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杨乐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江苏省近年来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坚持兜底线、补短板,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江苏省残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增强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完善的制度设计必不可少。在《江苏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对残疾人实施生活、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全方位救助?!督帐 笆奈濉辈屑踩耸乱捣⒄构婊吩蚯康饕帕μ嵘屑踩司鸵翟鍪?、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和发展基础,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补足残疾人事业发展短板,促进残疾人与全社会同步迈入共同富裕。江苏省还出台了《江苏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清单,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以及“健康江苏”建设等重要内容。
在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江苏省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江苏省残联会同民政部门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化管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73.79万名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75.75万名残疾人。17.9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8%,133万名残疾人参加商业保险,残疾人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
江苏省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也得到持续优化。江苏省确定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92家、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点876家。每年为3.7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5.1万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为5.8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精准康复、辅具适配服务率均超过98%。推广使用“智慧残联”托养服务系统,全省常态化运营的托养机构2623家,共为7.8万名残疾人提供了各类托养服务。
同时,江苏省残疾人自我发展意识也显著增强。近年来,江苏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升特殊教育质量,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帮助40多万名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依托“残疾人之家”,每年实现帮扶辅助性就业近3万人。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未来江苏省将围绕残疾人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提升、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