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学习教育

广西 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2021-11-18 14:58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文_黄丽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残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好代表、服务、引领广大残疾人的作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坚实力量。站在新起点新征程,广西残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多措并举推动“为残疾人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全区残联系统党员干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广大壮乡残疾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做到“六个?!?,坚定残联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广西残联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实“规定动作”,谋划“自选动作”,做到“六个?!保闯QСP?、常悟常进、常践常得,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常学常新”,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为了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学通悟透,广西残联采取党组会议、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班、专题读书班、指定学习用书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埂耙蝗找晃蚀稹薄耙恢芤唤沧薄耙辉乱恢魈狻被疃斓几刹看芳醒?、自主学,党支部每天组织党员干部分享学,邀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残疾人代表结合奋斗历程分享党史学习心得,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常悟常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和活动载体。广西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广西残联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打卡”广西革命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让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感党恩 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唱红色歌曲、录制红歌快闪视频、组织党史学习知识竞赛等有声势、接地气的“沉浸式”教学活动形式,同时,依托广西残联网站、微信公众号、《广西残联》等平台开设“启航新征程” “心向党学听跟” “党史天天学”等专栏,营造浓厚的学党史氛围。

“常践常得”,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残疾人群众的烦心事??埂把У呈?、访残情、办实事、启新篇”调研活动,广西残联领导班子带队深入14个设区市28个县区调研,召开17场调研座谈会、走访59个残疾人服务机构及1200多名残疾人,与基层残联组织和残疾人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开展“我为残疾人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列出15个办实事项目,将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列入其中??棺灾吻辛把У呈?、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等,服务村、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咨询、指导。

夯实基础,创新模式,不断增强基层残联组织力、引领力、执行力

扎实做好“强基层”工作。从扩大基层残联组织覆盖面、拓展基层残联组织代表面、加强基层残联组织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残联组织工作机制、创建基层残联组织工作平台5个方面抓实改革措施,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县级、乡镇(街道)残联和村(社区)残协等基层残联组织活力和服务能力。目前,全区依托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残疾人之家”15738个,建成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32个,就近就地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创新打造品牌模式。抓实基层残联组织党的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党的阵地建设三项重点,建立上下联系互动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工作品牌,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在北海市海城区创建爱心“4+1”模式,将残疾人社区康复、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按比例安排就业和购买意外保险有机整合为“四服务一保障”的服务体系,打造“夯基础 抓精准 强保障”的“海城模式”。目前,在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方面已成功推广“海城模式”“平果模式”“北海品牌”三个品牌。

增强基层服务能力。紧扣基层残联组织改革目标任务,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创新和完善残疾人服务方式,不断增强基层残联组织的执行力。全区已全面实现残疾人证“跨省通办”,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截至6月底,全区有110.3万残疾人获得“两项补贴”,54.3万残疾人享受低保。

厚植人民情怀,弘扬“三?!本?,把学习“热度”化作服务“温度”

全区各级残联工作者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艰苦奋斗耕耘出残疾朋友幸福美好的生活。 

全方位推进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做好易返贫致贫残疾人跟踪监测和落实帮扶工作,梳理分解全区纳入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边缘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残疾人数据,做好相关衔接工作。构建“三纳入三帮扶三服务”制度保障体系:将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局统筹安排、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和帮扶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将残疾人帮扶纳入粤桂帮扶协作范围加快发展。

多形式拓宽残疾人稳就业渠道。广西残联深入实施“阳光助残基地”项目,筹措3900万元补助市、县(区)建立“阳光助残基地”,将帮扶1.56万残疾人通过就业或发展生产实现增收。出台《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若干措施》。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52场,将2095名残疾人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帮助390名登记失业残疾人实现就业。全区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08个,安置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三类残疾人就有1236名。全区共为城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1.7万多人次。

下气力优化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为残疾人服务水平。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救助项目,为10.1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为3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辅具适配服务,为6623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实施阳光家园托养项目,年内托养3.8万名16周岁以上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阳光助学”残疾学生资助项目,资助特殊教育学校、中高等院校残疾学生1万多人。为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波澜壮阔百年路,历久弥坚是初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广西残联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将之转化为实干奋进的动力,开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新局面,把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带领壮乡残疾人兄弟姐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上一篇:求是网评论员:从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下一篇:江苏南京鼓楼区 围绕“7字诀”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