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十堰市肢残人协会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农户实现增收。图为十堰市肢协建立的食用菌种植大棚。
文/图_《中国残疾人》记者 杨乐
披上外衣,撑起拐杖,早上6点钟,家住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五台乡的残疾小伙儿陈双便来到屋后的鸡舍旁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说起来,自从养起了这群“跑跑鸡”,陈双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不仅开上了新车,盖起了新房,自己更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隔三岔五就有乡亲来找他学习经验??醋叛矍暗木跋螅芟氲?,就在4年前,陈双还在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不已。然而,通过十堰市肢残人协会和房县残联的帮助,陈双不仅学到了技术,更有了启动资金买来了鸡苗,用陈双自己的话说,正是肢协和残联在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他一把,才让他的生活从此变了样。
助残脱贫,深入基层。近年来,十堰市肢协在市残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能动作用,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推出温暖帮扶工程,通过建立扶贫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电商孵化等多种方式,摸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特点的扶贫经验,也带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上了脱贫增收的道路。
基地扶贫:有特色才有希望
“我们最早的想法是通过提供一点帮助,让残疾人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闭驹谛陆ǖ闹种泊笈锱?,十堰市肢协主席成江向记者介绍起十堰市肢协开展扶贫工作的初衷。
那还是2014年,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逐步展开,十堰市肢协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步将目光投向广大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群体。十堰市地处秦巴山脉,是湖北省深度贫困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当地的脱贫工作一直非常严峻。而农村残疾人由于受身体和疾病所限,其贫困状况也更加突出。为了能够对各个县区的残疾人情况精准把握,市残联与肢协的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各个村镇,对当地残疾人的生活现状与需求进行调研,继而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扶贫举措。调研中,工作人员发现,十堰市虽然在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但各个县区却有不同的特色产业,能够为残疾人增收致富提供渠道。而像很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也愿意通过学习技术,发展相应的产业。
在发现特色产业这一脱贫路径之后,在市残联的支持下,十堰市肢协开始摸索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卣嫉?00余亩,设有养鱼、养牛、养羊、果树种植等多个培训区域,目的就是让残疾人在这里学习种养殖技术,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助力。在日常培训中,基地也通过聘请专家讲授指导等方式,为残疾人学员解答疑难。而当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还可以通过在基地实训继续积累经验,以便增加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当残疾人结束培训准备回乡创业时,基地还会为他们提供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以便其创业项目能顺利启动。从开办到现在,基地已经培养了上百名有脱贫意愿的残疾人学员,像上文提到的陈双也正是在扶贫基地通过学习养殖技术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我们是想将基地做成一个残疾人扶贫创业的窗口,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员在这里树立脱贫的信心,同时也让社会看到我们残疾人也能靠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成江这样说道。
示范带动:“茶叶大王”来帮忙
助残扶贫,基地建设只是第一步,要让更多残疾人实现脱贫增收,还要让经过培训的残疾人学员在创业成功后,继续发挥作用,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到真本领、走上致富路。对此,十堰市肢协在对残疾人进行帮扶时,提出了“一带一”“一帮一”的设想,即残疾人在创业成功后要继续为其他贫困残疾人提供技术和项目,以便其能尽早实现脱贫。而借助“一带一”“一帮一”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就近就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增收方式,与此同时,助残扶贫的力量也就逐渐壮大起来。
家住在竹山县二道坊村的陆龙武就是十堰市肢协帮扶的一名残疾人,多年来,他通过学习茶叶种植,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茶叶大王”。而在实现脱贫后,陆龙武主动承担起所在村组贫困户精准脱贫帮扶任务,对一些想要从事茶叶种植的残疾人,不仅为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还通过统一收购他们种植的茶叶,帮助其打通销售渠道、解决销售问题。除此之外,陆龙武还先后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农户实现增收。
“我是在肢协的帮助下富裕起来的,所以我也想为残疾人多做一点事情。”陆龙武这样对记者说。伴随着这样的接力和传递,一个助残扶贫的良好氛围正在十堰市渐渐兴起。
众创空间 : 平台虽小力量大
基地建设、示范带动为残疾人摆脱贫困提供了途径,但要使残疾人稳定增收,还需要打通销售渠道,使他们的产品及时转化为收益。基于这样的考虑,十堰市肢协在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开始着力打造残疾人种养殖购销渠道,以此化解残疾人的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十堰市肢协还通过建立残疾人众创空间,最大限度地降低残疾人从事电商创业的成本,从而推动残疾人将自己的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
当记者来到十堰市残疾人众创空间时,正是上班时间。在宽敞的大厅中,入住的残疾人创业者正在自己的工位上紧张地忙碌着。据众创空间的负责人、十堰市肢协副主席肖华介绍,众创空间已经运行6个多月的时间,对残疾人实行免费入住政策,目前已经有多位残疾人在这里开设微店网店,搭建起自己的电商销售网络。众创空间不仅为残疾人提供创业所需的电脑设备,还会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创业指导,为残疾人提供职业评估、规划等意见建议。
残疾小伙儿小付是最早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者之一,他所从事的项目是绿松石销售,原先由于店面费用过高,成本消耗太大,小付的生意迟迟没有起色。自从来到众创空间后,小付充分发挥自己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在多个移动平台上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推广,逐渐形成了自己稳定的顾客群。现在,小付每天都会在线上为顾客解惑答疑,而他也开始在互联网上寻找新的发展商机。
“虽然我们协会的力量还很微弱,但只要能脚踏实地地做下去,我们相信一定会给更多残疾人带来温暖和慰藉?!?十堰市肢协主席成江这样对记者说。从扶贫基地、能人引领,到众创空间电商孵化,十堰市肢协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残疾人的生活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有心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助残扶贫的种子也将不断生根发芽。
扶贫亮点
十堰市肢协的“12345”:
1. 建立1个龙头企业,为贫困肢残人建立养殖和种植购销平台。
2. 建立2个扶贫创业示范基地,培养养殖和种植大户,树立标杆做示范,引领带头奔小康。
3. 建立30个扶贫创业示范户,针对各县不同特点,培植适合肢残人养蜂、养猪、养羊等产业。从小做起,生产自救,实现自己养活自己。
4. 建立40家扶残助残爱心会员单位,充分动员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来共同搭建扶残助残的平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5. 帮扶50名肢残人自主创业,带动100名肢残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