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强模范先进事迹
李明飞 男,汉族, 1965年6月生,肢残,昆明创建房屋拆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出身农村,自幼贫寒,经过不懈努力和拼搏于1993年成立了昆明五华业成旧房拆除维修队,后发展成昆明创建房屋拆迁有限公司。他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公司从单一的拆除发展为集运输、土建、动迁、开发于一体,拥有300多名员工的综合性大公司。十年来,他的公司一共拆迁34个项目,拆迁面积达900多万平方米。他共为国家和省级残运会、云南的留守儿童、昆明的拆迁困难户和农村五保户、贫困大中小学生、昆明中老年活动中心等捐赠了1888万多元。他获得了“昆明市特等劳动模范”、“昆明市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
廖健朝 男,汉族,1972年4月生,盲人,玉溪市高新区健朝按摩院按摩师。自幼刻苦学习,中专毕业后在家人的帮助下创办了健朝中西医按摩诊所。本着一切为患者身体健康着想的原则,给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收费也很便宜,经过漫长的资金积累和信誉培养,生意逐渐红火起来。2007年在玉溪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下,投资30余万元,建立了玉溪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承担玉溪市盲人的各项培训工作和解决了部分盲人的就业问题。2012年又受红塔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委托,成立了红塔区盲人按摩培训基地。共培训初中级按摩师170多人次,培训盲人使用电脑100多人次。先后提供就业实习岗位20多个。他获得了 “中国第二届百强推拿按摩师大赛金奖”等荣誉。
邓成菊 女,白族,1972年3月生,聋人,华坪县船房乡养殖专业户。她务过农,做过各种小生意,但都没有成功,几经波折,2005年她又办起了养殖业,期间经历过几次厂址搬迁,鸡群瘟疫的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通过8年的努力,辛苦有了回报。目前她创办的“华坪县成菊养殖公司”拥有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的养殖棚3个,每年产值近1000万元,有23名工作人员,其中9名残疾人。在跌跌撞撞的创业历程中,她学会了与人交往的相互包容和谦让,学会了自立自强。作为残疾人,她更知道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艰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加入到养殖产业里,带他们走上自强道路。她获得了“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等荣誉。
杨国旺 男,汉族,1971年11月生,肢残,弥渡县甜咪咪婴幼儿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走南闯北、埋头苦干,起初组建合作社,现发展成有限公司,为周边部分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带动帮扶了部分残疾人就业与致富,更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他的公司有 5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职工近250人,其中残疾人26人,残疾人家属30人,年产值近4000万元,上缴利税100余万元。他非常重视帮扶残疾人,培训残疾人及家属近100人次,组织了多次针对残疾人的专场招聘会。2014年公司申报了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此来帮扶更多的残疾人。
字富春 男,彝族,中共党员,1966年5月生,肢残,凤庆县茶家寨种茶专业户。他原本是村里种茶致富带头人,因一场事故落下肢体残疾,后参加了凤庆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创业培训班,并得到贷款资助,再次走上创业之路。他认识到要做出好茶,必须创建无公害茶园,申请了“茶家寨凤饼”商标,产品得到了客商的充分肯定,远销澳门、广东、福建、深圳等地,并荣获“第五届世界养生大会两岸四地养生文化科学保健研讨会指定产品”金奖。随着茶品销售市场逐渐打开,产品供不应求,实现利润40万元,税收132万元。公司有工人66人,其中残疾人10人。按照“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残疾人种植优良茶园及无公害茶园,带动一大批残疾人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事迹
宏灿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于2008年3月成立,目前在册职工516人,残疾职工176人,占职工总数的341%。根据残疾职工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残疾程度等不同状况,分别分配在炉后供料、质量检验、磅秤计量等岗位,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在劳动中赢得尊严和自信。公司为残疾职工兴建住宿区,还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考虑到职工及子女出行不便,专门设立公交车专线。始终保障残疾职工的福利待遇,残疾职工与健全职工除平等考核分配外,另比健全职工每月多享受60元的残疾津贴?;钩鎏税锓黾跋睬旖谌瘴课使芾戆旆?,形成了许多残疾双职工以厂为家的局面。连续两年荣获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定“优良客户”,公司获得了“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文山州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永金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7月。初成立时,创业资金短缺,生产饵丝的技术落后。但公司从不言弃,并主动委派残疾职工骨干到外地考察学习,让他们尽快掌握生产饵丝的技术。残疾职工视公司为家,任劳任怨,形成了有活争着干,有事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受到各界好评。公司成立至今,共接收残疾员工100多名。公司积极为州残联开办了木工培训班和小食品加工制作培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将会进一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高开洪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9月生,肢残,长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修自行车小铺子开始创业,2002年担任长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多年来,救助残疾人130余人,发放慰问金28万元;在多个助残日期间到昭通市特教学校发放慰问金18万元,为鲁甸县特教学校76名残疾儿童发放慰问金076万元;2012年到鲁甸县新街乡中学指定救助5名残疾中学生,发放救助金3万元和5000余元的学习用品。他先后将11名残疾人招收到自己的公司就业,并对残疾职工予以特殊照顾。
李福美 女,汉族,1968年11月生,保山市广播电视台栏目策划。她是“心系残疾人”的策划、主创人员。节目开办7年多,经历了由录播到直播,由两周一期到每周一期、每期时长由30分钟到50分钟的发展过程,累计播出节目250多期,播出时长累计上万分钟。她还发表了有关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的新闻数百篇,累计字数达200多万字。以节目为平台,开展“残疾人有奖征文比赛”、“赠送爱心话费”等活动,让更多的单位、个人投入到助残公益事业中。一期又一期内容丰富鲜活的广播节目。讲述残疾人自立自强的感人故事和助残的先进事迹,宣传各级政府、残联为残疾人所做的努力与成效。
赵新民 男,纳西族,中共党员,1952年6月生,香格里拉县康巴新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从1984年开始,他长期资助段如刚等10余户残疾人家庭,安置他们就业,通过安置残疾人就业促使这些家庭的子女有条件上学读书。他还资助村内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学,并在每年的节假日组织并带领员工慰问孤残老人及残疾人贫困户,为他们奉献爱心。在一些地方遭受重大灾害时,积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第一时间向灾区人民捐款,他获得了“云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残疾人之家先进事迹
华夏中等专业学校 于1990年成立,学校目前在校生615人,近20个班级,残疾学生占956%,其中肢残生37%,聋生476%,盲生11%。近五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0多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毕业生,毕业生一次性推荐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并先后有近150名毕业生考入全国各大高校继续深造。几年来,共有100多件听障学生专业作品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出版的学生作品集《无声之窗》赢得了美术界权威人士的赞赏和认同,社会反响强烈。近五年来,8个学生集体获省级以上表彰,2013年由该校听障学生参与的舞蹈作品《心恋》代表云南省残联获“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金奖”。
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该中心2013年举办电焊工、陶艺加工制作、珠宝玉石加工、电脑平面设计等职业示范培训630人,80%以上残疾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2014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全省残联共走访已登记失业残疾人家庭5446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8901人,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52次,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的残疾人8726人,帮助1099名已登记失业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帮助3149名残疾人享受了专项扶持政策。初步形成了以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鼓励创业和个体就业为主体,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为辅的多元化残疾人就业格局,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昆明市五华区残疾人联合会 在全省率先实行凡是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领取的低保金就在正常标准的基础上增加20%。凡是五华区的残疾人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非义务教育阶段,都能得到300元至5500元的教育资助。成为全省第一家实现城乡托养扶助全覆盖和一体化政策的地区,累计为20736人(次)无业重度残疾人发放补助金20736万元。为贫困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服药8460人(次),免费发放辅助用品用具937具,提供康复训练1716人次。累计免费为1578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在全省首创了“五个服务无盲区”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新模式,使全区广大残疾人获得更为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竦昧?ldquo;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律援助示范窗口”等荣誉。
兰坪县营盘镇残疾人联合会 位于滇西北澜沧江纵谷区,共有7195户35860人,现有残疾人137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83%。全镇供养残疾人五?;?34人,孤儿98人,其中残疾儿童43人,并对298户贫困残疾人农户实施危房改造。全镇17个村残协有服务载体,建立5个扶贫基地,辐射残疾人500多人次。共有505名残疾人接受了培训,扶持89名残疾人自主创业。2007年到现在,共牵头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189例,为重度下肢残疾人安装假肢12例、21名低视力患者配带助视器,发放轮椅车150辆、盲杖20根,为13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送药。为123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张俊 男,彝族,中共党员,1962年11月生,肢残,曲靖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科科长。20多年来,累计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53600例、低视力康复2396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2100名、肢体残疾矫治手术9069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18600名、装配假肢1171例、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1376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423人;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78000多件;9个县(市)区全面开展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精神病防治和社区康复工作,3万多例精神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有效监护。全面组织实施了省政府的白内障复明、抢救性儿童康复等惠民工程项目,仅2012就完成了儿童手术矫治1048例,相当于全省五年的任务总数。他获得了“曲靖市残疾人先进工作者”、“全国白内障复明先进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