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86年前,一场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此转折。遵义,也是一块奋进的热土。作为曾经的贵州省脱贫攻坚主战场,遵义市通过创新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带贫等多种模式,于2020年3月实现全市整体脱贫,在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之地又写下光彩的一笔。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遵义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精准发力,将党建助残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有效结合,使搬迁困难残疾人在“挪穷窝”“摘穷帽”后,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遵义市红花岗区南关街道南岭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搬迁残疾人需求,多维度多渠道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图为南关街道南岭村党总支开展“编织中国结,情系残疾人”义务活动。
文_《中国残疾人》记者 杨乐
党建引领 完善社区治理
易地搬迁后残疾人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自己能否尽快融入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生活。为了能够及时化解搬迁群众,特别是搬迁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从2020年起,遵义市开始实施“新市民 追梦桥”工程,通过在搬迁安置小区建立服务中心、加强政策理论宣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使党心与民心紧密相连。8号还房小区位于南关街道,也是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红花岗区唯一一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为了强化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南关街道在易地搬迁安置点设立党支部,规范教育管理支部党员,并通过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联合残联、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开展“一帮一”“志愿行”等活动,为搬迁群众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街道的党员干部还与搬迁群众结成对子,对搬迁安置小区的困难残疾人开展对口帮扶行动,从而使残疾人能够很快融入街道社区,找到归属感。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规范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南关街道南岭村党总支在安置小区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设立“九员楼栋管家”,对小区实施社会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所谓“九员”,即党员、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咨询律师、社区安全员、签约医生、保安、水电工、保洁员,这9位管家以楼栋为单位为搬迁群众提供相关服务,特别是残疾人,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都可以在自己所居住的楼栋里找到他们寻求帮助。在9位楼栋管家为残疾人提供日常服务之外,南关街道还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等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开展安全巡逻、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工作,由于志愿者们经常身穿红色制服奔波在社区中开展服务,他们也被搬迁居民亲切地称为“南关小红”。
稳定就业 拓展增收渠道
“扶贫车间就开在我们小区门口,这样我出门就能上班,还可以照顾家里,一个月下来,打工收入加上各种保障家里能有个3000多元,生活再也不用发愁了?!蔽缧菔奔洌畔率滞返墓ぷ?,家住在8号还房小区的残疾人范远会和记者聊起了家常。范远会一家是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全家5口人中有3人是残疾人。范远会和她的丈夫是肢体残疾人,她的小儿子则是智力残疾人。由于丈夫残疾程度较重不能外出务工,全家生活的重担就都压在范远会的身上。搬到小区后,南岭村党总支和街道残联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范远会一家的情况,介绍范远会到社区开办的扶贫车间工作,并安排她的小儿子到启智学校就读,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会定期上门了解这家人的生活所需。这样一来,范远会身上的担子减轻了,打工时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稳定就业是搬迁残疾人生计得以保障的根本。为了让搬迁群众脱贫之后,找到增收新渠道,南关街道南岭村党总支将搬迁群众的就业服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拔颐前凑铡换б徊帷换б坏怠屑踩私⒕鸵蹬嘌档蛋?,这样就能精准对接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焙肆质悄瞎亟值赖牟屑踩俗ㄖ拔?,这两年他通过入户走访,多方协调,已经帮助不少像范远会这样的搬迁困难残疾人找到了工作。在为残疾人量身定制就业方案的同时,南关街道也结合搬迁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分类开展如家政服务、机械操作、餐饮服务等免费就业创业培训,街道还与企业进行对接,在搬迁小区引进两家“扶贫车间”,并开展就业指导和岗位专业培训,使残疾人“顾家、务工两不误”。除此之外,南关街道还与红花岗区残联、人社等部门联系,通过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帮助残疾人稳定就业。目前南关街道南岭村8号还房小区的34名残疾人中已有22名实现就业,家庭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对接需求 打造服务阵地
社区是城市最末梢的细胞,也是服务残疾人的前沿阵地。南关街道南岭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搬迁残疾人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使残疾人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我们这里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报销制度,这样一来残疾人就不用因为看病而发愁了。”南关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为了让搬迁群众就近享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南关街道南岭村8号还房小区设置有卫生室,并配有两名乡村医生,现在小区84户家庭已全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搬迁居民医保转接参合率也达到100%。此外,南关街道还通过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助等,织密残疾人民生保障的安全网。为了确保公共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南关街道还探索建立民生监督机制,通过成立社区监督委员会,配备民生监督信息员,对社区公共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民生监督员每个月会不定期开展入户走访、随机暗访、接待来访等“三访”活动,对梳理出的民生问题线索进行专项登记、台账管理,继而予以及时有效地解决。
通过党建引领,提供就业支持、兜底保障民生,遵义市红花岗区南关街道逐渐为搬迁残疾人描绘出一幅奔向幸福生活的崭新图景,而在这每一份服务背后,凝聚的正是遵义——这座英雄之城共产党员始终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