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康复

如何预防脊髓损伤后排便障碍并发症

2023-04-10 15:25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排便障碍引起的腹胀、腹痛、痔疮、便血等情况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的大问题。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特别关注的事情。本期针对读者这方面的需求,邀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主任医师刘根林、周红俊两位脊髓损伤康复方面的专家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答疑解惑。

文_刘根林 周红俊

案例

“我的丈夫是6年前车祸导致的颈5脊髓损伤,今年48岁,曾经在三甲医院住院进行康复治疗。我丈夫现在最大的困扰是大小便,尤其是大便问题。伤后第一年他使用开塞露后大便可排出,后来开塞露使用量越来越多,排便等待时间越来越长;最近半年多来,白天反复有严重的腹胀、腹痛,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胀气,每天晚上需要灌肠后腹胀、腹痛才能缓解,第二天早上四五点又开始出现腹胀、腹痛,早餐后会突然加重,靠吃强效止痛药才能稍微减轻,最近灌肠后有时还会出现便血,另外每天灌肠会不会损伤肛门,这些情况该怎么办?”

脊髓损伤对身体的伤害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导致的移动困难,目前已经有很多康复方法,如使用手动轮椅或电动轮椅作为代步工具;大小便失禁的康复方法相对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排尿障碍可以采取间歇导尿或留置尿管的方法来解决,但对于排便障碍,很多医疗机构重视不够,也缺乏相关的处理经验。本文结合上述病例的具体情况,初步提出针对脊髓损伤后排便障碍的处理方法,供患者和家属参考。

脊髓损伤对排便的影响

脊髓损伤时间和损伤部位不同,对排便影响的临床表现不同。在脊髓损伤后数天或数周的急性期内,肠道内肌肉和肛门括约肌瘫痪。肠道内肌肉瘫痪导致肠蠕动停止,肠内容物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较多气体,出现腹胀;肛门括约肌瘫痪,导致结肠和直肠内粪便不受控制地从肛门断续排出,每天可多达10余次,持续多日。

脊髓损伤数周后肌体进入恢复期。如果损伤部位在骶髓以上,骶髓的低级中枢与大脑的高级中枢之间的协同作用出现障碍,但骶髓的低级中枢功能未受损,当直肠内储存足够多粪便时,会促发排便反射(由骶髓控制的排便有关的肌肉同时收缩,同时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不自主排出。

如果脊髓的损伤部位在骶髓或以下,骶髓的低级中枢功能受损,同时因脊髓的传导功能受损,大脑的高级中枢无法发挥协同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直肠内储存足够多的粪便,也不能促发排便反射,排便有关的肌肉部分或全部瘫痪,结肠蠕动障碍,结肠内粪便的水分被长时间吸收,出现干硬甚至块状粪便,大便无法排出。

脊髓损伤进入慢性期后(大约伤后半年至1年),如果之前的排便管理不恰当,每次排便后有部分粪便残留,这些残留粪便慢慢在肠道内集聚成大粪块(粪石),然后被肠道内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气体,继而肠道内压力明显升高,形成周期性爆发性大量排便(先排出部分硬便,再排出大量稀便和水样便)。这种情况临床上有时会误认为是腹泻,给予止泻药物,会加重便秘;肠道内细菌分解发酵产生的大量气体,也可能积聚在结肠和直肠内,因肛门括约肌肌张力高(处于痉挛状态)而无法通过肛门从身体内排出,肠道平滑肌被过度牵张,反复出现剧烈腹胀、腹痛。如果每次排便时间过长,排便后出现的直肠黏膜肿胀无法消退,则容易形成痔疮,严重时可出现脱肛。经常灌肠或反复使用开塞露可能损伤直肠黏膜导致便后出血。

脊髓损伤后排便障碍处理方法  

1.保证每日足量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粗粮和蔬菜、水果中含量较高,肉类食品中含量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粗粮进食减少,细粮和肉类食品进食增加,容易出现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克~30克。

2.保证每日足量摄入液体(水分)。根据体重不同,推荐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

3.手指刺激。适用于损伤部位在骶髓以上的患者。具体做法:患者家属或护工戴上一次性手套,用食指伸入肛门约2厘米,顺时针环形刺激15~20秒,等待5~10分钟,可有大便排出。若无效可重复进行环形刺激2~3次。手指刺激可有效促进排便的机理,是利用手指对肛门括约肌的刺激诱发排便反射。建议骶髓以上损伤的患者用手指刺激排便,隔日一次。使用开塞露的主要作用也是诱发排便反射,手指刺激与使用开塞露的作用相当,手指刺激的优点是可节省开塞露的使用。

来信病例描述的症状,结合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胀气,基本可确定是肠道内胀气引起。目前腹胀、腹痛处理的关键是如何使肠道内气体从肛门排出。处理建议:练习上述手指刺激动作,进行牵拉肛门排气,每天早、晚各一次(必要时在中午增加一次)。腹痛减轻后可逐步停用治疗神经痛的药物。 

4.手掏排便。适用于损伤部位在骶髓及以下的患者。具体做法:患者家属或护工先戴上一次性手套,再用食指伸入肛门约2厘米~3厘米,触及粪便(通常为硬便)后设法抠下一小块,再慢慢掏出,重复上述动作,将靠近肛门部位的大便一点点掏干净。注意,不要试图把整块大便一次掏出,也不要去掏直肠深部粪块,避免食指伸入肛门过深及过度用力,导致肛门损伤。建议骶髓以下损伤的患者用手指掏便,每日两次。外出前检查一下肛门,如果有大便残留及时掏出,避免在外出途中粪块从松弛的肛门脱出。

5.适当选择能够润肠通便的中成药或汤药(或针灸)进行全身调理,有助于改善排便。

6.结肠造口。适用于经过上述方法处理效果不佳(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上灾醵膛疟闶奔洌岣呱钪柿?。


注意事项

排便时间建议选择在餐后进行,可利用胃结肠反射提高排便效果。尽量不采取长时间过度增加腹压(如排便时长时间用力压迫腹部)的方法,以降低诱发痔疮和直肠脱垂的风险。排便后采取俯卧位,对肛门轻柔按摩数分钟,有利于排便后肛门肿胀消退,预防痔疮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