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精彩活动

对话冬残奥会交通系统志愿者|其实每个志愿者都是我

2022-03-06 09:53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DSC00035.JPG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记者 白帆图文报道)每一届大型体育赛事,很多人都把志愿者比做最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无处不在,又勤勤恳恳;他们谦逊和蔼,又有求必应;他们青春无敌,又吃苦耐劳。志愿者是赛事成功举办的基石之一,是不折不扣的“流动”的形象大使。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有9000名志愿者投入服务,大约有85%都是北京和河北的高校学生,他们用自己近乎无私的热忱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活泼而严谨,开放而专业的高素质形象。

有一个感觉,学生志愿者的外语普遍都很好,大都能非常流利地与外国记者交流,甚至不乏能操多个小语种的学生。

为了采访需要,记者团的成员常常要前往北京的主媒体中心进行准备工作,那里也集中了不少高校志愿者。需要说明的是,下文的杭同学不在场馆内服务,而是记者在媒体中心外等车时认识,在场馆外的交通系统志愿者。

WechatIMG1556.jpeg

受访者:杭同学 中国林业大学研究生二年级

岗位: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交通系统志愿岗

记者: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报名参与冬残奥会的志愿工作的?

杭同学:2021年2月,在我们学校里有一个参与冬奥和冬残奥志愿服务的团体报名。当时两个奥运是一起填报,我很荣幸地从冬奥会一直服务到冬残奥会,白天在这协调交通,晚上回住宿的地方看网课,因为已经开学了嘛。

记者:在主媒体中心的交通岗服务,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这个过程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杭同学:早在冬奥会开幕的时候,媒体班车的司机不是特别熟悉线路或是早晚高峰时会堵在路上,造成迟到的情况,记者就会冲站在路边的我们“发难”,一个劲抱怨“不准时”,我们也理解他们着急回住处或者前往其他场馆赶新闻,只能一遍遍地安抚他们,向他们解释这些客观原因。迟到虽然和我们没关系,但一定要给大家解释清楚,这是我们的职责。

WechatIMG1557.jpeg

记者:大家都是志愿者,可能有的被分到场馆,空闲时可以看比赛,像你不能去,会不会有心理落差?

杭同学:说实话,会有一点,但有句话这么说,“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相信,我们是一个整体,只不过是位置不同。我们每个人也有轮换的机会,组委会安排得很人性,让我们有机会去场馆服务的机会,感受赛场的气氛。

我每次上岗时间在五六个小时左右,因为外面冷,我们一组的小伙伴每半小时会进行一次轮换。场馆的领导给予我们后勤保障也很到位,准备了充足的暖贴,食物也非常好?;痪浠八?,能亲身参与在自家门口的奥运,意义非常特殊。

记者:为了服务冬奥会,你应该春节也没回家,家里人怎么说啊?

杭同学:家庭人比较支持我来,他们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冬奥会的新闻,有像我的面孔,就问“这是不是你啊”?我总是笑着说:“其实每一个志愿者都是我?!?/p>

上一篇: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特写:最长的一分钟

下一篇:最质朴的情感 最绚烂的绽放——导演沈晨详解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