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打造融合性精准康复服务

2020-05-11 13:40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文_黄伟

如何实现现有康复服务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如何解决残疾人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是南京市栖霞区残联这几年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栖霞区残联打破传统机构、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的界限,构建起具有栖霞特色的“机构-社区-家庭”融合性精准康复服务模式。

机构康复做支撑

机构康复具有专业化的优势。2013年,栖霞区建立康复托养中心,先后引进钱洁语言康复中心、南京星星荟儿童发展中心等专业社会组织,为各类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社区康复指导等服务,实现了0-14岁儿童抢救性康复全覆盖。2018年,栖霞区残联又引进南京市佑康家园社会组织,建成栖霞区佑康康复指导中心,专门服务于精神类残疾人。几年来,栖霞区残联依托机构为500多名各类残疾儿童提供了专业康复服务,康复率达95%;为86名精神残疾人提供了800余人次康复服务,家长和学员回访满意率达90%以上。专业康复机构是栖霞区残疾人康复的重要支撑。

社区康复是基础

社区康复的优势是可以为残疾人提供低成本、高效能的康复服务。为实现社区康复资源优化配置,自2015年起,栖霞区采取残联主导,街道协同的机制,探索实践“融合式康复”服务模式,即在残疾人集中的社区建立康复站点,以站点为纽带把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居家康复的功能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爱乐思康复(一家专业从事各类残疾人康复的机构),实施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项目。

通过几年的服务沉淀及优化,栖霞区形成了以爱乐思康复机构为技术支撑,社区站点为康复治疗轴心,整合街道、社区级“残疾人之家”、社区康复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建立覆盖社区及家庭的康复服务体系。通过这种模式,栖霞区残联将机构康复有效延伸到社区,解决了残疾人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截至目前,在残联的支持下,爱乐思团队服务覆盖全区9个街道15个康复站点40多个社区,全年站点服务人群450人,群体性康复服务169场,服务4000余人次。

居家康复为补充

栖霞区尧化街道尧林仙居社区的贺其宝,患有脑梗死后遗症,其右侧上下肢肌力受损严重,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即便社区有康复资源,他也很难享受到。

像贺其宝这样不方便出门的残疾人如何才能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服务呢?还是依托爱乐思。在开展站点康复服务的同时,爱乐思的康复治疗师每周为不便出门的重度残疾人提供两次上门服务。同时开展“家庭照护”培训活动,使服务对象家属、照护者掌握基本的照护技能,有效地减少了日常照护中风险的发生。

贺其宝是接受居家康复服务项目的其中一位受益人。经过近6个月的康复训练,贺其宝的右侧上下肢有了明显改善,可以持拐步行,独立上下楼梯。

居家康复是栖霞区残疾人康复系统的重要补充。像贺其宝一样接受居家康复服务的还有180余人,康复显效率达99.7%。与此同时,栖霞区残联还联合区卫健委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有效地将“医”和“康”结合起来,解决了残疾人康复治疗的难题。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