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这些家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蕴藏着很多感人故事。这些家书既反映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更展现了他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凹沂榧挠?,纸短情长”系列栏目,通过文字和音频讲解的方式,带您浏览每一封家书背后的故事,感悟每一封家书背后的初心。
延伸阅读
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ー,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聂荣臻元帅也是我党早期留学欧洲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19年12月9日,聂荣臻和百余名勤工俭学学生,乘“凤凰”号轮船,离开上海,远涉重洋。经过四十余天航行,于1920年1月14日抵达法国马赛港,然后又到首都巴黎。经华法教育会的介绍,到克鲁佐钢铁厂做工,依靠做工获得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学习和生活。1921年10月初,聂荣臻考上了费用低廉的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化工专业。这封信就是聂荣臻在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时写给双亲的。
聂荣臻虽然身在异国,心中仍然思念着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20世纪初,中国大小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国际帝国主义加紧推行侵华政策,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信中他对《二十一条》的签订与政府的不作为予以痛斥,认为“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可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留学的目的也是希望“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最终能够改造社会,造福人民。这封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矢志革命的高尚情怀。
信的结尾提到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困难,如实向父母交代自己的想法,坦诚而执著。还有自己对亲人的牵挂,在照片的邮寄往返中表露无遗,这些细节无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性情,让人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