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李扬 回忆残联“首航”

2018-08-16 13:22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亲历者

屏幕快照 2018-08-15 下午2.56.39.png

李扬,1983年参与创建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1988年参与大连市残联的组建工作。

2001~2012年任大连市残联理事长。2013年至今任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一定要组织起来

 

30年前的6月14日,继中国残联、辽宁省残联成立之后,大连市成立了全国首家市级残联。不久之后,大连市瓦房店又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残联。能取得这两个第一,与之前大连市残疾人工作的氛围绝对分不开。

时光追溯到1982年,当时的残疾青年李扬还只是大连工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当时已小有名气的残疾人吕世明。两人一见如故,常常一聊就是大半夜。他们越谈越兴奋,越谈越认识到作为一个残疾青年绝不能自暴自弃,要和命运抗争。他们听说北京一些残疾青年成立了组织,都觉得大连市的残疾青年也要有组织,一定要组织起来。于是,在大连市党政领导的支持下,1983年8月,他们创立了全市性的残疾青年协会。

协会成立之初,他们便喊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废字与我们无缘,强音是我们主旋。邓朴方同志对这个口号非常赞赏,说这是把残疾人从沉沦中解放出来了。许多残疾青年很快团结到他们周围。没有活动场地,他们就在树荫里、路灯旁谈论问题,交流思想。光坐而论道还不够,他们还要做实事。协会创办了《自强》杂志,并先后办了各种学习班。他们还创办了实体,先后安置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没过多久,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大连市也要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吕世明、李扬等几个骨干便又肩负起这项新的使命。

回顾当年,李扬很自豪地说:“别看那是30年前,我们这帮人造成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整个大连市帮助残疾人蔚然成风。残疾人在大街上要是摔倒了,马上就会有许多热心人伸手搀扶。并且那时在我们大连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我们这些残疾人去找各部门领导汇报、谈事情,不是去办公室见面,而是领导走下办公楼到我们的车里现场办公,即便是市里的正、副市长也不例外。我印象特深,那时候我们坐的就是个破面包车,冬天冷,夏天热,可不论到哪个部门,只要打个电话,人家领导就下来了,这在全国恐怕都是很少见的。”

一门心思干事业

有自己的口号理念,有为成立残联储备的人才,有了火热的社会氛围,大连市残联的成立水到渠成。按照中国残联的模式,大连也把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及残疾青年协会三会合并,筹备建立残联。李扬说:“残联筹备的时候,吕世明是筹备组副组长,我是办公室主任。当时谁也没想过什么职位、待遇的事,只要是对残疾人事业有好处的我们就干。人员管理、行政管理都归我负责。没经验怎么办?我就专门跑到省残联去学习,学习章程、制度如何建立,人员车辆如何管理。组建一个新单位,编制是个大问题,我那时候拄着拐杖一次一次往编办跑,反复和人家协商,说是软磨硬泡一点都不过分,最终为大连市残联争取到了42个人员编制,后来全国开会交流的时候我们发现,好多省级残联都没有这么多编制?!?/p>

1988年6月14日,大连市第一次残疾人代表大会在著名的棒棰岛隆重召开。大连市党政军一把手全都出席了代表大会。按照预先设计,由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策划立项的残疾人康复教育活动中心也将在这一天举行开工仪式。这是一座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整体建筑采用无障碍设计,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大连市残联的一大亮点。于是,这边代表大会开幕式一结束,便把所有的领导和代表请到工地现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这一天,大连市残疾人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市残联成立之后,便开始按照中国残联的要求开展工作。头一道难关是组织建设问题,按照要求,残疾人组织网络一定要争取全覆盖。市残联的一把手当时说过一句话,没有组织网络你还干啥活?所以那一段时间里好多同志就天天穿梭在各区市县之间,反复给当地领导讲解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建立残疾人组织的必要性。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因为总体氛围还是好的,很快在大连市的区市县、街道乡镇包括福利企业都建立了残联、残协,不论是单个建设还是整个网络都排在全国前列。组织网络健全了,工作开展起来如鱼得水。市残联成立第一年便开展了残疾人三项康复、宣传文体等多项工作。

虽说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但当时的条件确实艰苦。据李扬回忆,残联刚成立的时候,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他们只能在武警招待所租房子办公。那时候残联也没什么经费,经常拖欠人家房租。后来也觉得这样不好,正好活动中心工地有一排临建房子,他们就搬到那里办公。而且房子前面就是一条臭水沟,但好歹是自己的地方,虽然艰苦,但大家都工作得很快乐。

为事业打下个好基础

残联成立之后,邓朴方同志倡导残疾人干部要进入残联各个领域。于是,大连市残联便开始逐步充实残疾人干部队伍。王荔、徐志远、李发泉等一大批有才华的残疾人青年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被发现考察调到机关工作的,现在都是正处级的中层干部了。李扬觉得光市残联有残疾人干部还不行,区市县残联也要有。于是便开办了残疾人干部培训班,选拔优秀残疾人人才。当时区市县没有相应的政策,就从市里出台政策。到2003年,达到了残疾人干部市及区市县全覆盖,市残联机关残健比例达到20%以上。有了干部,还要有阵地,大连市残联积极推动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规定面积应在2000平方米以上,由市残联给一定的补贴。这两个全覆盖,为大连市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忆起这么多年的经历,李扬非常感慨:“以前别人都叫我们残废人,后来我们建立了组织,力量强大了,把这个废字甩进了大海。我觉得这些年没白干,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上一篇:李伟洪 让协会工作更有活力

下一篇:刘威 残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