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工作

社会工作者,残疾人专职委员职业发展的新路径——基于天津市北辰区的访谈调查

2021-06-18 10:37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2021年是天津市残联确定的残协建设年,天津市北辰区残联按照要求,在镇街、村居配齐了专职委员。实践中,我们发现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在职业认同感、职业能力、职业待遇等方面都遇到了困境。如何进一步加强专职委员管理、提升职业能力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残疾人专职委员符合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本文从社会工作者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尝试破解专职委员遇到的难题。

理论2.jpg
专职委员深入家庭了解残疾人状况,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文_张黎

残疾人专职委员是指在乡镇(街道)残联主席团委员和村(社区)残协委员中,通过选聘产生的专职或相对专职,协助残联理事长或残协主席开展残疾人工作的残疾人委员。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生在残疾人之间充满利他主义特质的社会互动。其工作内容包括:入户走访了解并反映需求,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就业、医疗、教育、扶贫、托养、维权和无障碍等工作,组织文体活动。天津市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残疾人专职委员统一纳入社区工作站管理,享受和社会工作者一样的待遇水平。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理念、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工作特征。因此,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定位就是专门从事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

笔者从2019年7月-2020年10月,对北辰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农村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镇街残联理事长进行了访谈。经调研发现,现实中残疾人专职委员在管理和待遇等方面和专职社工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城乡之间又有差异,这种不平衡制约了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开展。

职业身份认同的困境

2018年,天津市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劳动关系协调员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将“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社区工作站管理,与工作站签订劳动合同,其各项待遇由镇街社会工作站统一管理”,目前笔者所在的天津市北辰区15个镇街中,已经有7个镇街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了社区工作站管理,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一部分留在镇街残联工作,另一部分被安排到社区居委会工作。

但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在体制上被纳入了社区工作者队伍,但在同事观念、社会环境、政策保障、绩效考核、晋升渠道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有的专职委员甚至表示:“我们人虽然来了社工站,却很难和其他社工人员打成一片,人家还是把我们当成残联的人。举个简单例子,办公用品没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该管谁要?!彼且恢痹诓辛ぷ魅嗽焙蜕缜ù澹┕ぷ魅嗽钡慕巧渑腔?,身份定位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在访谈中,还有一些残疾人专职委员表示:自己只是兼职,做残疾人的事只是为了增加收入。他们潜意识里不觉得自己是残疾人工作者,只是代干残联的活。笔者发现,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大部分都是兼职,残疾人工作者身份认同感差。

职业能力存在不足

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潜能以及情境性综合能力等多重内涵。残疾人专职委员与一般村居社会工作者又有很大不同。一是服务对象特殊,各类残疾人的需求不同,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方式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医学康复知识、心理咨询知识和沟通技能。二是服务人员特殊,在天津市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设置中,残疾人、残疾人家属和健全人比例要求为7:2:1。经统计,在北辰区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中,残疾人占比64.9%。也就是说,超过50%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身体不便。而他们承担了政策宣传、材料上报、发放福利等基础性工作,天津市针对残疾人的福利政策就有几十项之多,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力不从心。

笔者着重分析了专职委员的学历教育情况。在北辰区76名城市社区专职委员中,初中学历的为2人,占2.63%;中专或高职的为16人,占21.05%;专科学历的有17人,占比22.37%;本科学历的有41人,占53.95%。在114名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中,以初中和高中(高职)为主,分别占66.67%和16.67%。专科及以上的仅占15.78%,与社区专职委员的76.32%相比,差距较大。

文化水平较低直接导致了职业能力的不足,从访谈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点。一些残疾人专职委员反映:“我其实很想组织活动,但最怕的就是文字性的工作,如何申请、如何写计划书,我都不知道?!迸┐宀屑踩俗ㄖ拔蹦芰Σ蛔愕睦Ь郴固逑衷诙怨ぷ髀舛鹊汀⑷菀鬃晕曳穸ㄉ?。比如有的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反映:“对于镇里面布置的任务,我会尽量去完成。但我本身就是残疾人,在入户走访时,太偏远的地方实在是去不了?!?/p>

职业待遇存在差距

职业待遇对于保障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本生活,提升职业社会认同感、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在调研中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大是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拿天津市来说,城区内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先后经历了4次调整。到2018年,天津市残联下发《关于规范调整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薪酬待遇的通知》,工资待遇按照从事社区工作年限、学历、社工资格证综合确定,共划分了12个等级。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包括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础和奖励性绩效)、五险一金、体检费、防暑降温和取暖费。但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却停滞不前。从2013年开始,天津市将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由400元/月调整为600元/月。直至现在,村级待遇一直没能得到提高。

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为2050元/月,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每月补贴只有600元,且没有任何社会保险,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专人不专干”,大都把残疾人工作作为兼职。另外,大家的待遇是一样的,然而工作量却不一样。按照规定,残疾人数量在10人以上的村都应该配备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但各镇各村残疾人数量分布不均衡,工作量差距大。以北辰区双口镇为例,在21个行政村中,4个村的残疾人超过200人,但都只配备了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而残疾人数量最少的村仅有14名残疾人,也配备了1名专职委员。

有的放矢破解困境

面对残疾人专职委员遇到的3个困境,笔者认为,残疾人专职委员作为一个职业,首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残联管理主体责任。残疾人专职委员在残疾人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的建设应是未来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对接,尽快出台对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社会化管理的各项制度,让专职委员真正融入社区,服务好广大残疾人。

对残疾人专职委员自身而言,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基于同理心的价值观,基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基于残疾人特点的个性化技能。就拿天津市北辰区来说,50%以上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是残疾人或者残疾人亲属,他们有以残疾人视角去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是缺乏明确的引导。应该让他们懂得,这种同理心应该表现在对残疾人的尊重上,相信每个残疾人都具有潜能,每个残疾人都是独特的,认为残疾人拥有和其他社会成员同样的权利。此外,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则是提高理论知识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动态更新工作中会起到重要作用。而个性化技能则指在残疾人服务领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比如熟练地掌握手语甚至学会一点盲文。

在培训的方式上,一方面以高校社会工作学科体系为基础,以残疾人为招生对象,走专业化人才培养之路。和其他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一样,残联可以结合基层实际,联合高校编撰地方性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实务操作指南》,其中要包括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残疾人福利政策、残疾人工作技能、服务案例。另一方面,以残疾人专职委员继续教育方式进行。将继续教育纳入队伍建设的重点,制订能力提升计划,每年组织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力求实效。也要鼓励残疾人专职委员通过自学、在职攻读研究生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对于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待遇不平衡的问题,恐怕还要从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建议明确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职数,提高待遇,走职业化发展路径。一是合理配置专职委员数量,根据残疾人数和工作量,适当增加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数量,统一选聘,镇域内统筹使用。二是适当调整招聘范围,扩大残疾人亲属占比。三是提高补贴标准,可参照村干部或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村残疾人专职委员补贴,增加吸引力。与此同时,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加快推进落实中国残联和民政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意见》步伐和力度,将残协工作纳入村两委换届,明确残协的人员配备、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管理考核等具体要求,让更多有爱心、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参与残疾人事业。保障村残协工作经费,根据残疾人工作实际,结合考核情况,每年下拨村级残协工作经费,并出台工作经费使用办法,确保村残协工作顺利开展。

城乡残疾人专职委员是残联组织的基础性力量,也是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当前专职委员建设中的困境,使他们能够切实履行职能,搭建政府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才能更加充实、幸福感才能更有保障、安全感才能更可持续。

(作者单位:天津市北辰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