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助残就业 桂在行动

桂林市 辅助性就业 让重度残疾人过上好日子

2024-05-14 23:18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辅助性就业 让重度残疾人自食其力

记者此次采访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山水如画的桂林,见到了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场(以下简称“惠仁”)创办人、非遗桂林石画代表性传承人邓凤竹。因为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邓凤竹走路有些不稳,但笑容温暖:“欢迎你们远道而来!”

一把细沙,数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子,经过邓凤竹嵌、贴、点、线等工序后,或是青山萦绕、水波荡漾的漓江山水,亦或是色彩灵动、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一幅幅聚沙成画、汇石成图的桂林石画跃入眼帘。

“我是和石画一起成长的?!钡朔镏窠邮懿煞檬彼?,“30多年来,我一直潜心钻研石画,我的人生也因此走上了新的高度?!比缃?,邓凤竹的石画作品早已获奖无数,她也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

 “我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残联、社会和家人朋友们的一路帮助和陪伴。所以,我想为更多的残疾兄弟姐妹们做点事情?!钡朔镏袷钦饷此档?,也是这么做的。2014年,在桂林市残联的支持下,邓凤竹与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吕珊蔚、桂林石画代表性传承人王勇共同创建了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场,为残疾人免费传授石画技艺,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近些年,惠仁已经累计培训了300多名学员,有近20名残疾学员留在工作室上班。

“我们会根据残疾学员的残疾类别、轻重程度制定不一样的培训计划,学成后为他们提供挑石、作画、包装、销售等不同岗位?!甭郎何蹈嫠呒钦?,因为她有一个残疾的哥哥,所以非常清楚残疾人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有多不容易,现在有这个条件就尽可能地多为残疾学员着想,让他们安心工作,“最近这段时间,桂林进入寒冻期,为了保证学员的安全,我们让他们带料居家办公,收入足够生活了?!苯衲?6岁的重度肢体残疾人曹丽华已经在惠仁工作两年了,采访当天她一边选石料,一边认真地黏贴石画,手法相当娴熟。她说:“我非常喜欢石画,画作里渐变色的地方要筛选非常小的石头用镊子粘在画卷上,十分考验眼力和手力,用漓江石镶嵌象鼻山时,还要考虑象鼻山的结构问题。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月还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觉得很幸福?!?/span>

为了能够把桂林石画推向世界,同时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的机会,2023年,惠仁与广西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合作,尝试开展跨境直播销售?!拔颐遣屑惭г币不岵斡氲皆谙咧辈ブ欣?,通过现场作画,为大家介绍桂林石画的制作过程?!蓖跤滤?,“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为大家拓展了一个全新的岗位,以后只要有必要,我们还会继续做更多的创新和尝试?!?/span>

32.jpg

帮扶案例

曹丽华,46岁,广西桂林人,肢体三级残疾。2021年,在桂林市残联的推荐下,曹丽华进入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场,经过免费的桂林石画培训后,留在工场工作,现在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互联网+”创建残健共融的工作氛围

 在桂林市,像曹丽华这样通过辅助性就业帮扶实现自食其力的残疾人还有很多。近些年,自治区残联积极倡导各地残联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桂林市残联积极响应,鼓励机构或个人利用各自优势创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在桂林市灵川县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记者看到了一群正在忙碌的残疾员工们,他们主要从事的是申通快递话务客服和在线客服工作。与惠仁不同的是,这个基地是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西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桂林市灵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和桂林自强职业培训学校共同创办的。

“女士您好,请问有什么事情可以帮您?”40岁的肢体残疾人熊军熟练地接听着电话,快速地记录并及时解决客户需求,他说,“3年前残联推荐我来应聘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接听投诉电话,紧张得都不会说话了。后来经过岗前培训,现在一天差不多能接听400多个电话,一个月差不多有近8000元的收入?!倍诖酥埃芫谏钲诘北0?,一个月也就2000多元的工资,“除去吃饭和住宿,基本也剩不下多少钱了。”

 70后”的秦建国是灵川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的专职辅导员,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下肢残疾的他,还是桂林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自从基地建立以来,他一直从事残疾员工的就业辅导工作,包括岗前培训、心理疏导、生活帮助等。秦建国告诉记者,刚到基地工作的残疾人由于心理自卑、缺乏职场经历、对新事物接受慢等,一时难以适应基地的规范管理和工作压力,常常出现心态不稳定、试图放弃就业机会等情况。一旦发现员工有这些苗头,他和基地的其他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

“对于残疾朋友来讲,提供平等的机会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模式能够让更多重度残疾人得到帮助,他们的收入、自信心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惫鹆质兄飨⒒馗涸鹑饲裼祷樯艿?。

“基地以‘残健融合+互帮互助’模式为52名残疾人提供岗位,其中重度残疾人25人,这个数字比一年前翻了一番。”灵川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广谋说,“事实证明,这种定向就业培训的方式更适合残疾人,就业率提升非常明显?!?/span>

31.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残联积极对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集善乐业”项目,以‘残健融合+互帮互助’模式为52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在桂林市,有6.52万名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持证残疾人,其中已就业的有3.63万人,就业率55.67%。如何为尚未就业的残疾人提供适宜的岗位?桂林市采取了多项举措予以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桂林市残联积极探索“辅助性就业+定向培训”服务模式,即先找工作再培训,也就是说残疾人到辅助性就业机构应聘后,经过岗前定向培训后实现就业,于是就有了曹丽华、熊军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每天忙碌工作的身影。为了进一步拓展更多岗位,桂林市残联灵活变通工作方法,尝试按岗位需求先培训后就业,即先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做好统计,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训完后邀请用人单位现场招聘残疾人。2022年,桂林市残联在调研中发现不少盲人按摩机构都有用工需求,于是立即开展了盲人初级保健按摩师培训,为30名视力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培训结业当天,桂林市残联邀请桂林市11家盲人按摩机构进行现场招聘,当场就有15名学员成功签约,还有3名学员选择了自主创业。如今,一年前培训的学员已经全部实现就业,收入最高的每个月有8000元的收入,最低的工资每个月也有2000元。有了成功的经验,桂林市把两种就业服务模式向各区县残联推广。截至2023年底,桂林市残疾人定向培训就业率稳定在67%。

祖国南疆,八桂大地,始终是党中央心之所牵情之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广西考察,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12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广西正在全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大展作为,残疾人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爸泄?,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广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黄丽娟说,“广西各级残联将努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帮助残疾兄弟姐妹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span>

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壮美广西前景光明。



上一篇:贺州市 因地制宜 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下一篇: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