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广宗县“残臂鸿雁”17年助千名残疾人就业

2012-08-07 23:24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王振山,广宗县冯家寨乡陈庄村人。身残志坚的他,一手建立了邢台申力车业。富裕后又不忘其他残疾人,努力帮助他们学习技能,并安排其就业。17年来,他创办的企业累计为邢台、邯郸两个地区400多个村子约1000名残疾人提供过就业岗位,被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亲切地称为“爱心大使”,并被评为“感动邢台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振山(左)和职工正在检查零部件。

参与救援时一只手臂变残,但倔强的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

如今,他不仅将自己的企业搞得红红火火,还为400多个村的1000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像一只领头鸿雁,带着他们一起自立自强。他就是邢台申力车业创办人——王振山。

艰难创业撑起家

唐山大地震时,王振山在参与救援的过程中左肩受伤,导致他的左臂几乎失去知觉。倔强的他不肯在亲人面前掉一滴泪,转过身去,眼泪却忍不住流下来。

伤好后,他曾试图通过努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又发现,很多单位看到他身有残疾后都委婉拒绝了。然而他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1996年,他创办了自己的自行车配件厂——邢台申力车业。办厂之初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吸纳残疾人到厂子里上班。

致富不忘他人难处

由于诚信经营、质量可靠,他的厂子生意慢慢红火起来,还在周边打出了名气。他考虑要扩大生产,这就需要招工,此时想到的还是招残疾人。

自幼患小儿麻痹的杨军科唯一愿望就是拥有一份工作,能做到自食其力。健康劳动力都用不完,谁会雇一个残疾人干活呢?苦恼中,申力车业让他这个愿望得到实现。

将自行车车把四根一组绑扎起来,并排列整齐,如今这份工作他干的得心应手。提起现在的生活,他感觉很满足,“每个月可以领到1000多元的工资,厂里还给交纳各种保险,这样过日子才充实,也有奔头。”

由于身体残疾的原因,范振峰不能远行,得知他有意工作后,王振山给他安排了在家加工车圈的活儿。不出家门月收入达到2000多元,面对记者,他不住感慨:“能自食其力赚钱,从前的自卑感也没有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王振山的助残就业的善举不仅惠泽邢台,还远播到邯郸邱县。提起申力车业,该县西漳逯村村中李保福夫妇竖起大拇指。他们均是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经有关部门介绍,破格成为申力车业的“编外职工”。以前每年才挣1000元,现在足不出户净挣两三万,他们逢人便说“多亏了申力车业的领头人”。

17年帮千名残疾人就业

在接下来17年时间里,王振山先后招收了近百名残疾人到厂里上班,并免费提供食宿。这些善举不仅解决了残疾家庭的困难,也让他们实现了自我价值。

不仅如此,工作和生活中,他给职工创造了更人性化的空间。在住宿方面,考虑残疾人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宿舍,并把床摆放在离电器开关最近的地方,床边安装了扶手;在就餐方面,根据残疾人不同的特点,定做了不同的桌椅,设立了聋哑残疾人取餐专口;在生活方面,专门改造了一些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在养老保障方面,他的企业率先在全市实行了职工退休制,并为职工发放退休金。

多年来,王振山心系残疾人的事迹,受到了中国残联的关注,有关领导多次前来视察。

目前,王振山的自行车厂年产20多万辆童车,产值3000多万元。他计划今年企业再扩大生产规模,届时将再吸纳近百名残疾人就业。

王振山说,只要厂子存在一天,就不会让这些残疾人丢饭碗;只要他能干得动,还得把残疾人就业范围继续扩大。

上一篇:推开一扇窗 让残疾人生活亮起来

下一篇:折了翅膀也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