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首战 进驻香山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第一站就是香山。
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重兵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1948年5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抵达河北平山县,在将近十个月的时间里,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中心。
在西柏坡,毛泽东开始筹划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毛泽东风趣地把进驻北平比喻为进京“赶考”。出发时,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敝芏骼葱ψ呕卮穑骸拔颐怯Φ倍寄芸际约案?,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则坚定地回答:“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阅读南京解放的报道。
日出香山,新中国曙光初照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九月会议”,这是抗战胜利后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进程,提出了大约用5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日程表。同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两个月后,淮海战役吹响冲锋号,紧接着平津战役打响。
捷报频传,用毛泽东的话说,中国人民将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的胜利,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这点了。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中已经断言:“现在看来,只需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p>
解放战争的形势日渐明朗,新中国的成立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新中国的首都为何选定北平,入城式为何在西苑举行?5月,朱德外孙刘建、叶子龙之女叶燕向记者讲述了进京“赶考”前后的故事。
定都北平是各界共识
“九月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当时负责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谈话。听了徐向前的汇报,毛泽东讲:“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薄氨逼讲灰颉?,目的是要完整保存北平,说明中共中央此时已有将北平作为新中国首都的打算。这从不久后毛泽东和王稼祥的一次对话中,可以得到印证。
1949年2月下旬,为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王稼祥从东北来到西柏坡。在毛泽东的办公地,两人谈到了定都问题。毛泽东问王稼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中央虽有几个考虑,但还没有最后的答案。”
经慎重考虑,王稼祥提出自己的看法:“南京太靠东南沿海,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西安太偏西,在地理位置上不再具有中心的特点;北平是明清古都,人民群众较容易接受,且北平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蒙古近一些,无战争之忧;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在战略上可以扼守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毛泽东非常赞赏王稼祥的看法。此外,定都北平,也是当时党内外人士的广泛共识。负责接管北平的叶剑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向毛泽东汇报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就表示很多民主人士希望中国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正式提出定都北平就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这次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移到城市,进行广泛的城市经济建设。毛泽东在会上一锤定音:“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p>
“赶考”路上的一番感慨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3月25日下午5时,入城式在西苑机场举行,以检阅部队为主,各界群众代表参加。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检阅了部队。阅兵式后,毛泽东说:“现在可以向全世界宣布,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已经进入北平了?!彼婧?,毛泽东一行驱车前往中共中央机关驻地香山。
据毛泽东机要秘书叶子龙之女叶燕介绍,3月25日,毛泽东一行到达清华园火车站后,乘汽车到颐和园益寿堂休息,因为煤炉生不着火,毛泽东差点饿肚子。叶子龙赶紧跑到大街上,买了一些芝麻火烧和熟肉。毛主席边吃边说:“我三十年前在北京时,就吃过?!北本┦敲蠖硐胄叛龊透锩跣娜妨⒌牡胤?,一别三十年,当年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年轻人,即将成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领袖。
另据毛泽东卫士李银桥回忆,进京“赶考”的路上,离北平越来越近时,毛泽东还发出这样的感叹:“30年了。30年前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开国礼炮齐鸣28响
从1949年3月25日到9月21日,毛泽东在双清别墅住了6个月,在别墅池塘边的六角红亭,留下了一张广为人知的珍贵照片:他坐在藤椅上阅读《进步日报》,报纸上的大标题是“南京解放”。
朱德外孙刘建说:“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知道解放军攻占南京的消息后,毛泽东写下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紧接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各地胜利大进军,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p>
在香山期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在这里,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橙侍谜倏?,毛泽东致开幕词,他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p>
也就是在这一天,毛泽东由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9月27日,仍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北平”改称“北京”,正式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的伟大历程。
百年回眸
“赶考”远未结束
1949年3月5日,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次全会为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毛泽东在全会上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毛泽东为此谆谆告诫全党:“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p>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进京“赶考”之前的深邃思考,是为“跳出周期率”“不当李自成”开出的济世良方。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他郑重地表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再次指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