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如何提高聋生的沟通能力——聋校语文教学调整和改进的方法

2021-04-07 15:25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长期以来,聋校的语文教学效果一直备受关注,不少聋生即便经过十几年的聋校学习,步入社会以后依然不能像健全人一样毫无障碍地阅读文字作品和与健全人交流。聋校语文教学有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教学的复杂性等客观事实,但同时也存在教学方法僵化和滞后等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对聋校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对聋校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聋生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进行了思考。

多年来,聋校语文教学效果一直备受关注。().jpg
多年来,聋校语文教学效果一直备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_梁好

聋生由于听力缺失,影响了他们语言学习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语文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对于发展聋生语言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在基层从事语文教学以及研究工作已有20多年的时间,深切地感受到聋生语文教学的尴尬现状,即低年级聋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记忆词汇难度较大,填鸭式教学方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经过9年乃至12年的学校教育以后,高年级聋生虽然认识很多词汇,但是组词造句的能力依然很弱,甚至经常使用错句、病句,不能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以至于与健听人交流困难重重。究其原因,除了聋生自身身体原因外,还与当前聋校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教材编纂等有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倡导“兼容并包”  使用最恰当的教学语言

当下聋校语文教育界依然对教学语言的选择争议较大,聋校语文教学应采用口语和手语中的哪一种语言形式,是否接受聋人自然手语,如何恰当地使用手势汉语等问题时常成为聋校语文教学争论的焦点。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仅影响了聋校语文教学的教研氛围,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聋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事实上,理性的聋校语文教学应当“兼容并包”,承认不同语言形式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正确处理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聋生语言能力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聋人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群体,而交往的需要就促成了他们共同使用的特殊言语——自然手语??梢运盗俗匀皇钟锸瞧淠赣?,是聋生的第一语言。但是,长期以来,聋校语文教学对聋人自然手语持排斥的态度,拒绝或者限制聋生使用自然手语,认为其语法混乱,杂乱无章,与汉语言学习不相容。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理性的。毕竟国家通用手语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刀切地禁止学生使用自然手语,不仅不利于教学,还容易导致师生矛盾。因此,合理地使用自然手语,帮助聋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是可以尝试的教学方法之一。                                                                                  

另外,手势汉语应合理使用,不要适得其反。手势汉语是当前聋校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语言,教师在阅读教材文本,指导聋生阅读、理解、记忆时,大多使用手势汉语。这是将汉语用视觉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其语法结构遵循汉语语法,是聋生学习汉语的桥梁。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聋生理解的前提下,使用手势汉语对发展聋生的口语和书面语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忽略聋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不适当地或过度运用手势汉语,势必适得其反。

我们还要特别重视口语和书面语。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聋生走进社会,融入生活,因而尽可能多地掌握健全人之间交流的语言,同时练好口语和书面语便成为了聋生应当掌握的技能之一。在作者的微信中有位十几年前曾教过的聋生,她每天通过朋友圈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琐事,语言流畅,语句优美,从文字来看,根本发现不了这是位聋人的文字,而其在校期间,语文表达能力并不突出,与其他学生一样语序混乱,词不达意。是手机app、qq、微信等互联网交流平台,大量的阅读与互动性书面语交流成就了她现如今的语言能力,这对于我们聋校语文教学改革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立足“表达本位”  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聋校语文教学要确立“表达本位”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激励聋生主动表达。而当前聋校语文教材大多使用的是1996年版的聋校实验教材,因为年代久远,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教材内容陈旧、文本质量不高,童真童趣不浓等,严重影响了“表达本位”的教学效果。而自2017年秋季学期,聋校语文新编教材开始启用,新教材虽吸收了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但是教材的编排倾向于普?;厥饨逃夭蛔?,聋生语言学习特点没能充分考虑,致使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难度较高,聋生学习也不适应。所以,立足“表达本位”的聋校语文教育,应当优先强化教材重整,加大课内“输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增加交流对话型文本素材,创设情境性语言空间,强化实践运用型语言实例,为聋生“表达”提供机会。

聋校语文教学还应当有意识地加强阅读教学,通过多阅读培养聋生的语感。聋校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应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读多说多练。

聋校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应以“表达”为本位,重点考查聋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语言交往能力、书写表达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为发展聋生语言服务。

注重“立体设计”鼓励聋生走出去  深化语文教学实践

死读书和刻板地进行课堂教学,是永远学不好语文的。聋校更应当深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通过“立体设计”,给聋生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语文学习空间。

学校应开设各种形式的多样化语文教学方法,比如在校园电视台,每天播放手语故事,讲述校园新闻;设置开放性电脑,供学生电子阅读;实施网络平台对话,通过即时性工具,强化师生交流等等,通过立体化的语言刺激,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热衷表达的意识,提高聋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另外,开放语文社会实践,让聋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社会与生活的大舞台中体验习得语言的快乐,收获表达的幸福与乐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应该鼓励语文教师将课堂搬到校外,比如带聋生走进商场,走进乡村,走进工厂,走进博物馆等等场所,通过立体开放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聋生语言,提高聋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