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_徐俊星
曲阜,一座传承数千年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之礼的城市,随处都弥漫着古朴的气息,是一个让人不由得褪去浮躁、心可以完全沉静下来的地方。碑帖(拓片)、楷雕、尼山砚,被称为曲阜“三宝”,这些承载岁月的技艺成为了儒家圣地的金字招牌。在曲阜汉风美丽工坊,记者见到了正在认真制作拓片的肢体三级残疾人陈玉娟。
轻轻打湿、上纸、捶碑、上墨、晾干、起纸……不一会儿功夫,一幅印有孔庙图案的拓片便制作完成了,陈玉娟高高举起了自己的作品,满脸欢喜:“在家门口和姐妹们一起做拓片,不仅为宣传曲阜文化做出一份贡献,还能有一份收入,我特别开心也很骄傲?!?/span>
山东省积极实施中国残联与多部委共同印发的《“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在2023年11月,山东省残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随即,济宁市残联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济宁市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积极融入“山东手造”新业态,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通过建设残疾人“美丽工坊”“文创工坊”助推残疾人文创产业发展是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山东省共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8处、省级残疾人文创示范基地48处;确定济南等3个文创产业试点城市,滕州市等5个残疾人“文创工坊”创新试点项目,共打造市县级“文创工坊”80余家。文创作品涉及国画、油画、扎染等项目种类30余种,基本搭建起以示范基地为龙头,“文创工坊”广覆盖的发展格局。于是,便有了“陈玉娟”们在曲阜市多个“美丽工坊”制作拓片的身影。
成立艺术团 用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金字招牌
“‘美丽工坊’‘文创工坊’让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的同时,有机会实现就业创业增收,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鼻凡辛匙槭榧?、理事长张宏告诉记者,事实上,这只是曲阜市开展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一部分,“这几年,我们正在积极探索“1(以省级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为核心)+3(‘文创工坊’‘美丽工坊’、如康书屋和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为辅助)”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残疾人还是比较认可的?!?/span>
在曲阜采访的第二站,记者来到了济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61岁头发花白的肢体残疾人郑运生是个吹笙高手,曲阜市残联三级主任科员彭卫光告诉记者,郑运生艺术造诣很高且为人低调。记者采访时,作为文艺骨干的他正带领着团员们,火热地排练着即将为周边社区残疾人表演的曲目《喜洋洋》。为了培养更多像郑运生一样的优秀残疾人艺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带动和活跃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曲阜市残联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宣文部负责人和各镇街残联理事长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出台了《曲阜市残联关于成立“曲阜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团”实施意见》《曲阜市残联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培训班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决定借助济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这一平台,成立曲阜残疾人自己的艺术团。2023年6月25日,曲阜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正式成立?!拔颐且浴帧嘟岷系姆绞浇信嘌?,”艺术团团长王心安介绍道,“集”就是在基地进行集中培训,“分”就是把培训分散在家庭、学?;蚱笠?,有助于由点及面,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多样化文化艺术需求?!澳壳?,我们已经开展了两期曲阜市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培训班(声乐、器乐),最近正在积极开展‘四进指导’(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基地)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培训活动。希望可以挖掘和培养出服务基层的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span>
“咱们有了自己的队伍,各种重大节日或活动周期,比如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周,我们都会把艺术团带出来,给基层的残疾人吹拉弹唱,每次活动,大家都特别高兴?!闭藕晁?。仅2023年,艺术团就表演6场,受益残疾人300余人次。
如康书屋(书角) 残疾人身边的“图书馆”
在曲阜,如康家园已经连续几年作为市残联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该市目前有16个已建成且投入使用的“如康书屋”?!安屑踩瞬叫衅骄?5分钟就可以到达如康家园,这就为残疾人就近就便阅读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在每个‘如康家园’都创建了如康书屋(书角),基本每天都有人借阅图书,使用率还是很高的?!奔媚胁辛牟恐魅温硪撬怠!?/span>
“如康书屋(书角)的书目都是经过认真筛选的,我们会根据残疾人的阅读喜好、阅读能力挑选适合他们的书籍,这样书才不会成为摆设。”汉风“如康家园”如康书屋(书角)负责人孔明华说。为了引导更多残疾人养成勤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曲阜市残联鼓励各镇街“如康家园”利用读书日、国庆节等节日开展读书会、读书沙龙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分享读书心得的同时以书会友。
“‘如康家园’作为山东省残疾人民生保障品牌工作开展至今,已经是第4个年头,其品牌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目前,全省已建成如康书屋”302处。我们鼓励各地市借助这一品牌,开展如康书屋(书角)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到不了现场的,我们就把书送到残疾人家里去,帮助残疾人读好书、学科普知识、参加文化活动,让广大基层残疾人共享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成果?!弊薇蠓妓怠?/span>
山东省曲阜市残联正在积极探索“1+3”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为在曲阜汉风“如康家园”的如康书角看书的残疾人。
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 为基层残疾人送上文化大餐
当记者赶到曲阜市鲁城街道阙里社区时,曲阜戏曲红角儿、山东梆子传承人、曲阜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团荣誉团长姚华,正在做上场前的最后准备。点翠头面、柳眉凤眼、锦绣云肩,她紧走几个碎步后,眺、瞪、媚、转、斗间,无论是动作还是眼神都拿捏得精准到位?!盎纠挤闹诨?,紧穿梭十指繁忙?!币窝莸那俊痘纠即泳返幕纠家涣辽ぃ⒖桃锰ㄏ抡粕黄?。从艺几十年,获得过省内外多个奖项的姚华,面对基层残疾人依然保持着饱满的热情,无论装扮还是表演都一丝不苟。
阙里社区是曲阜市残联牵头成立的全市第一家残健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常邀请像姚华这样的知名艺术家走进社区,为基层残疾人带来一场场高水平的文艺大餐?!爸行木拖褚涣;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激活基层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敝行母涸鹑送醭で嗨?,“‘请进来’就是我们邀请姚华这样的艺术家来到中心,为残疾人表演,同时邀请她为基层残疾人文艺骨干和爱好者进行培训;‘走出去’就是我们还会组织‘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新春关爱走访活动等,把文艺活动送到残疾人家里、送到他们身边。”
“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是开展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必要平台,我们鼓励基层,特别是每个区县(市)至少建设1处这样的中心,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满足基层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奔媚胁辛硎鲁ふ判拚妓担跋衷谌∫呀ㄉ?3个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目前看来,我们济宁做得还是不错的,全市已经建成16个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span>
虽然在曲阜市最南段的小雪街道武家村采访时间并不长,记者却印象深刻。这里有武家村自建的乡村记忆馆,村支书兼村残协主席武波作为志愿者免费为村民、游客讲解村史。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村,村残协还会定期组织本村残疾人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训。记者采访时,武波和村残协委员们正组织残疾人在村文化广场跳健身操?!懊刻煳颐嵌祭垂愠∫黄鸹疃疃饫锘褂泻芏嘟∩砥鞑?,大伙儿聊聊天,运动运动,挺美!”67岁的肢体残疾人李大爷乐呵呵地说?!拔奶宀环旨?,这个村不仅文化工作做得细致,群众体育也搞得有声有色?!闭藕晁?,“马上他们要申报全国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全村上下都信心满满的,说不定很快就有好消息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