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从残疾人到非遗传承人,20多年她专注一件事

2021-03-18 10:38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d6ca7bcb0a46f21fdf145a7588bf5f680c33ae13.jpeg

晾晒中的新鲜乳扇

初春,来到李沛和家的白族小院,院内花草葱翠,厢房顶部的玻璃房隐约可见成排的晾晒架子,架子上挂满新制作的乳扇,点点滴滴乳液从架子上往下流,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奶香,纯白色的乳扇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

“舀酸浆、加牛奶、文火煮成絮状物,抟成团,上架。”被村民们戏称为“乳扇西施”的李沛和一边在厢房里和工人们忙碌着加工乳扇,一边笑着和记者打招呼。“你们尝尝新制作的乳扇,可香着呢!这几天春节刚过,行情好,乳扇不够销售,一天加工1600市斤牛奶,卖出100多市斤乳扇?!?/p>

574e9258d109b3de878c0bc0b1245889810a4c8e.jpeg

“乳扇西施”李沛和

李沛和1970年出生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茈碧湖镇九台村,1992年嫁到晨钟村。嫁到婆家后,家里又养着几头奶牛,擅长做生意的她便和婆婆学起了做乳扇。

“做乳扇靠劳力吃饭,见效快,每年都有积蓄。同时我还爱干净,做出的乳扇清秀、干净、清香、微甜,口感纯正,主要销往高端市场?!崩钆婧吞傅阶鋈樯日庖恍?,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359b033b5bb5c9eabd0ecbcfaba282083bf3b345.jpeg

李沛和做的乳扇备受消费者喜爱

1999年前后,李沛和每天用30多斤牛奶,做出两、三斤乳扇,拿到街上去卖,每天都能卖完;由于她家的乳扇品质好、口感好,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市场的需求,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丈夫也加入进来了,李沛和从自己养奶牛做乳扇转变成收购鲜奶做乳扇,一家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乳扇加工当中,并于2013年注册了“洱源县老和乳扇手工制作坊”。

好事多磨,2015年,李沛和不小心摔倒,造成小腿骨骨折,由于怕影响生意,治疗期间没有休养好,虽然先后经过三次治疗,小腿骨依然留下残疾,李沛和也曾因此意志消沉。

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进时,洱源县残联工作人员了解到李沛和家的情况后,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鼓励和引导他们沉下心思,钻研加工技术,加大宣传力度,专心进行乳扇加工制作,并不断扩大规模,走专业化、规?;樯燃庸ぶ谱鞯穆纷?,不断发展壮大家庭经济,发展地方产业。

“为巩固残疾人创业,洱源县残联专门对有志向的残疾人进行帮扶,让她们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收入。”洱源县残联工作人员王向荣说。2020年,洱源县残联向省州争取资金,共帮扶残疾人创业25人,李沛和就是其中一人。

cdbf6c81800a19d8aa3e55124d61b683a61e460f.jpeg

李沛和的女儿帮忙包装乳扇

在洱源县残联的帮助下,李沛和及时调整思路,扩大作坊面积,建造乳扇晾晒玻璃房,购买乳扇真空机,加工玫瑰乳扇、乳扇沙琪玛,并进行真空包装,销路一天比一天旺,大理、丽江,以及周边村落外出省探亲、务工人员、村民经常光顾她家生意,到家里购买乳扇,或是微信下订单的人络绎不绝。如今,李沛和夫妻俩还长期聘请2名工人加工乳扇,儿子和儿媳也加入到乳扇加工中来,一天最多能制作牛奶1600斤左右,做出乳扇100多斤,少时一天800斤鲜牛奶,做出60多斤乳扇,平均下来,每天加工1000斤左右鲜牛奶,80斤左右乳扇,每天收入达到3000到5000元。

6d81800a19d8bc3e4ca6cf7102109216a9d34507.jpeg

真空包装好的乳扇

“做乳扇,眼睛就是机器?!崩钆婧驼庋颐亲芙幔骸懊挥谐?,手一拨就知道斤两,看一眼就知道配比妥不妥,最哄不了的就是眼睛。”

20多年来,李沛和一心一意地做乳扇,直到今天,她制作乳扇用的火,也经历了从老灶柴火、蜂窝煤、液化灶到电磁炉的变化过程,家里的住房也从原来的砖木结构老宅变成了时尚的小楼房。李沛和也被认定为洱源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乳扇)代表性传承人。

上一篇:【乡村振兴】吉林:残疾人搭上线上经济快车 变身主播摘掉穷帽

下一篇:【乡村振兴】老年人享受网络便捷 残疾人开起网红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