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让丽江贫困残疾人看到“春天”

2021-01-13 15:27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023b5bb5c9ea15cef274fa863fe3e6f43887b296.jpeg

在种植园忙活的陈云贵。

(华夏时报记者 王晓慧 丽江报道)每天,天刚刚亮,陈云贵已在种植园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了,这是他和他家“希望的田野”。

别看他一瘸一拐,在自家40亩软籽石榴和柑橘种植园里,陈云贵浑身是劲,在田里劳作的双手,相当利索。

据记者了解,五年来,在云南省丽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丽江市各级残联以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的郑重承诺,与各部门协同配合,实现了全市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残疾人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向贫困斗争实现脱贫的残疾人典型故事,陈云贵便是其中一位。

用双手创造“希望的田野”

今年45岁的陈云贵,家住丽江永胜县程海镇凤羽村曹家湾。因为右脚高位截肢,导致残疾,劳动力不足,成了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里有年过七旬的父母和两个女儿,需要陈云贵照顾,再加上自身残疾,他没法像村子里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生活过得艰难。

在永胜县残联帮扶下下,陈云贵参加了当地的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陈云贵边学边做,学习种植软籽石榴和柑橘。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经验,现如今,他家的种植园已经扩大到了40亩,陈云贵家不但脱了贫,还成了里果树种植管理的行家里手。

随着国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工程培训,“两不愁 三保障”等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落实,陈云贵一家迎来了春天。

“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幸福要靠自己去打拼,我虽然失去了一条腿,可我还有一双勤劳的手,我要尽我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家人一个温暖的家。”陈云贵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也影响着周围的残疾人朋友。

养殖创业走上脱贫之路

2011年,罗新福的人生陷入灰暗。

一场意外,让他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失去了劳动能力。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需要照顾,家中的顶梁柱成了一名肢体重度残疾人。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巨大医疗费用开支,让罗新福原本就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跌入生活困境。2014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曾经一度绝望的罗新福,在顺州镇康复员的多次上门指导和思想开导下,接受了康复训练,从卧床到站立、扶物行走,经过两年多的康复训练,罗新福用坚强的毅力,付出艰辛努力,逐步能借助拐杖行走。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了很大转变,更加坚定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同厄运抗争的毅力。

在康复训练中,罗新?;沟玫搅说钡氐澄拖亍⑾绮辛墓匦暮桶镏?,感受到温暖和关心,他萌生了居家养殖创业的想法。

但由于他家经济困难,无钱来买种猪、建猪圈,他将个人的想法告诉县、乡残联工作人员后,经过各级残联部门和镇政府帮扶,当地农村信用社给他发放了贴息贷款5万元,帮扶他开始创业,修建简易猪圈、养猪。截至目前,罗新福家的养殖业已经发展到了新式猪舍20间、存栏生猪最多时达120头余的规模。同时,在乡党委政府和残联部门的政策帮扶及挂包帮干部倾心倾力帮助下,多渠道助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技术、规范养殖、科学管理,罗新福通过努力艰辛创业终有回报。

728da9773912b31b3c3ce1650efbea7ddbb4e111.jpeg

罗新福和他的猪舍。

现如今的他,脸上写满了喜悦,心里装满成就感。2019年,罗新福光荣脱贫。通过努力,他找到了脱贫之路,有了美好生活,也为更多的贫困残疾人树立了榜样。

小超市,让生活越来越红火

在红桥乡大梨树村委会的公路旁,“小龙超市”牌子下面的沙发上坐着一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时不时乐呵呵地与过往的行人打着招呼。

“感谢共产党、感谢残联,是他们帮我开了超市。现在我一个残疾人,也能给家里挣钱了,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庇捎谕冉挪槐悖钚×荒芟裢迤渌艘谎鋈ゴ蚬?,这个小超市成了他家最大的期望。

宁蒗县残联理事长杨永志还记得刚到李小龙家时的情形,身患残疾的李小龙在家门口公路边上晒太阳,媳妇一个人在地里耕作,院子里满是泥泞、杂草丛生,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家电、家具。中午吃剩的煮洋芋还没有收拾,厨房也没有一点菜肉。

一个行动不便的肢体残疾人拿不起锄头、放不起羊,仅靠妻子一人种地养猪,很难实稳定脱贫。而李小龙家紧邻路边的地理位置让残联的工作人员眼前一亮:不如开一个小超市吧!

说干就干,在宁蒗县残联的帮助下,以李小龙名字命名的“小龙超市”,正式开业了。现如今,李小龙经营的超市,生意红红火火,每个月也有了700元的纯利润。不但自己家里的经济收入稳定了,也满足了周围人的购物需求。

72f082025aafa40f02c2b9b82187df4879f019bd.jpeg

李小龙(左)和他的小超市。

“活了这么多年,都靠家人养着。如今我也能赚钱也能给孩子零花钱了,腰杆也直了,心里踏实了?!彼档老秩缃竦谋浠钚×劭羰?,感慨道。

除了开超市,李小龙的妻子还在县残联帮扶协调下,成了当地的生态护林员。地里种着中药材、猪圈里养着5头大肥猪,50只鸡也养得很出色……“这些鸡卖了估计有4700块钱。我们准备再买200只鸡苗养大了再卖掉,明年这个时候,我家仅卖鸡的存款,都能上万了。”

“眼睛看不到光,但能感受光照进家里的温暖”

儿子因犯刑事案件坐牢,儿媳妇改嫁,自己视力一级残疾……在周围四里八乡,再也找不到家境比杨学芝更惨的了。

家住玉龙县石鼓镇大同村委会向阳组的杨学芝,因为视力一级残疾,与两个孙子相依为命。大孙子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小孙子则选择在家照顾杨学芝。

自脱贫攻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杨学芝家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实现了脱贫摘帽。记得最初,玉龙县残联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调查过程中,发现杨学芝家住房条件差,其中厨房为D级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安全隐患,巩固脱贫成效,提升残疾人家庭环境,经过县残联多方努力协调和努力,杨学芝家的厨房重建工作已按时按质完成,他们也已经搬进宽敞明亮、安全稳固的房子里。

“感谢党委、政府、残联对我们的关心。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我能感受得到你们对我的关心?!泵判路康那矫妫钛еゼざ档?,墙是硬邦邦的,但自己能感受到了党的光辉,很温暖。

不让一个贫困家庭掉队!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给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是丽江各级残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承诺。残疾人朋友作为特殊群体,他们也理应和全国人民一起,通过脱贫增收,从而一起迈入小康社会。

残疾人脱贫的故事,是残疾人面对生活、面对困难,自强不息与贫困抗争的故事,是党和国家政策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地落实,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基层残联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的成果。他们用汗水、用心用情,实现了各项惠残扶残政策扶持落实到人、产业带动影响到人、脱贫摘帽跟踪到人,让很多残疾人朋友有了依靠、有了动力,通过勤劳的双手,逐渐过上了稳定、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上一篇:【乡村振兴】独臂贫困户当起“鹅司令” “凤还巢”促乡村振兴

下一篇:【乡村振兴】青海:互助多举措稳住残疾人就业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