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心珍
原名庄淑珍,祖籍福建金门,1946年生于新加坡,1975年起游学英法美,主修版画艺术,1988年因意外导致视力严重受损,重新开始创作后举办过31次个展,参展超过100次,2005年获新加坡最高荣誉的文化奖以及成为第一位在纽约联合国秘书处举行个展的新加坡艺术家。
“我最近整理作品才发现,失明后的十年反而是创作高峰。”庄心珍之前的创作比较细腻,失明后很多时候是用“摸”的,想法和作品更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文_《三月风》记者 张西蒙 摄影_陈业兴
71岁的新加坡艺术家庄心珍,生命的一半是旅居、游学、授课、缤纷的色彩,另一半是无边黑暗,而她全部的岁月则献给了艺术。1975年到1985年,在外游学的庄心珍,足迹遍及英、法、美等国,最远到过美国北部爱荷华,“我的同学还开玩笑说那边很冷,小心眼睛被冻坏”,庄心珍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几年后一语成谶。
1988年因意外导致视力受损的庄心珍,至今没放弃对版画的追求,她在2017年第二届国际残疾人融合艺术展上创作了一幅名为《慧眼》的作品,黑暗透过她的“慧眼”转为一层层绚烂的色彩,正如她所说自己所作“不过是用朦胧眼去探视大千世界,然后用两支笔,画画与写作的,把内心体悟和感动表现出来,与大家分享?!?/p>
庄心珍作品《此何人哉》局部。108个纸扎人物像是众生群像,演绎着世间寻常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975年,庄心珍已经在中小学执教中文超过十年,终日里教室和住所的两点一线,仿若一张不大不小的网,把她缚在了大千世界的某个角落?!耙鋈タ纯础钡哪钔吩谒睦镉萦?。
转念一想,放着稳定且待遇又好的工作不做,一个女孩子出去闯荡,暂且不说外面困难重重,家里人那关就过不去。本身对美术很感兴趣的她瞒着家里人申请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几日后收到了申请被拒的消息?!坝械慊倚?,不如乖乖留在新加坡教书吧?!?/p>
一封来自英国的信件彻底改变了庄心珍的后半生。这位姓唐的陌生人来信说,在伯明翰大学的办公室看到庄心珍寄去的画作,水平是够的,只是英国的学校大多不承认她在新加坡的学历,可以申请英国圣马丁学校的基础班。后来这名唐先生成为新加坡现代艺术的前卫画家,当时正好在伯明翰深造。
事情有了转机,庄心珍办理了停薪留职,踏上了飞往英国的飞机。临行前她洒脱地和友人打趣:“现在教的是中文,回来了还能多教一门美术。”
到了伦敦,庄心珍大开眼界?!拔鞣降囊帐跆逑刀晕页寤魈罅恕保诼锥卮蠼中∠锼娲杉拿朗豕?、画廊,庄心珍参观了一家又一家,不知不觉被带进了艺术的世界。
一年的基础班结束,想要继续读书要面临选课的问题,“当时不是选纯美术就是选设计。想想纯美术没有‘钱’途,就申请了设计?!比米恼湟馔獾氖?,她的申请竟又被拒绝,理由是英文太差。在她万分沮丧想要回国的时候,“二姐联系到我,让我一定要拿到文凭,她肯帮我付学费。后来又是那位唐先生,帮我申请了英国赫尔高等教育学院?!蹦鞘弊恼湟荒甑难Х咽?00英镑,在1976年的新加坡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生活,庄心珍不得不同时打几份工:厨师、接待员、打杂、清洁工……有一次她在中国餐馆当服务员,半天就被炒了鱿鱼,“因为刚创作完版画就要赶去打工,手都来不及洗,手上全是脏兮兮的颜料,顾客看到了提出意见,于是工作就这么没了?!?/p>
后来她把这些都记录在自己的小传《早茶时候》中:“一个礼拜7镑的住宿费,也要靠打工勉强维持。在巴黎曾做过一家人的女佣,整天被嫌弃手脚太慢,连男主人的底裤都要烫平整。巴黎消费高,每天只能买半个面包当食物?!?/p>
有一次庄心珍在校园里看到一名学长在创作,起伏多彩的线条、开阖间不失技巧的笔法,一下吸引了她,询问得知这是版画。她毫不犹豫主修了版画专业,没想到版画比较冷门,整个专业只有两个人,另一个姓钟的也是华裔。似乎是在版画方面有着独到的天赋,庄心珍刚一接触就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随着时间推移,她在版画上的造诣越来越高。
“很多年前版画的材料里有三种酸性物质,是要严格按照顺序调配的,如果把水倒进去就会爆炸?!弊恼湎衷谙胂胗行┖笈?,当时的作画工具并没有安全性高的替代品,一不小心就会爆炸,全凭着一股对艺术的热诚,根本没考虑那么多。
此后几年间,庄心珍又多次外出游学。在巴黎著名的“十七号版画室”,她师从版画大师威廉·海特,学会了一版多色的技法,“用很多个滚筒,一遍一遍刷上不同的颜色,出来的效果色彩缤纷,非常漂亮。”她还和香港的一位诗人合作,对方寄诗来,她画插图。本身就有文学素养的庄心珍,让诗歌在她的笔下化为了一幅幅灵动的画作。
已故新加坡诗人刘思看过庄心珍的作品,评价她“心珍能文、擅画、雅好雕塑、尤喜旅游、目虽有障、心却愈明、吸故猎新、自成格调、每有所作、粲然可观”。
庄心珍作品《算算算了吧》?!拔颐撬Φ氖贝泻芏嗟奈弈?,经常要有一颗能够抗压的强大内心,很多时候不要较真,就算算算了吧?!?/span>
庄心珍作品《祸兮福兮》。铜钱里追逐名利的人们,金钱虽好,安知祸兮福兮?
失明后的十年反而是创作高峰
1988年8月,在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当版画讲师的庄心珍,带着学生去欧洲观光学习,未成想在故地伦敦发生了意外。上大巴的时候她不小心踩空,整个人向后跌倒,头部受创,“当时没什么事,回来后几个月突然间开始头晕头痛,越来越厉害?!币缴邓哪耘е滓丫搅恕氨匦肓⒖淌质酢钡牡夭?。尽管经过手术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视神经被压迫,终是难以改变慢慢失明的结局。
已经42岁的庄心珍半生与色彩为伍,看过繁华世界,心底难以接受这种结果,终日以泪洗面,仅余的两成视力很快降至不到一成。出院后的她在家里半年时间足不出户,无所事事,也曾动过自杀的念头,这时又是二姐鼓励她:“只是看不到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
有很多学生来探望庄心珍,其中有一个学生告诉她教会里有帮助盲人的组织,还找来一名一家四口都是视障人士的盲人现身说法。他告诉庄心珍盲人怎样适应生活,他们之间也可以恋爱、结婚,也可以很快乐。
“那个盲人有说有笑,我奇怪他看不到竟还笑得出来。”盲人协会的人员也找到庄心珍,给她提供手杖,教她怎么搭车,“第一次拿起手杖百感交集”。庄母受不了,在旁泣不成声,只要听到有盲人来找女儿,就独自落泪。
想着自己看不见了,庄心珍索性把工作都辞掉,在家赋闲,拉萨尔艺术学院的约瑟夫·麦纳利修士来找她,希望她能回去教学,还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当助教?!笆导什僮鞯牟糠治颐环ń塘?,可是教技巧还是可以的,至少还能给他们一点建议?!币环淘ズ?,庄心珍开始重新站上讲台,陆续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有的后来成为新加坡当代艺术的大家。
“我最近整理作品才发现,失明后的十年反而是创作高峰。”庄心珍之前的创作比较细腻,失明后很多时候是用“摸”的,想法和作品更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她的教学生涯一直到1997年才结束,这时的庄心珍作为一名专职的艺术家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朦胧眼去看世界
在国外的时候庄心珍发现外国人很喜欢《道德经》《易经》,于是也开始阅读这些华文经典。在新墨西哥期间,她曾用《易经》作为主题进行创作,用版画解释卦象?!拔矣梅计闯闪呢?,做成了装置艺术,后来被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现在那里收藏了我41件作品。”
游学归来后,新加坡最出名的两家美术学院南洋美专和拉萨尔艺术学院邀请庄心珍去当讲师,本以为一切顺风顺水的她没想到自己的艺术理念并非人人都能接受认同?!昂芏嗳瞬焕斫猓蛭以诠饬粞Ш芫?,作品比较抽象?!弊恼湓凇兑蛔∈隆防锛锹剂撕筒煌砟钜帐跫抑涞谋收?。
早就过了该成家年纪的庄心珍坦承喜欢过人,却一直没能得到想要的爱情?!肮兰剖巧媳沧拥米锪饲鸨忍??!焙罄此餍砸幻判乃计嗽谝帐跎?,还皈依了佛教,本名“淑珍”这才改成了“心珍”。她把对世事的感悟揉到了作品里,有一件雕塑是一个笼子里的一男一女,她讨巧地取名为“你笼我笼”:爱得过火,就像把对方圈在了笼子里。
2015年,“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张和勇先生亲自跑到新加坡找我,希望我能来参加国际残疾人融合艺术展?!弊恼渚扔谥泄暗牟屑踩艘帐趵砟?,“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妹妹珍·肯尼迪发起的特殊才艺协会,1993年才被引进新加坡。”
庄心珍曾随特殊才艺协会赴多国交流,“看到很多情况比我糟糕的艺术家,但他们都很开朗,对我也是一种冲击?!弊恼溆龅焦桓龃又忻乐蘩吹呐遥怯媒抛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笑嘻嘻的,还给我们表演用脚化妆。”
世界各地怀抱着艺术梦想的残疾人给了庄心珍很大启发,“刚失明的时候很不适应,画画感觉无从下手,后来觉得想画的时候不管内容是什么,用什么颜色好看,也不怕别人的指指点点,大胆去画就好了?!?/p>
从老庄的思想到文学元素的融入,从由外向内看世界到内心的阐释,庄心珍不断尝试着让自己的作品更“接地气”?!拔矣惺被岚严窒笞龀勺髌罚热缁繁?、社会新闻、政治等元素?!弊恼溆幸桓鲎爸靡帐跏且桓霭淹仿裨谏忱锏娜耍员弑椴甲趴膳碌男挛?,“躲在里面什么都不看,像鸵鸟一样。”她的不少作品中出现蘑菇云的形状,还有被挤压变形的一层层人类头颅,“因为对核武器战争的恐惧重新在欧美点燃,同时越来越多难民的消息接踵而来”,对世界和平的渴望,致使她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
“29年在黑暗中创作的经历,是上天额外赐给我的礼物。”庄心珍将遭受苦难时得到的帮助尽可能回馈他人,来向她请教的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她都悉心指导;2017年新加坡的儿童双年展,她和学生一起现场创作,主办方讲她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希望我的事能带给他们力量,哪怕一点点都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