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强模范先进事迹
崔连和 男,汉族,民盟盟员,1973年12月生,聋人,齐齐哈尔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校长。11岁因病失聪,但身残志坚。他任齐齐哈尔大学教师时,在齐大万名学子评选“齐大好老师排名谱”中排名第一。先后出版了11册规划教材,在国内刊物发表了14篇论文,参与了6项科研项目。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国家级计算机竞赛裁判。他九次搬家、十易校舍、白手起家创办了齐齐哈尔市最大的民办普通中专学校,现拥有60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办学以来,资助的残疾学生难以计数,只要残疾学生到崔连和的学校就读,一律免费。创业成功后,他仍然十年如一日地亲自为学生讲授核心课程。他获得了 “黑龙江省优秀残疾人”、“黑龙江省自强创业之星”、“全国十大特教园丁奖”等荣誉。
赵祥山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5月生,肢残,哈尔滨天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患儿麻致残,残酷的命运铸就了他刚毅、倔强的性格。大学毕业后,他从普通工人、车间主任成长为副厂长。他擅于钻研技术,努力攻克难题,自主研发消毒柜、和面机等设备,为工厂赢得可观的利润,为消费者提供了生活便捷。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产值能手、科研标兵。1991年,他下海经商,开过饭店,办过省文化名人学校。他心系公益,关怀残疾人??沟辏屑踩伺笥牙戳司兔獾?。在开办文化学校的时光里,他常年为残疾人免费开展培训,联系作品展览出售,甚至记不清多少次是自掏腰包。他获得了“哈尔滨市自强模范”、“黑龙江省自强模范”、“全国福利企业先进个人”、“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自强创业奖”等荣誉。
王增强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8月生,肢残,佳木斯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侦查员。2001年,在办理“11·7”特大绑架案时,被公安部授予个人二等功。2002年,在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遭遇意外,致腰部以下瘫痪。面对工作中遭遇的不幸与生活的艰难,他决心自谋出路,创业自救。他将自家的小房做了抵押,贷款租赁了一家浴池。又筹措资金开办了“老妈菜馆”和“唐会量贩式KTV会馆”。如今,这两家店都实现了年收入过百万,安置了一百余人就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他资助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孩子,汶川地震向灾区捐款40万元。他获得了“黑龙江省自强模范”等荣誉。
林晓菊 女,汉族,1961年10月生,盲人,鸡西残疾人联合按摩医院院长。因患先天性眼病,她失去了光明,可她凭着一身过硬的本领,和几个残疾人办起了鸡西市第一家盲人按摩诊所,随后又在娱乐西街开设了第二门诊。市卫生局经过严格审查,特批为鸡西残疾人联合按摩医院。她贷款购买了一户二层楼的院舍,使其成为颇具规模的按摩专科医院。她又办起了林晓菊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3000余名,学生的结业合格率达100%,就业率达92%,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10万余元。她多次当选省、市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并获得了“黑龙江省自强创业之星”、“黑龙江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鸡西市三八红旗手”、“鸡西市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
马才锐 女,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12月生,肢残,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852农场场直管理区宣传报道员。不满周岁时,她因病导致残疾,以坚定的毅力完成了小学至初中的学业,1988年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课程。工作后她在单位负责宣传报道、心灵护航咨询室、图书阅览室等工作,她还担任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员,义务疏导心理障碍者上百人。喜欢文学创作的她,在全国各地发表上百篇、超过百万字的小说、散文、评论、诗歌,2008年获得《人民文学》“我与新时期文学”征文奖,作品《写满露珠的鲜花》被载入黑龙江文学大学作为选读教材,她还创办了凌寒文学社、青年图书室,并以网络为平台为多家网站做文学诗歌的版主。她获得了“黑龙江垦区自强模范”、“黑龙江农垦总局学习模范标兵”、“黑龙江省优秀残疾人标兵”等荣誉。
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事迹
海伦市七彩梦工艺美术品制作有限公司 公司依托海伦剪纸、刺绣等技术优势,由残联向残疾人零租金提供房场地,同时配以必要的教学备品用具,创建了专门服务于残疾人的扶贫、就业、创业、培训、实习基地。免费培训残疾人剪纸、刺绣、葫芦雕刻、服装制作、月嫂家政、盲人按摩、器乐演奏、服装缝纫等8类实用技能,让残疾人在家完成生产制作,公司无偿代理销售残疾人工艺美术作品,实现了培训、制作、销售的多元化和一体化。成立了残疾人艺术团,在残疾人之家设置了演艺排练室,定期为敬老院、福利院等单位演出。公司的残疾人之家还设有读书角、床铺、厨房、音乐角等设施,为残疾人免费提供食宿。公司年培训千人计划已列入市政府年度惠民实事大事大项中,并力争用3-5年时间,再培训帮带3000户残疾人家庭,推动残疾人手工艺制作实现专业化、规?;?、产业化。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医院的康复医学科 每年都会定期走进乡村、社区及贫困残疾人家中普及康复知识,举行助残捐钱、捐药、义诊等活动。与市残联联合成立了“肢体残疾患者康复俱乐部”,免费进行康复咨询,并定期组织讲座及社区活动。组织培训员到基层进行规范治疗授课指导,加强基层康复技术力量。在开展“白内障贫困患者复明工程”中,完成白内障手术2000余例,并制定手术优惠政策,减免医疗费用数十万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还承担“十一五”国家助听器“贫困聋儿0~6岁抢救性康复项目”。五官分院还作为中国残联贫困听力残疾人员助听器验配定点机构,完成项目验配104例,为此减免成本费用近2万元。每年的“爱耳日”,医院都会组织举办免费听力检测及助听器选配试验,广泛宣传防聋知识。
黑龙江伊瑷斯霹电子音响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公司聘请了13名聋人员工。在工作分配、工资待遇方面享受同等标准、同工同酬、同正常员工一致的社会五项保险,并签订劳动合同书。公司还不定期对残疾人员工进行多方面培训,每年还有优秀残疾人员工受到公司表彰。为照顾残疾人员工,公司每年的定期旅游活动都允许她们的家属随行。为满足残疾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公司还建立了党群活动室、乒乓球室,为残疾职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残疾员工工作上、生活上有困难时,都会想办法为其解决。公司获得了“黑龙江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农垦总局九三管理局尖山农场 在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生活保障、权益维护、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成效显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沽?ldquo;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帮扶残疾人、凝聚残疾人”的结对活动,全场共有232户残疾人家庭受益。助残成员单位各司其职,认真解决实际困难,三年来扶持经费达70万元。2011年“阳光安居工程”农场配套117万元解决了150户残困户居住难问题。126名残困户被纳入低保,年保障金额50余万元。几年来支付各类康复扶贫补助资金达170余万元,解决了贫困残疾人无钱治病、无钱康复的困难,投资近200万改建的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为3508名残疾人康复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农场获得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扶残助残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残疾人之家”等荣誉。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贾秀芳 女,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7月生,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手起家的她,已向脑瘫患儿捐款100万元之多。她与基金会约定,每月选一个日子,亲自到康复中心看望患儿。每逢年节她都要为残疾患儿捐款,同时购置一些营养品送到中心,分发到每个患儿手中。目前,捐赠对象已由原来的单亲脑瘫家庭,延伸到在康复中心救治的全部患儿,捐助款由每人每次500元增长到2000元;在第23次全国“助残日”她捐资23万元,用于残疾人康复。目前,哈尔滨市残联脑瘫康复中心的200多名患儿已有77名可以站立行走,56名孩子症状明显改善。她获得了“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哈尔滨市三八红旗手”、“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者”等荣誉。
胡艳丽 女,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12月生,双鸭山市心愿脑瘫康复幼儿园园长。因为自己的残疾孩子与脑瘫儿童结缘,十余年来,她刻苦钻研脑瘫儿康复技术,每天坚持为脑瘫儿做康复按摩治疗,幼儿园累计使100多名各类残疾患儿得到康复,有26名残疾孩子走进了普通学校,实现了回归主流社会的最终目标,30多名残疾孩子能站起来行走。心愿脑瘫幼儿园被授予“双鸭山市残疾人之家”,她获得了“黑龙江省助残爱心使者”、“黑龙江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双鸭山市巾帼创业能手”等荣誉。
孙东升 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54年10月生,肢残,青冈县华夏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是黑龙江省绥化市著名民营企业家、绥化市青冈县政协常委、绥化市政协常委,曾任绥化市工商联副主席、绥化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他自幼患小儿麻痹,但他身残志坚,1994年承包倒闭的小商店开始创业,以超人的胆识、科学的经营,一举建成了今天支撑青冈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已达4亿多元。在省内外建立了商场、建筑、装潢等7个子公司,累计纳税4500余万元,吸纳就业人员3200余人。在他的商场里,凡是残疾人租户均免交租金。截止2013年,他投入的助残资金已超过300万元,直接受益人超过300人。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他为残疾人“量身定制”就业岗位,累计安置残疾人280余人,为残疾人员减免、缓收费用达400余万元。
吴向东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2月生,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总经理。2012年,他组织残疾人参加宝泉岭管理局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手工编织班和残疾人计算机培训班,安排公益岗位3人,并与农场签定劳动合同,落实职工身份。他注重对困难残疾人职工的帮扶,为受雪灾职工争取无息贷款,为住房困难职工进行维修改建、并添置生活用品,为家庭困难的残疾职工进行大病救助、修缮房屋、取消子女学杂费、申办低保等。他积极推进各项惠残政策,为残障人士及儿童免费发放肢体矫正器、拐杖、助视器、轮椅等辅助器具,为57人申办了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公司出资10万元改建120平米的康复训练大厅,免费向残疾人开发,实现康复器材进社区、进家庭。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对33名残疾人开展了功能训练和生活技能培训。
残疾人之家先进事迹
哈尔滨市道里区残疾人联合会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启动社会力量助残的方针,以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开展工作。对200余名智力残疾人开展机构托养服务,1504名重度残疾人申领了居家托养补助。全区268万名残疾人接受了康复服务,占康复需求总数的915%。各街道、镇建立了多功能社区康复指导站,家庭康复网点发展到1500个。几年来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890人次,为105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筹资200余万元在全省首家建成抚顺无障碍社区。建立了注册志愿者助残档案管理系统,目前注册志愿者已达7880人。区残联获得“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区”、“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等荣誉。
黑龙江长江木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现有员工350人,其中残疾员工150人。公司秉承坚持对残疾员工平等、尊重、善待的管理理念,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参与创造财富、共享发展成果,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工作有激情、活动有组织,努力开展助残工作,使残疾员工生活的更加有尊严。2012年公司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起了4000平方米残疾员工夫妻公寓,公司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筹建残疾员工单身公寓,修建6500平方米文化休闲广场。公司获得了“牡丹江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黑龙江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
大庆油田残疾职工服务中心 秉承“发展油田助残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工作理念,将7家效益好的单位改制为福利企业,专门用于油田残疾人集中就业。目前油田18岁以上残疾子女已全部安置工作,其中就业安置2919人,救助安置452人,累计发放救助金770万元。中心在残疾人生活、学习、维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累计为福利企业生产生活设施改造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为残疾员工配备专用通勤车投入400余万元捐赠购置图书20万册,建设图书室10所,每年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助残日宣传以及特色文体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残疾员工骨干,多人在全省残疾人技能大赛上获奖。中心获得了“黑龙江省扶残助残先进单位”等荣誉。
垦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 成立于2001年,下设就业管理与指导、盲人按摩指导两个科室,承??亚牟屑踩司鸵捣窆芾怼⒚と税茨Φ认罟ぷ?。中心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通过劳动力转移方式安置239名残疾人就业,通过发放康复扶贫贷款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垦区3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152人,新创办福利企业2家、安置残疾人75人,帮扶15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22名残疾人网上创业。2013年底全垦区保障金收缴近3000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中心先后开展了食用菌养殖、大棚温室栽培、机械修理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8期,共培训残疾人325人次,124人实现就业,32人成为食用菌养殖、机械修理的行家里手;同时还开展了摄影、雕刻、绘画等技能培训,目前已有7人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开办影楼和画室;开发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功能,共安置56名精神、智力残疾人集中就业。
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许顺爱 女,朝鲜族,1963年7月生,肢残,牡丹江市西安区牡丹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多方联系美国沙茏福祉会签订了长期合作关系协议书,为牡丹江市免费提供了价值数百万元的残疾人辅助器具。组织发起“走出户外·感受阳光”系列活动,组织重度残疾人和助残志愿者50余人到“八女投江”广场、牡丹江带状公园、南湖公园,让残疾人感受牡丹江的巨大变化,游览市容、唱歌联欢、野外就餐等,所有的费用都由她自己承担,使重度残疾人深受感动,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在社会上传为美谈。她获得了“黑龙江省残疾人创业之星”、“牡丹江市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