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_禹玲玲
当前,对于困难重度残疾人来说,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并非经济问题,而是如何真正实现“解困”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他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系列实际困难,比如家庭卫生清洁、个人卫生护理、陪同看病、心理疏导等,才能减少和消除他们社会参与和独立生活的障碍。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看似琐碎繁细的“小问题”,直接关系到重度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家庭是避风港?!倍杂谝恍┲囟炔屑踩死此?,他们更愿意生活在家里,有家庭支持与辅助服务能给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怀,有利于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因而各地积极探索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路径。早在2019年,民政部等5部门共同下文明确“强化家庭在残疾人照护服务中的第一责任主体地位”。因而,居家托养是解决重度残疾人照护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残疾人能否解困的重要因素。
居家托养政策帮助残疾人实现品质生活
4月17日,苏州相城区,春雨下了一整天。在雨声淅沥中,记者走进了相城区元和街道嘉元花园南区的沈志龙家。沈志龙是相城区居家托养服务的对象,记者进去的时候,他正在与护理员沟通家里的卫生保洁事项。
沈志龙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先天性肢体畸形,导致他四肢纤细无力。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仅限于穿衣服和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像洗衣服、擦地、做卫生等这些事情他没有办法完成。“别看我这样,我对生活是有要求的,我是个爱干净的人?!鄙蛑玖摹鞍删弧弊约何薹ㄍ瓿桑罩菔胁辛木蛹彝醒裾呷盟云分噬畹淖非蟮靡允迪?。
“相城区残联将托养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居家托养服务上,力求通过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生活独立?!毕喑乔辛崩硎鲁ち跛队彼担喑乔辛ü郝蚍?,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安康通”为居家托养对象提供每月10次、每次2个小时的上门服务,内容涵盖个人清洁、家庭保洁、上门做饭、洗衣家务、陪同就医等生活照料服务。残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服务项目。
沈志龙从2021年起成为了居家托养服务的对象,因为“爱干净”所以每次服务基本上都选择家庭保洁项目。据“安康通”负责人陈娇介绍,托养对象和服务人员因为多次沟通交流很多都处成了朋友,除了政策规定的服务内容外,让他们随手帮点别的忙,也是常有的事。
除了政策支持的常规居家托养服务,苏州市残联还创新实施“苏心浴·太温暖”和“物业+助残”等特色项目,为残疾人提供上门照护服务。
依托社会力量让居家托养服务更专业、更标准
残疾人托养服务旨在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需求,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特殊挑战,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这种服务不仅是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也是赋权残疾人、促进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工具。
从2007年中国残联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开始,我国正式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序幕。苏州市作为经济发展强市,从2008年就开始针对16至60周岁的重度肢体、视力、智力、精神残疾人,通过寄宿制、日间、居家等形式提供相对应的托养服务。2021年,苏州市残联出台《残疾人托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通过机构托养与居家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公办托养机构和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广泛开展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居家托养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日间到托养机构有困难、适合居家托养的残疾人,由社会托养服务机构上门进行护理照料服务?!彼罩菔胁辛叹痛ΥΤね跤懒炙?。
通过一天的入户采访,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市各地居家托养服务开展较为成熟,各区县普遍将残疾人居家托养的个案管理、个案服务情况、服务人员管理、康复进度等全部纳入完整的服务平台,进行全方位管理。
在姑苏区,记者走进了承接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机构——居家乐托养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中心的“姑苏区残联居家托养服务在线大数据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姑苏区255位符合居家托养服务条件的托养对象接受服务的情况?!爸行慕⒘嗽惫ぶ谱ㄖ胺穸游?,引入标准化管理体系,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居家托养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的闭环运作模式?!惫盟涨辛硎鲁そ鹪扑担耙劳兄行模颐亲龅搅瞬屑踩司蛹彝醒裣呱瞎芾碛胂呦路袢诤戏⒄?,重度残疾人不出家门便可享受菜单式的各类托养服务?!本葜行姆穸降悸分医樯埽萜教ǖ亩丝诙郧辛谌?,残联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对中心的服务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居家托养服务政策真真切切帮助到困难重度残疾人。
“高质量发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民生工程,要从问题导向出发,下基层、进家庭,倾听残疾人急难愁盼的心声。”苏州市残联理事长胡岚介绍道,针对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苏州市残联进一步积极探索社会助残模式,创新实施“苏心浴·太温暖”和“物业+助残”等特色项目,解决了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了困难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截至2023年8月,苏州市托养残疾人5546人,其中居家托养2669人。居家托养服务已经成为苏州市残疾人托养服务的主体,让苏州的残疾人托养政策以更加温情、更有烟火气的方式,稳稳地托起残疾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