一项基本的技能,盲人翻书阅读感受的喜悦是有声读物“听读”无法替代的。

盲文图书出版流程复杂、周期较长、成本较高,我国盲文书籍每年出版量仅有800余种,供不应求情况非常突出。据了解,在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数百余万种图书中,而其中仅有1%~7%的图书能够为世界上2.85亿盲人和视力障碍者所获得,他们中的90%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阶层。

为了改善盲人读书难的阅读环境 ,2018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薄丁笆濉奔涌觳屑踩诵】到坦婊僖诽岢觯骸坝刑跫氖校ǖ兀?、县(市、区)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配置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大字读物及阅读辅助设备?!本笆濉笔逼诨ㄉ?,截至2022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共设立盲人阅览室1315个,盲文图书藏量100多万册,视听文献约2000万册,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在盲人阅览室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作为全国唯一为盲人提供文化服务的出版机构,也是全国盲人文化资源中心的中国盲文出版社,在出版盲文书籍时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十四五”期间,更多优质盲文书将在中国盲文出版社诞生。

增加盲文资源获取渠道,丰富盲人的精神世界,提高盲文的推广和普及程度,搭建全民文化交流、知识共享平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盲人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版权合法让阅读更丰富

 “犹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火焰小组瞬间就消失在奔涌的激流中,但那些一闪而过的晶莹却留在了人们心里?!?这是有声小说《火焰》中的一句台词。2023年7月,这部刑侦悬疑类小说在手机音频软件喜马拉雅上线,包括盲人群体的很多用户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被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所感动。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部无障碍版权转化有声作品,该剧制作方为所有阅读障碍者提供免费收听的音频文件。

2022年5月5日,《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正式生效,我国也成为条约的第85个缔约方。条约要求各国各缔约方规定版权限制与例外,以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欣赏作品和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

《马拉喀什条约》的受益人包括盲人、有阅读障碍的人或者因身体残疾而不能持书或翻书的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说,《马拉喀什条约》的出台实施不仅为全球残障人士尤其是盲人群体的阅读与文化权利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也对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在该条约正式生效后,天津版权交易中心从在天津作品著作权登记平台上登记确权的上千部文字作品中,筛选出100部优秀文字作品名录,与喜马拉雅商定,开始了无障碍版权转化有声作品的转化工作,《火焰》就是其中一部。

有声读物对盲人来说意味着不需要任何门槛,而且内容丰富,不受时空限制。为适应盲人阅读方式的变化,中国盲文出版社于2000年专门增设有声读物事务部,组建盲人数字图书馆,每年制作盲用有声读物2500小时以上,内容涵盖文学、中医咨询、心理学、音乐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磁带、CD、网络在线阅读等各种形式为视障者提供服务。

我国的相关法律也在逐步和《马拉喀什条约》的内容进行对应。1991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有了版权“特赦”,盲文出版的渠道才开始拓宽。但是法律的时代局限性在新媒体数字时代出现了真空,音频、视频等无障碍数字版权并不在准许范围之内,《著作权法》其相关条款内容,暴露了盲人文化服务交叉领域内的一些问题。

“在以前的《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与后来所说的无障碍格式版本存在矛盾,因为以前只提到了传统的盲文出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开忠研究说,这个缺陷直到2020年《著作权法》完成第三次修改,法律条文将合理使用情形由原来的“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扩展到“以阅读障碍者能够感知的无障碍方式向其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才算填补了这个空白,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与《马拉喀什条约》中“无障碍格式版本”的内容,终于得以保持一致。

为有效衔接《马拉喀什条约》和《著作权法》,2022年8月,国家版权局印发《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对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相关重要概念、规则要求、主体资质、合规监管作出规定,为制作、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提供具体指引。

2023年7月,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盲文图书馆作为被授权实体首次加入无障碍图书联合会全球图书服务,实现了无障碍格式版跨境交换,这不仅使中国阅读障碍者得以获取全球80多种语言版本的无障碍图书,而且助力着中国无障碍格式版走出去。

 

新技术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

在浙江省盲人学校就读的徐圣心是个爱读书的学生,当她得知《马拉喀什条约》落地后,自己能读到越来越多的书,还能听到十分精彩的无障碍电影后觉得非常高兴,“阅读是我们生活中最亮的颜色,最甜的味道。希望随着残疾人文化权益保障的不断加强,我们能有更多的书可以‘看’?!?/p>

盲人选择电子阅读器、听书软件等工具,极大地拓展着眼界。黄莺是首批参加普通高考考入重点大学的盲人学生,目前在武汉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早在初中时,她就在使用“读书机”了,“因为效率高,速度快,盲文教材之外的书籍,都可以用这台机器辅助阅读?!被戚罕硎?,自己还会通过收音机听评书等内容,直到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出现,使用电子阅读频率变得更高了?!跋啾纫郧?,盲人朋友的阅读需求更加多元,辅助阅读的工具也越来越多,希望以后出版社在出版书籍的同时,可以同步搭配电子版本,这样能更方便盲人朋友及时阅读,同时也扩大了盲人朋友在阅读领域的可选择性?!被戚核档?。

2020年,中国盲文图书馆携手多家省市图书馆,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阅读分享活动:来自各地的25位盲人,在微信平台隔着屏幕向听众讲述“陪我度过疫情的那本书”。他们分享的书籍中,有流行美食、旅行指南,也有《平凡的世界》等文学名著,还有历史、哲学等学术作品。如果不小心撞进了直播间,会发现与书店里组织的读书会没太大区别。一位盲人分享者既兴奋又新鲜,他说:“放在以前,真的不敢想?!?/p>

信息技术让阅读触手可及。通过数字化处理,一些书籍资源做成了有声书。装上读屏软件,就能读电子文本,想听哪儿就翻到哪儿?;疃希晃环窒碚咚?,这段时间在线听读完了5本书,读书上瘾了,还想找更多的来“看”。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9月,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残联组织实施了“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数字时代下,以有声书为代表的无障碍格式版本,给阅读障碍者提供了数字阅读福祉?!懊と嗽亩潦止こ獭绷先?00家图书馆和100家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了20万台盲人智能听书机终端。盲人出版社每年出版上千种产品。中国盲文图书馆已有60多万册书籍和20T的数字资源。

企业和研究机构也通过研发盲用辅助阅读软硬件设施,进一步解决着“书荒”问题与多样化阅读需求间的矛盾。盲文书3D打印、语音读屏、文字语音转换、无障碍数字信息系统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盲人无障碍阅读的效率,提升了阅读场景体验感、呈现方式和传播渠道的不断拓展。

另外,我国已有科研团队运用盲文AI实时翻译算法,将原始数字资源中的中文、英文等文字编码格式统一转换为Unicode格式,并实时输出国家通用盲文、现行盲文、全拼盲文、双拼盲文,生成海量盲文数字资源。未来,这些数字资源将更多地运用到包括编译成有声书、电子书、解说电影等在内的无障碍阅读版本。

在阅读障碍者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插图、图表等视觉信息往往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理解障碍,因此触觉图形的生成与表达至关重要。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展开盲人阅读触觉图形辅助设备——触觉图形显示器的设计开发研究,通过触觉引导装置和语音描述,为阅读障碍者提供更好的触觉认知及交互体验。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详所说,阅读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将其纳入受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的?;し段?,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来支持与阅读有关的内容,例如阅读材料的开发、阅读工具的开发、阅读条件保障等。

正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通过越来越多样化的阅读,未来盲人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生活也会更加容易。过往的经验都在说明,阅读不是明眼人独享的快乐,而是所有人能够拥有的一种幸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在田野上感受阅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