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学习教育

以首善标准推进新时代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07-19 10:23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文_吴文彦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残疾人需求为中心,以社会保障为基础,以融合发展为路径,通过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不断丰满“就业”和“康复”两翼,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

强化党建引领,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的建设引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目前,全市174家温馨家园建立了党组织,残联联系的264家社会组织全部开展了党建工作。按照中国残联统一部署,2018年以来持续开展“学听跟”专项活动。结合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制定“永远跟党走”残疾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专项活动方案,持续深化“学听跟”。

用好两个平台,实现服务面对面、诉求尽回应

温馨家园作为北京市残联在全市创建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基层支撑平台,十几年来扎根基层,助残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体制机制日渐健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的一个特色品牌。目前,全市有615家温馨家园,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日间照料、法律维权等25项服务,年服务260万人次。

2019年,北京市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推动“接诉即办”治理实践。残联是到目前为止全市唯一纳入“接诉即办”工单办理的群团组织。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共办理工单1787件,解决率、满意率分别为89.5%、92.5%,获得了残疾人的关注与认可。

夯实四个支撑,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

北京市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特性突出、普惠共享的残疾人保障制度体系。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出行、住房、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法律、文化等12个领域享有41项特惠政策,实现了基本生活重点保障、特殊需求全面覆盖。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独立评估结果显示,2016年以来北京市残疾人政策创新指数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进入新时代,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生了新变化,残疾人政策实施的现实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实践中,残疾人政策理念既要坚持促进残疾人融合社会建设,又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人分类施策,进一步改善首都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残联”是借助残疾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终端如电脑、手机等,依托市残联大数据平台开发、建设的新型服务模式,为调查及满足残疾人群体需求提供了全新高效的途径。2015年北京市创新研发第一张“北京通”应用卡、全国首张智能化残疾人证。深化与14个部门33类8.5亿条数据共享,市残联32个主责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互联网+”。辅具平台提供84个大类2089个产品,被评为2019年度北京政务服务“十佳案例”,并作为中国三个典型案例之一写入《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

无障碍设施是城市文明标志之一。目前,北京市按照“能查尽查”的原则,已完成对154个涉奥场所无障碍环境全面排查,“一馆一策”分层推进,明确“必须改、抓紧改、替代改”三类标准。今年4月,全国首创向社会公布了首批410个市级无障碍达标点位,方便群众使用,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北京市也注重构建长效机制,出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供“菜单式”服务,包括住宅楼出入口、小区内人行道路、标识系统等必改内容?!侗本┦形拚习肪辰ㄉ杼趵妨⒎壳耙淹ü腥舜笠簧?,今年内有望颁布实施。

残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才能够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残疾人的联系,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落实到基层,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使残疾人真正享受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目前,全市343个街道、乡镇全部建立残联,5753个社区(村)建立了残疾人协会,7031名专职委员坚持每年入户问需,实现联系服务残疾人全覆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400余名专职委员参与一线工作。

聚焦五个领域,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残疾人康复工作需求侧“需求量大、个性化高、持续性强、高危人群多、专业化明显、突破难度大”,供给侧“康复服务能力覆盖率低、同质化多、便捷性弱、服务资源缺、专业人才少、重点攻关不够”,加大供给侧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北京市将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同时运用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实名制调查结果推动精准康复服务、扩大覆盖面,打通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北京市已率先建立覆盖全残疾类别、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服务制度。0~15岁残疾儿童每人每年最高可享受3.6万元的康复补贴;为16岁以上残疾人提供10个项目“菜单式”康复服务; 所有残疾人均可申请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服务,按标准享受50%至100%补贴。

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北京市基本形成以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为主渠道,个体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为重要补充,公益性岗位就业为托底保障的多元化残疾人就业格局。市党政机关两年间定向招录29名残疾人公务员;发放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补贴2.1万人(次);432个职业康复站为882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2020年城乡残疾人就业率为66.5%。

融合教育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真正“活出精彩人生”的重要保障,其作用不可忽视。北京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零拒绝”,“一人一案”解决入学难题,残疾儿童可按规定优先就近入学。残疾学生69.3%进入普通学校就读,23.7%进入特教学校就读,7%接受送教上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蓖ü幕舨屑踩说男闹?,正是残疾人文化的灵魂所在。关注残疾人精神需求,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北京市积极打造残疾人题材作品?!恫恢固焓褂谐岚颉坊竦诙煅侵尬⒌缬耙帐踅谧罴炎髌方保弧段;亍啡胙 跋肪缰泄鄙霞鸦熬缇绫景瘢谎∷妥髌凡渭咏浇烊屑踩宋囊栈阊?,共获得9个一等奖。

全民健身的道路上不能让一个残疾人落下,作为“双奥”城市,北京市在做好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残疾人健身指导员、康复体育进家庭这三个残疾人群众体育专项任务的同时,也不忽视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2016年以来,北京市残疾人累计在国际赛事中取得16金13银14铜,国内赛事取得175.5金136.5银95铜。

(作者系北京市残联理事长)

上一篇:中国残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残疾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覆盖面

下一篇:天津市残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