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

看不见的你 看得见的幸福

2017-12-11 09:59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2010年8月21日,世界上两颗圣洁的心走到了一起……”当中国残联原副主席刘小成在金元辉和高欣欣的婚礼致词上说出这句话时,我的眼泪贴着相机取景器流下来了……也许是对金元辉太熟悉了,也许一下子意识到他不再是一个孩子,也许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那句话:“盲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一直扎进我心底的原因,也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48804.jpg

文 摄影_张和勇

金元辉先天失明,在他的意识里白天和黑夜的区别是:白天练琴、吃饭、演出,黑夜睡觉。记得4年前的一天,我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几个演员站在户外,看着映在逆光中郁郁葱葱的树林,我顺口说了一句:“今天的绿色特别美”。金元辉一旁问:“张叔,你能帮我形容一下什么是绿色吗?”我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种方式可以告诉他,让他理解绿色,直到今天。

48802.jpg
他和她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阳光明媚,只知道太阳光强的时候照在身上很热,有时还会出汗。

48801.jpg
拍婚纱照对他俩来说也是一项辛苦的工作。

1984年金元辉出生在青岛,从未见过光明的他对有节奏的声音特别敏感,2岁时,他开始学弹电子琴;4岁登台表演;5岁在青岛市青少年钢琴电子琴比赛中获得特别奖;6岁,他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年龄最小的演员。邓小平夫人卓琳女士在看过金元辉的表演后惊叹不已,赠送给他一架钢琴。1991年,年仅7岁的金元辉开始随艺术团出访演出。在艺术团的20年间,金元辉得到了许多优秀钢琴家的辅导,1997年他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录取,毕业时他的指导老师泰尔教授对金元辉说:“我的水平已经教不了你了,以后只能靠你在实践中提高了。”同年他参加了全国音乐学院的招生统考,试唱练耳以全国第一名的分数被国内两所著名音乐学院录取,经过慎重考虑,他却放弃了继续在学校学习的想法,回到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个学习实践的艺术舞台上。随着他在艺术上的不断成熟,他的琴声也在世界50多个国家奏响。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金元辉钢琴演奏的《四季》给观众留下了难忘记忆,当时总导演问金元辉:“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打算做什么?”金元辉说:“我不需要三天光明,因为我已习惯了我的世界?!?/p>

 48803.jpg
在伙伴们的簇拥下,金元辉手持“红包”来到高欣欣的宿舍门前,苦苦央求伴娘们开门让他迎亲。

48808.jpg
新娘高欣欣坐在艺术团集体宿舍中她那张单人床边“整装待发”。

48807.jpg
这对新人用手“欣赏”着艺术团师生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洞房。

48809.jpg
走在艺术团排练厅里,金元辉和高欣欣走在师生布置的婚礼大道上。

48806.jpg
婚礼上新娘高欣欣的父母喜极而泣。

48805.jpg
寓意着婚姻喜讯的新娘捧花抛向了刚到艺术团工作的老师。

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前夕,一个和金元辉同龄,也同样没有见过光明的西安女孩高欣欣来到了北京,她被选为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前热场演出的领唱演员。这个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钢琴调律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曾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回到西安,然而对音乐的痴迷奠定了她在艺术道路上的信心。也就是因为残奥会的机缘,她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发现,经过两次试用,2008年底她正式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歌唱演员。

高欣欣和金元辉同在艺术团盲人声器乐队,两个在艺术上有共同追求的人自然也有着共同语言,不久,在艺术上同样执着的两颗心碰出了爱情的火花。高欣欣说,她可以找到一个视力好的人,但很难找到一个心心相印的人,金元辉和她是可以相互依赖一生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