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积极探索帮助听力残疾儿童顺利融入普校的方法,2021年9月,该中心与当地一所普通幼儿园进行了园所共建,同步开展多层次融合教学工作。
文_郑雯斐 图_吴小青
“孩子进步特别快,谢谢老师!”“我闺女现在再也不会因为上学哭闹了!”“上周老师表扬我家孩子了,孩子特别高兴!”2022年5月的一天,在福建省漳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的融合沙龙分享会上,听力残疾儿童家长们激动地分享着孩子最近的变化。
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心为了帮助听力残疾儿童顺利融入普校而开展的园所共建、巧设“融合班”、搭建全市康教服务平台三项有效举措。近几年,中心在训适龄听力残疾儿童入普率近100%。
园所共建
推动多层面残健融合
2021年,马上就要过3岁生日的听力残疾男孩小宇在中心接受康教训练已有两年的时间,尽管孩子语言和听力水平都有大幅提升,但是父母对于他将来能否顺利融入普通幼儿园(以下皆简称“普幼”)仍感忧虑?!昂⒆釉谛∏锖苌俸推渌∨笥淹?,这眼瞅着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我们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宇父母的顾虑并非少数,近些年中心陆续接到不少家长类似的反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帮助更多听力残疾孩子顺利融入普校,中心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2021年9月与漳州市芗城区东铺头中心幼儿园签订园所共建协议,同步开展幼儿、教师、园所之间多层面的融合教学工作。
首先,中心通过开展每周一次走进普幼的体验式教学,为听力残疾儿童提供残健融合的机会。孩子们一整天都在普幼园内,和健全孩子们一起上课、做游戏,参与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体验式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刚开始小宇还有些拘谨,慢慢地他越来越喜欢参与其中,不仅变得爱说爱笑了,还会主动和普幼的小朋友做游戏。2022年5月,小宇已经顺利地通过了普幼的招生面试,他的爸爸妈妈也非常期待孩子即将在9月开启的新生活。
除了每周一次的普幼体验式教学,其他时间中心会为听力残疾孩子们定期开展一些与普幼类似的课程和教学活动。为了提高中心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中心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普幼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共建至今,中心共选派教师参与东铺头中心幼儿园的公开课、线上讲座、教研等各类教学活动近60人次。
为了强化园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心还举办了首届教师技能大赛,邀请共建普幼幼儿园园长及部分骨干教师担任评委,对中心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未来职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比赛还特别设置参观、沟通交流等环节,双方教师就教学中的难点、疑点等内容积极沟通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中心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心教学水平也得以快速提升。
巧设“融合班”
为普幼残疾孩子“加餐”
进入普幼,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不少孩子进入普幼后因为中断了专业的康复教育指导,听力和语言能力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退步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融入普幼生活。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中心巧设“融合班”,随时吸纳需要康教指导的、已在普幼就读的听力残疾儿童。
已经在普幼就读两年的男孩小叶子,就是这种情况。刚升入普幼的时候,小叶子还能勉强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但随着长时间缺乏专业的康复教学辅导,父母也缺乏正确的康教引导,导致孩子的发音越来越不清晰,甚至到后期孩子已经无法融入班集体。当他的家人了解到中心设立了“融合班”后,带着小叶子来报了名。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的进步令人惊叹,不仅言语清晰度日渐提高,人也乐观开朗了,现在在普幼适应得非常好。
小叶子上“融合班”并没有影响他在普幼的生活,他以“走读”方式,每周定期接受三节“个训课(家长跟读)+小组课”的组合式教学服务。其中个训课的教学内容以普校融合的情况为基础,教师进一步根据孩子的情况设计个训的康复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同步为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帮助家长提升康教技能,以确保听力残疾儿童在家里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康教指导。而小组课则侧重于通过集体活动,为听力残疾儿童提供和语言、沟通交流等相关训练?!耙恢苋卫凑饫镅?,孩子学,我们大人也跟着学。虽然累了些,但是看到小孩子在普幼越来越开心,越来越自信,我们就觉得有动力了。”小叶子的妈妈开心地和“融合班”的老师说道。
搭建平台
为全市残疾儿童提供康教服务
据统计,漳州市目前有6549名0~17岁持证残疾儿童,其中听力残疾儿童459人,大部分听力残疾儿童由于家住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看护人手不足等原因,导致无法到中心接受适时的入普前、中期的康教服务。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中心在漳州市残联的指导下,2022年1月在市残联网站上开通了漳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资讯平台。平台内容丰富,不仅对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系统”中的44家残疾儿童康教机构进行信息整合梳理,便于家长就近就便到专业的机构接受服务,平台还推出了康教相关的教学、家校互动、亲子教育等栏目,便于有需要的老师、家长和孩子随时随地学习。
在为残疾儿童提供康教服务的过程中,中心发现残疾儿童和家长在入普前后普遍存在心理焦虑、自我怀疑、缺少自信等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孩子入普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市残联鼓励中心成立了全市首个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咨询中心),助力残疾儿童顺利融入普校生活。
2020年5月成立至今,咨询中心已为残疾儿童及其亲友提供沙盘、咨询、放松减压、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教学指导等服务600余人次。其中,沙盘游戏是咨询中心的“招牌”项目,它将心理健康服务与康复教育有效结合,每次活动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工作师、沙盘师和康复教师进行全程跟进,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多管齐下地帮助孩子调整负面情绪,及时调动他们入普的积极性,轻松活跃的氛围颇受孩子们喜爱。
咨询中心自2020年下学期开始,每月开展沙盘活动12次,每月定期为全市各县市区的70人次的残疾儿童提供服务。参加了一年沙盘活动的残疾儿童小雨,如今已成功克服了入普后的自卑情绪,现在不仅是班级课代表,还是学校社团的活跃分子。
漳州市融合教育发展处于初始且正在加速发展的状态,还面临诸多考验,中心将继续积极探索更多有效措施帮助各类残疾儿童顺利融入普校,助力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原标题:三举措帮助听力残疾儿童融入普?!=ㄊ≌闹菔胁屑踩丝蹈唇逃行奶厣到谭椒ㄐ〖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