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与公平正义理念的深入人心,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民生福祉与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在江苏的采访过程中,记者邀请到各地市残联及残工委成员单位负责同志,请他们就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谈了自己的看法。
苏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胡岚
居家托养服务要增强智能科技因素
高质量发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民生工程,要从问题导向出发,下基层、进家庭,倾听残疾人急难愁盼的心声,奋力推动苏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苏州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要加强智能科技助残新模式探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能力的提升。一是要探索建设智慧化托养服务系统,服务全程记录、监控管理、统计分析等基本功能,实现全闭环运转。二是要重视上门调查评估,汇总数据,科学分析,一人一策,制订精准、合理的托养服务项目,切实解决残疾人家庭中急难愁盼的问题。三是要规范服务标准,加强助残服务团队专业化的培养,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托养服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着力打造苏州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品牌。
泰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栾斌
让“惠残?!闭嬲菁懊恳晃徊屑踩?/strong>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残疾人,残疾人是否满意是检验残疾人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多年来,泰州市残联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减轻残疾人因意外人身伤害、重大疾病而产生的负担,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市区残疾人综合保险“惠残保”工作,防止残疾人因病返贫,切实增强了残疾人抵御风险的能力。
“惠残?!钡氖凳┑玫搅瞬普炔棵诺拇罅χС?,医保、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保险方案也为“惠残?!钡挠呕杓铺峁┝擞幸娌慰?。同时保险公司通过主动靠前服务,满足了困难残疾人的实际所需。应当说,多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正是“惠残?!苯】悼焖俜⒄沟母颈V?。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泰州市区具体情况,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力求保障的项目更全、力度更大、范围更广,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综合保险的保障能力,让“惠残保”真正惠及每一位残疾人。
泰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戴晓玉
残疾人社会保障要精准高效
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泰州市政府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方面印发完善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了各级民政、财政、残联分工协作机制,完善了强化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不断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水平。另一方面,全面加强救助工作与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的衔接。对正在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困难群众,经乡镇 (街道)分析研判发现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先行给予小额临时救助,及时缓解其生活困难。对符合重残“单人?!闭叩南硎艿捅N薰潭ㄊ杖肜巡屑踩松畈固韵?,根据本人意愿及时纳入重残“单人保”保障,“单人保”办理和残疾人生活补贴调整同步进行,确保保障不断档。
此外,泰州市还培育引导专业化力量参与残疾人服务,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有监护缺失风险的成年残疾人兜底监护等方面引入第三方专业组织参与运营、督导,进而保证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能够精准高效地开展。
南京市高淳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翠香
走出农村特色的残疾之家发展之路
高淳区1.3万持证残疾人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居住分散。经过多次走访调研,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我们深感没有助残阵地和载体,残疾人服务很难拓展。面对这一困局,我们把建设残疾人之家作为重点和中心工作来抓,因为残疾人之家不仅能为残疾人提供托养、康复、文化娱乐服务,还能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是服务残疾人的综合性阵地。
几年来,我们通过科学谋划助力残疾人之家建设“破茧成蝶”。面对初期残疾人之家没场地、没资金、没人员等问题,虚心学习,扬长补短。各残疾人之家依据自身资源和地方特色,挖掘开发电商助残、小菜园等辅助性就业项目,帮助200名残疾人实现了辅助性就业。
经过三年努力,高淳区残疾人之家从政策、资金、第三方组织等方面都得到了有力保障,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从1家到20家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残疾人享受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温馨家园。
苏州姑苏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金云
要让残疾人感受到生活很有福气
姑苏区充分发挥载体和平台作用,多种形式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全区现有持证残疾人14767人,享受托养补贴政策的残疾人有519人。我们在“居家”“日间”两种托养形式比较成熟的基础上,2024年依托社会资源开展“寄宿制”托养试点工作,高质量落实残疾人托养服务政策。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苏州市保障政策尚未覆盖60~79周岁困难残疾人的托养需求。通过入户走访,我们梳理汇总了这个年龄段残疾人的基本需求情况,集聚社会慈善力量,连续两年实施了“集爱善行”居家托养服务项目,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让残疾人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
苏州市相城区残联副理事长刘硕颖
通过上门服务让残疾人过上品质生活
相城区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可以享受的政策包括残联的居家托养服务、民政部门的上门服务,以及政府为残疾人购买的长期护理保险。残疾人享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比例占所有托养服务残疾人的比例为35%,是江苏省比例最高的地区。但相城区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托养观念亟待改进。受传统思想或家有残疾不外扬(小孩残疾)思想的束缚,部分残疾人宁愿选择民政部门140元的现金补贴,也不愿选择残联部门600元的上门服务;在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残疾人因需个人自付一部分保险费而放弃接受服务的现象。鉴于此,一方面,应开展大走访活动,入户宣传残疾人政策,改变残疾人及其家人的认识。相城区有1.1万持证残疾人,区镇两级残联轮动,每三年对所有残疾人走访一遍。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慈善基金补充完善托养政策。针对政策内选择现金补贴的残疾人,设立慈善助托项目,开展长效但低频次的居家上门服务,让残疾人切身感受到居家上门服务的好处,逐渐转变其对居家上门服务认识。此外,针对享受退休待遇后还处于低收入群体的残疾人开展较低频次的居家上门服务,或为他们缴纳长期护理保险个人自付部分,让这部分残疾人也真真切切享受到居家上门服务,过上有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