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行善之路

启明行动——看见春天,看见你

2014-04-24 14:42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7岁的新疆女孩阿迪娜很小便失去了父母,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却不幸患上了先天性白内障。2007年8月,她成为了新疆阿克苏地区“三星之光·启明行动”的首批受助者之一。 

文_李樱

太原阳曲县农民武春敏曾是村里的民办教师,1996年患上白内障,视力很快降到0.3以下,他丢掉了工作。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武春敏的两个孩子初中没上完就都外出打工。武春敏更是被白内障导致的失明折磨得痛苦不堪,经常摔得鼻青脸肿。由于掏不出3000多元的手术费,他只好忍受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2006年6月5日,由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爱心永恒•启明行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旨在救助贫困的白内障患者,根本消除因贫困导致的白内障问题致盲现象,按照每例1000元的标准,为贫困白内障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做到“手术一人,幸福一家,带动一方”。

启动仪式上,武春敏作为启明行动的“爱心传递使者”参加了活动。他也成为启明行动的扶助对象,两只眼睛先后接受了手术,恢复了正常视力。经太原市和阳曲县两级残联积极协调,武春敏被安排到一个洗车房工作。当武春敏领到第一个月350元的工资时,他拿出300元捐给“启明行动”,“受过白内障失明的苦,我想帮那些和我一样困难的人,也想带动大家都关心这些人。”

白内障致盲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最主要的致盲原因,而中国是白内障高发国家之一,截至2006年我国900万盲人中,有300余万白内障盲人,每年还将新增白内障致盲者45万人,至2013年共约600余万人需要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2006年5月,中国把为300万白内障盲人实施复明手术列入国家计划。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启明行动”则对国家计划中尚未包括的、白内障患者中的贫困盲人实施复明手术。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挑战失明的壮举,也是“启明行动”的目标——“让全国贫困白内障盲人重见光明”。


2011年7月,贵阳,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后109岁老太罗伍氏连声感谢医生。 


西藏是白内障的高发区,“启明行动”在西藏创建了白内障示范无障碍区,做到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有一做一”,彻底消除因贫困致盲的现象。 

全球最大的复明工程

小南(化名)出生在云南鹤庆县的农村,是个可爱的男孩子,出生一个多月时,细心的母亲发现他的眼睛没别人家小孩的灵活,再仔细一看,别人家孩子的眼睛中央是透明黑色的,而小南的两眼中央却是一片不透明的白色。父母发现了这个问题,却因为家庭贫困,无可奈何。

小南又是幸运的,小南八个月时,村干部挨家挨户通知,“启明行动”赴云南的医疗队下到村里来筛查了。小南被检查出是典型的“先天性白内障”,因为白内障位于眼睛中央,严重影响视力,必须手术治疗。

孩子这么小,从风险角度考虑先做一只眼睛是最好的选择,第二只眼睛最好等一年后再做。但一年后,医疗队还能不能再来?如果不来,孩子的父母能有经济实力完成第二只眼的手术吗?

小南的父母求医疗队一定要帮忙,最终医生决定一次性为小南做两只眼睛的手术。在县医院,医疗队的医生在麻醉师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地为小南做了晶体摘除加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地摘掉了遮挡进入眼球光线的白内障。术前,医生拿手电筒照射小南的眼睛时,小家伙眼睛呆滞没反应;术后几天再照射,小家伙一见光线就眨眼,并转头回避。“1岁后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发育得好,将来视力可达到正常。”

几千多元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费用,在大城市不算贵,甚至算便宜,但对于偏远地区的贫困人群来说,这是一笔足以让家庭放弃治疗的费用。“启明行动”为贫困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治疗,是一个家庭命运改变的开端。

白内障遗传性强,贫困家庭甚至全家都是白内障患者。安徽五河县的于邵亮一家7口人、广西博白的朱永平一家3口人,就因为先天性白内障彻底将全家与正常人的世界隔绝。“启明行动”让短短的一个手术一次性解决了全家的手术难题,让他们第一次见到了光明。复明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生活质量,透过双眼这道窗,阳光才照进了他们的心田。

2009年,“启明行动”再次资助广西1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张美晓是这批受助者中最年轻的白内障患者,24岁。在她3岁时,由于疾病引发白内障,右眼失明,左眼视力模糊。20多年来,每当天黑时,她走夜路便成为一大难事,只能凭着感觉慢慢摸索前行。由于看不见黑板,她主要依靠耳朵听讲,同学们也时常笑话她,读到初中时,她便没有再念书。成年后,由于眼睛问题,她难以找到工作。家境贫寒,张美晓拿不出几千元的手术费。她有幸成为“启明行动”的受助者之一,她高兴地说:“我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以后能找一份稳定一点儿的工作。”


2004年,“启明行动”来到广西博白为1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朱永平一家四口有三人患有白内障,包括两个孩子,她们成为受助者,手术后,这一家人的6只眼睛都复明了。 


2007年,北京西城区10位特困白内障老年患者接受免费眼科检查,符合条件的患者得到了全免费的复明手术。 

构建白内障复明长效机制

“启明行动”还在全国开展普遍建立针对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的长效工作机制。它包括健全省、市、县的三级手术复明网络,特别是在县医院设立眼科诊所或改善其眼科医疗设备,培训眼科医生和医护助理;开通全球唯一的眼病防治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组派医疗队赴农村基层的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还包括以西藏为示范,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再推动全国开展“启明行动”的地方普遍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
西藏高寒缺氧的气候及强烈的紫外线辐射等恶劣自然环境,导致西藏白内障发病率和致盲率较高,发病率为其他地区的一倍以上,并且每年新增5000名患者,是西藏第一位的致盲眼病。

以西藏一箱迟到的眼药水为例,可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的情景。医疗队奔赴西藏拉萨,打算兵分三路奔赴手术点。第二天一早,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高原反应,难上加难的是,临行前,医疗队发现免费发放的术后眼药水由于航空公司运输原因,有一箱药水被迫延期。一箱眼药水的价格不过百余元,但对于患者而言,则意味着将面临做完手术后,因没有眼药水而发生感染的风险。

最终,这箱眼药水单独从拉萨运往手术点林芝,途径32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拉萨。

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还培养了很多眼科医护人员,开展眼保健教育与公众宣传,提高公众防盲意识,实现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输送、认识知识、技术服务、经费保证和工作机制无障碍,做到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有一做一”,彻底消除白内障患者因贫致盲现象。

此外,“启明行动”另一目标是建立针对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的社会保障制度。“设立定点医院,制定扶贫手术优惠收费标准,将农村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一病种报销,将城市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纳入医疗保险,将贫困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列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就此建立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长效工作机制。

“白内障患者不需要自己去申请,我们将通过各级残联40余万专职人员的工作网络强有力地组织实施,并进行严格规范的监管,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救治需要。”这是基金会对全国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承诺。

2011年,“集善工程•启明行动”被民政部评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上一篇:助听行动——铸造有声的明天

下一篇:集善嘉年华——一滴水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