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七大行动

助困行动 再苦再难,有爱就有力量

2024-05-13 23:42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20220515200650_1942_compress.jpg

贫困残疾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目前,我国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较突出。为相对贫困的特殊群体送去关心和爱护,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困行动的初衷和价值所在。

脱贫难,有残疾人的贫困家庭脱贫更难。为帮助残疾人走出困境,迎接未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包含“集善乐业”“集善如新儿童蜜儿餐”“孤独症康复项目”等公益项目,全方位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帮助。

 关注健康状况,助力残疾人脱贫解困

 “我今后终于不用拄拐走路了?!?021年4月,在北京博爱医院的病房里,经过两次手术,43岁的藏族男子阿奎扯子在助行器的辅助下,已经可以行走了。

阿奎扯子家住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因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仅没有劳动能力,就连行走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与两个孩子艰难生活。2021年3月,曙光降临到了他们一家三口身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骨关节公益项目组一行抵达凉山州布拖县,入户筛查探访后,基金会当场决定将他纳入“集善扶困(贫)健康行骨关节项目”,进行免费救治。

阿奎扯子境遇的改变,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扶贫健康行”系列行动精准扶贫成果的一个真实写照。像阿奎扯子一样摆脱因残致贫的受助者在骨关节置换公益项目中还有很多,该公益项目是“集善扶贫健康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以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推进巩固拓展乡村振兴与困难残疾人帮扶救助公益项目。仅2022年一年,“集善扶困(贫)健康行”眼病公益项目在湖北、云南、四川等10地开展,为24000余例困难眼疾患者治疗提供资助;骨关节公益项目为云南、贵州、山西等7省146名困难家庭骨关节患者实施164例免费关节置换手术及康复治疗;麻风救助公益项目为广西、江西、海南等11省88所麻风院(村)2717名麻风病患者及康复者提供营养餐、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等物资救助;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共同开展的强直性脊柱炎健康工程公益项目救助8458名生活困难患者,开展培训与义诊活动575场,培训21399人,累积筛查患者12000万余名;“集善扶困(贫)健康行”义肢公益项目在广东、云南、陕西等地安装价值135万元的仿生手义肢27只,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践行“残健融合”理念,以就业促乐业

 “入职首月我就赚了6672元钱,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有用的人,这个转变让我太惊喜了!”这句话,来自集善乐业张掖基地圆通话务岗工作者刘万强。从一名只能在家“啃老”的高位截瘫残疾人,蜕变为逐步融入社会的职场人,刘万强宛若新生。

这是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千百名残疾人的缩影。集善乐业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落实“发展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事业而开展的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重点公益项目,自2017年发起以来,集善乐业用7年时间,以就业为抓手,改变着一个又一个残疾人的人生,而这些受助者,也用自己的坚韧和乐观为集善乐业基地写下生动注脚。

搭起残疾人就业通道,这仅是集善乐业公益项目的就业帮扶特点之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整合资源优势,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易推广、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创新模式,全方位打造了新时代“残疾人之家”。

7年来,集善乐业公益项目用永不改变的初心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生动诠释着“通过社会企业市场化运营,让残障群体通过就业实现乐业”的运营理念,从共建基地、运营管理、岗位开发、培训实训、就业支持五方面着手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先后在甘肃张掖、甘肃庆阳、宁夏银川、广西桂林、江西萍乡等地建设了八所就业基地。其中,张掖、萍乡、桂林基地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认定为全国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张掖)基地的管理团队荣获了国务院残工委评选出的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2022年,集善乐业公益项目成为中国残联助残就业推广项目之一,并凭借创新的运营模式荣获“2022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五星优质项目”称号。

 

重视残疾儿童成长,提升家庭幸福感

 中国大约有500万残疾儿童,其中八成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人口来自农村。为此,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了集善残疾儿童助养公益项目、如新儿童蜜儿餐、孤独症康复等多个公益项目,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为残疾儿童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促成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

踢足球、滑轮滑、逛集市、做手工、学骑马2023年4月2日第十六个世界孤独症日当天,“不再独自闪烁”一汽红旗孤独症康复训练营在海南省开营,这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在各种新鲜体验中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

9岁的宇涛和恩程从2018年便开始在康复基地接受训练,经过两个月的康复,他们发音清晰度明显改善,在听从指令、动作模仿、感知能力等各方面都进步明显。目前,两个孩子仍然在南方基地接受康复训练,各方面能力都在持续进步。

“孩子被诊断出孤独症以后,我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听到基地义诊的消息就过来了,经过筛选幸运地入院后,医教团队给孩子定制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我们放心多了?!庇钐温杪杷怠?/p>

自2014年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中国一汽等一批爱心企业在孤独症帮扶领域开展合作,累计投入2500万元,资助900余人次和十余家科研单位及机构,在小龄孤独症儿童康复、大龄孤独症职业技能培训、孤独症血液DNA研究等方面提供支持,希望全社会能够进一步关爱孤独症群体,给孤独症患者及家人更多理解和支持,走进“星星的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不再独自闪烁。

“孤独症康复项目”仅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力残疾儿童成长的众多公益项目之一,除此之外,基金会还开展了“集善阳光鹿童”“脑瘫儿童滋养计划”等公益项目,关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及处在困境中的儿童,帮助他们获得早期干预、科学训练、融入社会的机会,助力他们快乐成长。

上一篇:无障碍行动 把世界向更美好的地方推进

下一篇:助学行动 公益之光点亮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