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1月19日)在南京召开的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上获悉:江苏“十四五”残疾人工作开局稳健,全省残疾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10.4%。所有省委省政府重点实事项目均超额完成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为今后五年全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建设确定了方向和任务,又先后颁布《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为残疾人民生改善、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21年,省通过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推进社区康复等举措,巩固江苏残疾人小康成果,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2021年,全省残疾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10.4%。全年新增残疾人托养服务15729人。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持续扩大就业创业规模,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29000多名,完成实名制培训32000多名。
省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推进县域残疾儿童康复类别全覆盖,打通与卫健部门共享残疾儿童信息数据渠道,前置残联救助服务,全省现有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443家,全年康复救助残疾儿童36000多名,占全国在训儿童1/10.为61名听障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手术和康复训练。
继续推进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年完成改造任务7421户。
在做优儿童康复基础上,我省稳步推进社区康复,省残联联合省财政厅、卫健委、医保局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工作的通知》,联合省民政厅、卫健委出台《江苏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基本服务规范(试行)》,试点建设残疾人“康复之家”47家,全省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66.5%;会同省财政厅出台《江苏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暂行办法》,开展“辅具科技改变生活”项目,推进辅具适配便利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