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代表访谈

助残服务沉到底,打通“最后一公里”——访上海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爱芬

2018-09-15 12:42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过去这五年,是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快、财力投入最大、残疾人获得感最强的五年。来自上海市残联的数据显示,五年来,用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市级财政资金总量逐年增长;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一项项惠残政策与服务,实实在在地改善和保障了残疾人生活,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国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上海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爱芬接受了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记者的专访。

842597724354583675_副本.jpg
上海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爱芬

文 图_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七代会记者组

上海全市有200多个街镇,居、村委会近6000个,残疾人专职委员也有6000多名,基本做到了一村一个。在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激发创新基层活力问题上,我们的思路很清晰:一是加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二是把残疾人事务下沉社区,纳入居委会。居委会主任是残协主席,残疾人是残协副主席,这样一来,保证了事有人做,而不是残联自唱自和。

残联牵头,加大对街镇、居村的工作指导力度,所有组织建设都架构到居委会、村委会里,很好地解决了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直接面对面问需问计问策于基层和残疾人群众,才能倾听残疾人呼声、了解残疾人疾苦,就拿今年来说,我们把基层收集到的279个问题和422条建议摆到桌面上来,从残疾人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为残疾人实打实地解决困难。

除了在社区服务上下功夫,我们还用信息化手段助推残联业务纳入政府大局,实现智能化服务?;就瓿伞吧虾J胁屑踩耸葑试粗行摹苯ㄉ瑁憔鄄屑踩松缁岜U?、康复、教育、就业等数据信息,跟各个部门对接共享信息;率先采用移动终端上门采集数据,覆盖全市50多万持证残疾人,入户调查率达到98%;启动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试点工作;12项残疾人高频事务“一网通办”,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同时,针对残疾人的多样性和劳动能力的差异性,我们形成了以按比例分散就业和集中就业为主,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为辅的残疾人就业格局。目前上海的机关事业单位专项招录残疾人工作已经进入常态,97名残疾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对于劳动能力相对较弱的残疾人,比如中度残疾人可以通过在街道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劳动获得收入,并得到康复性照料,而惠农助残基地则为农村就业困难残疾人提供精准帮扶,这两部分人群达到12000多人,都得到了就业扶持。

对于未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向,上海也有自己的难点和重点。一是作为深度老龄化城市,老年残疾人数较快增长,残疾老人的养护和照料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上海的无障碍建设虽然走在前列,但要符合国际大都市标准,无论是环境无障碍还是信息无障碍,都需要不断推进。

上一篇:“八项行动”开启残疾人工作新征程——访浙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蔡国春

下一篇:“量体裁衣”助力精准服务——访四川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