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服务 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在自古以来就是桂粤湘三省(区)通衢之地的贺州市,记者在贺州市平桂区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产业园”),见到了帅气的珠宝设计师覃焰虎。高大帅气的覃焰虎因患脑瘫导致发音不是很清楚,记者提问时他一字一顿、认真地回答。
“这些样稿都是你设计的吗?”
“是的,我大学学的环境设计,后来到了公司从零开始学习,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言语中,充满了自信和活力。
贺州市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特别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贺州市平桂区残联全面强化和落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优先政策,从接收残疾人毕业生之日起,全程跟踪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通过就业指导、政策宣传、职业介绍、岗位推荐等,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服务,将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正因为有这样贴心细致的服务,平桂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100%。
在产业园的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左手四级残疾的吴勇正在操作行吊设备转运物料,由于工作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为了不打扰他工作,记者远远地举起相机,努力捕捉着他一丝不苟工作的身影。此时,在样板试制间里,吴勇的工友、四级肢体残疾人罗全理正在研发总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阶段样板的试制?!安畈欢嘁桓鲈滤扒坝?000元左右的工资?!奔钦呶势鹗杖胧保谙虻穆奕碜院赖厮?。
贺州市平桂区深化建设碳酸钙产业、黄金珠宝产业、服装产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在产业园区成立就业服务专班,加强与残联对接,持续开发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一对一提供就业带岗服务。截至2023年11月,平桂主城区产业园区的57家企业,共安置109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有22人是脱贫群众。此外,为防止残疾人返贫,“十四五”以来,平桂区残联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做好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残疾人就业能力培训,开办培训班9期,免费培训残疾人600余人。
脑瘫青年覃焰虎大学毕业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残联的帮助下,进入平桂区产业园区的一家珠宝公司,成为了一名珠宝设计师。(图_张西蒙)
合作社扶持 打通农村残疾人就业“最后一公里”
离开平桂区,车子一路向西北方向飞驰,1个小时后,停在了富川县一大片绿油油的莴笋种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旁边。莴笋长势很好,个个都挺拔着身子,支棱着又宽又大的叶子?!罢庑┹穸家偷皆粮郯拇笸迩?,价格是本地的好几倍呢!”基地负责人46岁的林春俊骄傲地说。
2021年,因车祸导致左腿截肢的林春俊,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在富川县城北镇毛家村委井头村,成立了富川利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激励林春俊创业的积极性,2022年,富川县残联为他发放了5000元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扶持资金。为进一步助力林春俊扩大合作社规模,2023年富川县残联主动与福利镇党委、政府沟通联系,为其入驻福利镇罗丰村东西协助果蔬加工产业示范园(以下简称“加工园”)提供便利。目前,该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带动社员在福利镇毛家村、花坪村种植莴笋等蔬菜1000多亩,年产值400多万元,每年销往广西区内、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蔬菜1000多吨。在加工园,55岁肢体残疾人沈政次的妻子正在对即将销售的蔬菜进行包装,她告诉记者,这里离家很近,每天工作之余还能回家给丈夫做饭:“在家门口每个月有几千块的收入,还能照顾老伴儿,我挺满意的。”林春俊告诉记者,在加工园,常年雇用着10个左右这样的残疾人家属。
帮扶案例
林春俊,1978年6月出生于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2013年因车祸左大腿截肢。2021年,林春俊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在富川县毛家村委井头村成立了富川利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助力林春俊扩大合作社规模,2023年富川县残联主动与福利镇党委、政府沟通联系,为其入驻福利镇罗丰村东西协助果蔬加工产业示范园提供便利。目前,该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带动残疾人家属或脱贫户参与蔬菜种植和包装工作,基地年产值400多万元。
广西80%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2020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后,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区党委、政府最为关心的工作。广西残联将这项工作列入到《广西残联2023年工作要点》,多次召开党组会、理事会进行专题研究,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关于做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推进“三纳入三帮扶三服务”行动,并加强粤桂协作提升帮扶残疾人创业就业的力度,富川县林春俊就是因此而受益的典型代表之一。富川县残联一方面鼓励有能力且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创办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积极借助粤桂协作的红利,为残疾人牵线搭桥,拓展农副产品供产销渠道的同时,吸引周边残疾人及亲属就近务工,打通农村残疾人就业“最后一公里”。目前富川县有500多名残疾人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便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