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东莞·鲁甸康园中心负责人程勇一行到广东东莞交流学习,实地参观了由东莞正阳社工运营的洪梅镇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下文简称“康就中心”),详细了解中心的运作模式和先进服务经验,交流团对康就中心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据悉,洪梅康就中心旨在为洪梅镇16-59周岁精神、智力等类别的残疾人创造良好的社区康复环境,为学员提供庇护就业、职业介绍、康复训练等服务。为解决学员就业难的问题,正阳驻洪梅康就中心团队积极探索,开展“展翅——残疾人就业融合计划”,帮助学员实现就业增收。
学员自主就业难稳定
2017年4月,正阳社工进驻洪梅康就中心,积极带领学员进行康复。在康复过程中,社工发现不少学员具有就业潜能,就为他们推荐就业。
然而,工厂在看过简历后,表示不招收这类学员。正阳驻洪梅康就中心主管尹柳平介绍,工厂对于招收残疾人的顾虑很多,先要考虑学员的能力,岗位是否合适,还有学员的精神状况是否稳定。有的学员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到工作,过了不久又回到了康就中心。
学员阿能(化名)去面试时,经理一眼就选定了他,并且签订了劳动合同。部门组长反馈阿能工作认真,一大早就到了工位。
可是过了一个月,阿能主动回到了中心?!八加型捶纾枰吭轮瘟?,精神状态也不稳定。”厂里体谅阿能,也很希望他在那里工作,但他还是拒绝了。
以家庭式的形式陪伴残疾人就业
学员渴望就业却又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独立就业的现状,让康就中心团队陷入深思,如何缓解学员的就业问题,成了团队工作的一大难题。
经过深思熟虑,2020年,团队策划了“展翅——残疾人就业融合计划”,开始探索“社工+残疾人”的就业模式。在服务过程中社工作为就业辅导员,全程陪伴残疾人参与就业,帮助残疾人能力成长,逐渐适应岗位工作,实现稳定就业。
“以前是学员自己出去工作,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自己解决,社工定期去跟进?!币浇樯?,之前的模式需要学员独自面对众多的压力,学员个人能力不足以应对。如今抱团就业,学员们一起解决问题,可以相互依靠,相互支持。
2020年9月,道滘某工厂发来订单,团队带领6名学员到厂里加工货物?!坝晌颐枪芾碜叛г?,工厂很放心,乐意接受这种模式?!痹局皇羌庸ひ慌跷?,负责人邀请团队再做多一个星期,加工另一批货物。
此次尝试,学员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6名学员两个星期的收入,总计1800元。尹柳平表示,以往工场收入最高的学员只有100多。12月份,工厂再次发来订单,9月份拒绝去的学员,这次踊跃报名。
学员自信心提升,就业意愿增强
学员阿伟(化名)的家人一开始并不愿意让他出去工作,担心他一个人在工厂里受到欺负。“阿伟虽然不善表达,但是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工厂里我们让他帮忙管理其他学员?!币桨寻⑽霸诠こЮ锏谋硐秩缡蹈嫠呒沂?,家属的态度慢慢开始发生了改变?!耙蛭峭哦咏?,而且是社工在管理,家人也就放心了,而且表示支持阿伟跟着团队出去?!?/p>
据介绍,参与外出就业的学员个人就业能力、收入得到提高同时,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家庭式的陪伴就业减轻了学员对新工作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能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得到成长,社会融合能力增强。
接下来,康就中心将继续搭建学员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帮助残疾人去标签化,树立自强、自立的形象,让企业能了解与接纳残疾人,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文字:查雨霏 通讯员:赖心健 摄影: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