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残疾人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省残疾人基本医疗、基本康复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和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中国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记者专访了刚上任不久的浙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蔡国春,听听他快速转换角色的方法以及对浙江省未来五年残疾人工作的思考。
浙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蔡国春
文 图_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七代会记者组
我在组织部门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后在2012年调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任职。今年7月,我开始担任浙江省残联理事长。新起点,新角色也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入职一个半月来,我通过“学”,即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思”,即多部门、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和思考;“行”,即接受党性教育,并多次走基层、调研和考察等,三个方面的努力,实现了角色的快速转换。
可以肯定的是,近些年,浙江省残疾人工作有很多项目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未来五年,是浙江省推进“两个高水平”、“四个强省”和“六个浙江”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时代我们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我们要当好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排头兵,开启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准备重点实施“八项行动”:
一是多措并举,着力实施高质量残疾人基本保障行动,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补尽补”。
二是通过精准施策,着力实施高质量残疾人康复服务行动,深推精准康复,改进辅具服务,强化社区康复,规范儿童康复,提升机构康复,推进残疾预防。
三是浙江作为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先进单位,未来将进一步着力实施高质量残疾人就业创业行动,扎实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推进辅助性就业(庇护服务)机构建设,着力实施电商助残就业计划,完善农村残疾人生产劳动扶持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
四是浙江省将进一步加大力气推动高质量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推进社会养老、康复服务与托养服务资源共享,推进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规范化。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成果,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段两头延伸,强化“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和“康(医)教结合”,统筹残疾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此外,还要加强无障碍建设,推进无障碍立法工作,深入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无障碍社区创建。
五是深化融合,着力实施高质量残疾人文化生活参与行动,深入实施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和“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加强省、市、县三级残疾人艺术团队建设和特殊艺术进农村文化礼堂巡演,残疾人文体活动参与率保持在70%以上。
六是汇聚爱心,着力实施高质量社会传播与志愿助残行动,深入开展“最美”系列评选宣传活动,打造各级电视台手语新闻和残疾人广播专题精品节目,大力宣传、弘扬人道主义。加强助残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
七是完善机制,着力实施高质量残疾人权益保障行动,修订《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出台《浙江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建立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社会各界会商制度,密切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和调研视察,办好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
八是强化整合,着力实施高质量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行动,推进“网上残联”建设,建好残疾人数据中心、残联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和残疾人服务平台,推行智能化残疾人证工作。
总之,我们将接续努力,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写好“浙江篇章”,提供“浙江方案”,创造“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