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文学

永曜之花—— 一场盲人音乐会背后的故事

2019年第11期

2019-11-14 10:43来源:《三月风》

QD7B9658.JPG

文 摄影_《三月风》记者 白帆

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早上8点,古老的北京城早早就醒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大巴车刚刚驶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位于北四环边上的驻地,这一次,这辆载着30余人的大巴车的终点,是15公里外、坐落于长安街的国家大剧院。

第二天就是国际盲人节。当晚,《永曜之花》盲人音乐会将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全国首演。音乐会根据艺术团萨克斯演员王琦的真实故事创作。王琦13岁那年,因邻居小伙伴将燃着的鞭炮丢进啤酒瓶,四散的玻璃碎片飞进他的眼睛导致失明,在社会的温暖呵护和家人的亲情陪伴下,他走上了音乐的道路,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并随团走到了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王琦作为演员,也将参演当晚的演出。

参加音乐会的演员里,有17位盲人器乐演员和8位和声盲童,以及3位听障舞蹈演员。

QD7B8411.JPG
二胡演员俞彧在排练间隙借助微弱的舞台光努力地读谱。


10:30 最后一遍彩排

导演窦辉先演员们一步,出现在大剧院音乐厅的现场。之前的几个月时间,整场音乐会的排练都是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体育馆中进行的,从体育馆搬到演剧厅,灯光、舞美、道具和音响都需要重新布局和调整,这位年轻的导演更喜欢亲力亲为这些细碎。

比窦辉更甚,音乐会的作曲天啸已经抓着演员来试乐器了。入秋的北京,在早晚时分已经吹起冷风,但胖胖的天啸仍旧是那件“亘古不变”的黑色半袖T恤,长长的头发似乎就是御寒的“利器”。他走上观众席,绕到演出场地正后方的上面,二楼的位置是一组管风琴的演奏设备。盲人钢琴演员金元辉刚坐定,在大剧院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调试键盘和音准。天啸先听一会,似乎没什么大问题,又看到金元辉满脸堆笑的表情,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两遍:没问题吧?直到获得到肯定的回答才松了口气。

音乐会现场乐池由厚重的纯白布幔褶皱起伏铺开,“打了浆的,又硬又重”。艺术团的工作人员杨志和同事负责把这块圆形的大白布,铺开后再弄出褶皱,盖住演员表演时坐的小方凳,“否则成不了形?!彼档摹靶巍?,是在白布上化作山峦叠嶂,依靠灯效的加持,会产生多重的观感效果。

QD7B8598.JPG
参与音乐会的两位听障舞蹈演员魏菁阳(左)和祝悦(右),她们和另外一名舞蹈演员马国桑用舞蹈将主题故事叙述得更加完整、具象。

盲人演员们手拿乐器,准时出现在演剧厅,进行倒数第二次的合练。负责拉大提琴的蒋灿是低视力,因为琴大,他全程只能站着,比舞蹈演员还要累。他一手扛着这个大家伙,还没走到自己的位置,就先瞄到了记者的相机,“来,拍两张!”挺胸、转身、微笑,几个角度拍个遍,“演出完发给我,谢谢啊?!焙徒拥耐庀虿煌牧跹踊噪锾蟛簧?,他前几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终于有记者单独采访我了。憨憨的他连照片还是通过蒋灿,从记者那儿要来的。

台下的可爱与拘束,在合练的第一个音符响起后,都化作专业的严谨和认真。二胡、钢琴、大提琴、古筝……中西乐器在空场里短兵相接,你来我往,渐渐化成太极高手之间的推手,在音域跨度上下翻腾,直至音色阴阳和谐。

一曲终了,似乎意犹未尽,但仍在二楼“监工”的天啸已经冲着下面大喊:“钢琴声太小了!再来!”合奏声响,一曲重来。

“调灯光!所有人清场!”随着工作人员的一声令下,演员们返回后台,响起叮叮当当捶打声的音乐厅成了工人们的天下。

QD7B9396.JPG
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几名小朋友第一次来到国家大剧院参与表演,新的环境令大家非常兴奋。


16:30 服装演员到位

“劲松,我的皮带呢!”一声大叫从后台的C01房间中传出来。推开门,两个身着一水白色衬衫和长裤的男生,分别坐在两扇化妆镜前。其中一个短发,坐在外侧;坐里边的那位留着过耳卷发,戴着墨镜,双手在腰间正不断摸索,脚边放了一个开口大箱,萨克斯的边缘露出金色的光芒——喊话的正是他。立刻从他们身后的一扇小门里也传出一声喊叫:“外边椅子上!自己拿!”

找不到皮带的正是《永曜之花》音乐会的故事原型萨克斯演员王琦,而在卫生间里的叫侯劲松,是一名扬琴演奏演员,加上拉二胡的刘涛,三个人共用一个化妆间。离晚上演出还有一段时间,三个大小伙子挤在一起除了准备服装,就是斗嘴互贫,听见屋里有外人进来,就开始讲起来某次演出,化妆镜前的灯泡把演员书包烤着了的趣事,说到点子上,三个人隔着一扇门还能哈哈大笑。

国家大剧院为演员预留了八个化妆间,演员们三三两两一间,每间屋子的氛围都是很轻松,“说白了,大家都是老演员了,这里虽然没来过几次,但没有怯场的?!蓖爬锔涸鸫拥睦鲜φ庋馐?。玩笑归玩笑,但演出还是有点挑战?!队狸字ā肥侵泄屑踩艘帐跬?019年重点打造的又一全新力作,也是艺术团表演历史上罕见的一出独幕音乐会,时间跨度长达75分钟,对演员的表演力和体力都是崭新的挑战。

下午四点半,最后一次排练结束。

“盲人演员们用音乐的形式,表现了一个盲人失明后的心路历程?!敝泄辛崩硎鲁こ炭崆袄吹酱缶缭海蚶幢鼋樯芤衾只岬拇匆?。

QD7B9119.JPG
在后台化妆间等待上场的盲人器乐演奏演员王琦(左)和刘涛(右)配合演出很多年,对彼此的演奏节奏已经不用多说,台上紧密配合的俩人,在台下更是好朋友。

19:30 现场之魅

全场的灯光齐唰唰地指向舞台,演出即将开始,1861个座位的音乐厅座无虚席。这时,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缓缓走到台前,给大家鞠了一躬,“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是一个以盲人演员王琦故事为原型创作的音乐作品。”他讲述耳熟能详的盲人音乐先辈阿炳和旧社会无比混乱的生活环境,而如今的中国的特殊艺术则在党和国家的呵护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场演出没有指挥,没有提示,全靠彼此之间的默契和配合,从创编到演出结束,花费了很多功夫,希望大家喜欢?!?/p>

王琦从演员堆中走了出来,开始向观众娓娓道来自己身世的故事。然后演出正式开始。音乐会分为“那个晚上”“温情陪伴”“音乐幻境”“生命绽放”“阳光续曲”五个篇章。在器乐演奏之中,一男两女的舞蹈演员,用形体之美,为这个故事注入了具象的表达。红霞、星辉、极光、星海、朝日、残阳,流光溢彩的幻灯在场地中间流淌,吻过演员的脸,轻抚乐器,又瞬间不留痕迹。

转折之美出现在第五章,来自北京盲人学校的8名盲童,在换场之间,悄悄坐到了弹吉他的刘延辉身边——每人手捧一支闪着微光的蜡烛,在曲调激昂之处,在舞者纤魅摇摆之际,奉献出宛若天籁的童音和声,为整部作品带来了动人的视听享受。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音乐会结束后,一位老年观众兴奋地背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甚是贴切。一位学过舞蹈的女性观众,在观看时特意闭上眼睛,“我想知道在没有光影的情况下,内心收到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绷矫醋院虾桶不?,到北京学习音乐编导的高三学生,则对大提琴演员的表演情有独钟。性别、年龄不同,视角不同,而相同的则是对于残疾人深情表演、大胆演绎的惊奇与赞美。

走出大剧院,微凉通透的空气让人忍不住抬头望,那天正是农历九月十六,上天露出了一轮微润的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