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六

而立之年 再度出发——上海市残联成立30周年座谈会侧记

2018-12-24 11:40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回首过往,岁月无痕。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30周年。30年前,伴随着中国残联的诞生,我国各类残疾人有了自己统一的组织。在此之后,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国残联的指导下,各地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残联组织,并逐步将残疾人工作向基层拓展。

1988年,在上海市汉口路50号的一栋四层小楼里,上海市残联正式成立,从此,上海市的残疾人事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30年,弹指一挥。转眼间,上海市残联也走过了自己的第30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时刻,12月3日,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上海市残联邀请社会各界代表齐聚一堂,以座谈会的形式,共同回顾上海市残联成立30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岁月,一同探讨今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436A0090_488.jpg
上海残疾人事业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3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座谈会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回顾了上海残联成立30年来走过的光辉岁月,探讨了今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文/图_《中国残疾人》记者 杨乐

与时俱进 秉承城市品格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以浦东新区为起点,更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窗口。就在上海的经济社会向全面转型迈进的同时,上海残疾人事业也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开放、创新、包容”,这是上海的城市品格,也是上海残疾人事业所秉承的理念。30年来,上海残疾人事业与时俱进,从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残疾人事业行动纲领,到1984年中国政府接受了“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上海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而从2007年成功举办第12届世界夏季特奥会,到2010年世博会首次设立生命阳光馆;从全力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到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更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感人的符号,也让现代文明残疾人观在全社会得以弘扬。特别是近年来,上海市出台了一批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实施了一系列行动计划,使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而在具体工作中,上海市通过推动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专项招录优秀残疾人,“阳光基地”“惠农基地”“互联网+”等残疾人就业创新模式,实现残疾人义务教育“零拒绝”,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入到残疾人的家庭社区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展现出上海城市发展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精细思考。这也正如上海市残联原党组书记叶兴华所说,“上海残疾人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彰显了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付出的辛劳,凝聚了残疾人工作者的心血和努力,彰显了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也彰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进步。”

开拓探索 见证事业成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上海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代残疾人工作者的探索,也离不开广大残疾人的参与。正是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才使上海的残疾人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开创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作为上海市残联第一届到第七届代表大会的代表及主席团委员,中国肢残人协会原主席、上海市残联原理事长徐凤建从事残疾人工作已有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他亲眼见证了上海残疾人事业所走过的每一步。他提到,在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都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有力指导和重要指示,从20世纪90年代率先实现对“重残无业”人员的基本托底到开创 “居家养护”制度化的先河;从推出重残人员机构养护的服务模式到基本解除残疾人在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等等,上海市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生活状况改善的步伐,建立起上海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30年,时光荏苒。时间的流逝能让人的记忆逐渐淡去,但往事中总有那么一些闪光的时刻会铭刻在脑海深处,让人永远不会忘记。对曾任上海市残联党组书记、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馆长的曹子平来说,正是如此。在残联工作期间,他参与了2007年世界特奥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筹办工作,与身边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时光,也成为他弥足珍贵的记忆。他这样说道:“从残疾人身上,我受到太多的感动和震撼,汲取了太多的营养和力量,这是可以终享一生的宝贵财富,我倍加珍惜与残疾人事业的这种内心情感。也正是他们这种精神,在引领人们的精神追求,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p>

三十而立 谋划未来发展

30年风雨走过,在留下那一段段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更多的希望与期待。

“残联成立30年来,既是残疾人事业改革发展、薪火相传的30年,也是全社会践行现代文明残疾人观、残疾人获得感不断增强的30年?!鄙虾J胁辛匙槭榧?、理事长王爱芬如是说。而在回首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同时,上海市也对未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规划。

“而立之年的残联,是总结,也是再出发的时刻。我们要以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为抓手,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以实名制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导向,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精准对接残疾人个性化、多元化的现实需求,努力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基础条件,持续改善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的环境状况,着力提升残疾人共建共享社会的保障能力,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具尊严、更有获得感。要充分发挥各级专门协会的作用,让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里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中更加活跃,努力使残疾人共拥一片蓝天、共享美好人生?!?在座谈会上,王爱芬这样介绍道。

而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日益临近以及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美好蓝图的开启,我们相信,上海的残疾人将更多感受到这座国际化都市的温度,上海的残疾人事业也将在新的起点上完成新的跨越。

上一篇:所有的美好 从“聆听”启航——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成立35周年专题报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