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艳,1973年10月出生,天津宝坻人。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不幸被感染,造成双肩、双膝、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先后荣获“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获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2003年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SARS全球警告,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疫情(SARS)开始肆虐中国。据统计,全国共确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了这场战役中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即使幸存的人也由于大量的激素使用,饱受疾病困扰,痛苦不堪。
赵红艳,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2003年春天,她所在的医院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被紧急封闭,还在家调休的赵红艳闻讯后匆忙赶到医院,向哨兵出示证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进去。
2003年4月19日,赵红艳所在的科室出现了“非典”疑似病人,需马上转移隔离。不是当班医生,也不负责病人的治疗,赵红艳却主动请缨“我来抬” ,如同战场上冲锋的战士,勇敢地走向这位病人,将病人送进隔离区。
回来后,赵红艳持续高烧不退,也被送入隔离区。抢救中,由于大量的药物使用导致了不良后果,赵红艳在出院后的几个月双腿疼痛无法站立。
很多人为她生病感到可惜,但“非典”病毒却没有释放丝毫善意。
2004年,被感染的赵红艳刚从死亡线上走出来没多久便回到工作岗位上,她每坐一两个小时,浑身就会刺骨般疼痛。因为行动不便,每次上厕所都要耗费很长时间,为了给病人节约时间,赵红艳从不在诊室大口喝水,实在口干舌燥了就抿一小口水润润嗓子。
当年11月,在对病情进行复诊时,她被医院确诊为“双肩、双膝、双股骨头缺血坏死”。她是医生,知道这意味着病痛和轮椅将伴随一生。
有人说,赵红艳是为工作而落下的病,可以让国家养着,但赵红艳却没有选择“捧着功劳簿享清?!?,毅然决定重回医院,带病坐诊。
自那时起,赵红艳每周上6天门诊,风雨无阻,从来没有迟到早退。
用一辆红色的电动轮椅车代步的赵红艳,从不要求特殊照顾,也没请过一天假,除了加班就是看医学书或者研究病历,为了掌握药物特性,药房里消化内科的药她全都试吃过。
“我也是病人,知道病人的无助和期待?!本揽佳榈恼院煅尢乇鹉芪∪松枭泶Φ刈畔?。
消化内科患者大多是慢性病,她给每个病人制订好全程治疗方案,还专门制作了印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医患联系卡”,当起病人的家庭医生。她的手机一个月的通话时间超过2000分钟,大多来自患者。赵红艳后来又专门买了一部“专号”手机,24小时随时接听,这部电话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健康110”。
“患者为什么喜欢她?不仅是她的热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从来不开大处方,从来不让患者过度治疗,而是想着帮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被颊叩男湃我踩盟晌评锝诱锸孔疃嗟囊缴?,连年排在全院门诊量的前三名,最多时一天接诊200多人。
赵红艳的诊室已经成了武警后勤学校附属医院的特色诊室,“三个特色一个宗旨”的诊室作风,赵红艳常挂在口头,“医德医风特色、责任心特色、诊断治疗特色 ,全心全意为患者解决病痛,做一个亲民门诊”。
赵红艳始终坚信“只有跟着自己的选择坚定走下去,才无悔于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