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海南儋州残疾夫妻 相扶持自强不息走上致富路

2013-03-01 11:56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邓艺、杨玉梅夫妇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郑邦京 通讯员韦雪梅 李秋欢 摄

盆、桶、电线、水壶、电磁炉……在海南儋州蓝洋镇红蓝路,有一家门面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日杂百货店,没有店名,店铺大约40平方米,店门口堆放的是一些常用的日用百货,店内两边靠墙的架子上摆放着各类电器。在右边还开辟了一块维修区,待维修的旧水壶、电磁炉等堆得满满当当的。店主是一对残疾夫妻,男的叫邓艺,女的叫杨玉梅。夫妻俩相扶相依,自强不息,凭着自己的努力,从20多年前的电器维修工变成现在的小老板。

婚姻和谐有“良方”

邓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萎缩,行走不便,而妻子杨玉梅则因为16岁时患病被误诊导致右眼失明,同时声带也出现问题,无法与人正常沟通。1991年,经人介绍,两个觉得“适合一起过日子的人”走到了一起。从此,两人相互扶持,艰辛地走过22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

人们常说,婚姻就是两个人搭伴过日子,日子久了,一切都会趋于平淡。和很多夫妻一样,当柴米油盐成为生活的主题,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必将遇到一些矛盾,对此,邓艺有着他自己的“秘方”。“我在结婚时就和她约定过了,平时没事的时候,随便她回娘家还是去串门走亲戚,但是闹矛盾吵架的时候,可以打我骂我,但不可以离开这个家。”这可以说是邓艺维持20多年婚姻和谐的良方。

对授业恩师心存感激

高中毕业后,邓艺在蓝洋镇一个简易的小铁皮房开始做电器维修,开始了他的学艺之路,“刚开始不懂技术,一边自己摸索,一边拜师学艺,但许多师傅见我是一个残疾人都不肯收我做徒弟。”邓艺回忆起当年四处碰壁,眼眶湿润了。“最后是黄师傅收下了我。”说到恩师黄业常,邓艺总是心怀感激。

邓艺告诉商报记者,刚开始学习时,由于没有基础,一切都从零开始学。“那时候师傅怕我着急,手把手地教我,特别有耐心,且常利用休息时间单独辅导我。”他说,每当遇到维修难题时,他也会第一时间给师傅打电话咨询。“师傅在电话里会不厌其烦地教我,直到我会了为止”。邓艺说。

生意越做越好

如今这对残疾夫妻,靠着自己的努力,生活过得越来越顺,“我们磕磕碰碰才把这个小店开起来的!”邓艺感叹。“对我们来说,进货是个大问题。当时我要到那大的电器配件市场去进货,一般去一趟就是一天。因为自己双腿不便,而妻子又无法和他人沟通,如果两个人都去那大,店铺就得关门一天。后来有经验了,先写好单子电话联系好供货方,再由妻子到那大去拿货。

随着百货店生意的兴隆,邓艺也逐渐不接维修的生意,“也只有一些老熟人拿电器来,我才帮着修修。现在店里基本上是她在忙活,我都离不开她了。”坐在椅子上的邓艺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妻子。夫妻俩两年前开了这家百货店后,由于邓艺行动不便,店里的事情大多是妻子一人在忙碌,而邓艺则在家里看店铺。现在,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好,终于过上了好日子。邓艺的两个儿子如今已经长大懂事,“现在生活过得很充实,儿子也很孝顺。”邓艺说。

邓艺夫妇非常有爱心,无论是灾难捐款,还是邻里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会尽自己一份力量帮助别人。邓艺说:“我们都是残疾人,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别人有困难能帮就尽量帮一把。我们觉得帮助了别人,自己会非常快乐、开心。”很朴实的几句话,听起来却特别让人感动。(记者郑邦京 通讯员韦雪梅李秋欢)

上一篇:能吃苦又稳定 残疾员工受青睐

下一篇:“华夏一绝”布糊画:插上致富的“金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