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当地时间下午14点10分,搭乘国航CA131航班的中国冬季残奥军团抵达韩国首尔仁川机场。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两名记者跟随大部队同期抵达韩国,也开始了相关赛事的报道工作。
在出关取行李时,本次中国代表团的教练和后勤保障人员将运动员的行李搬到行李车上。
竖立在韩国仁川机场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宣传墙。
运动员们在出发前互相提醒,将护照和机票收好。
运动员在背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防止拿错。
在韩国仁川机场,队员们纷纷脱下厚重的外套,因为这里实在太暖和了。
中国队中的“洋面孔”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参加本次冬残奥会的中国代表团中第一次了出现了外籍教练和打蜡师团的身影。
运动员们在仁川机场等待行李的同时,互相聊天。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韩国,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很感兴趣。
北京首都机场,中国代表团的行李上都绣着国旗,这代表了每名运动员身上的责任。
韩国残奥组委会在机场为运动员开辟了绿色通道,出关时间大大缩短。走出机场的第一感受就是暖,体感温度非常舒适,中国的运动员们纷纷脱下棉衣。首尔街头的女士有的已卸掉厚重的外套,快步拥抱春天。
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韩国平昌冬季残奥会,不乏很多亮点:首先是人员数量达到历史之最。这是中国代表团第五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参赛运动员从上届的俄罗斯索契冬残奥会的10名运动员,攀升至26名。
其次是参赛项目进一步增加,本次冬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将角逐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5个大项、30个 小项的比赛,其中前三个大项都是首次派出运动员参赛。要知道,为了获得更多的入围资格,许多运动员在这之前的几年里只有不断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得好名次,才 能拿到足够的积分,进而获得冬季残奥会的入场门票,在这一过程中,参加过索契冬残奥会的老队员发挥了重要的核心带头作用。
再次,教练和后勤保障团队呈现国际化的新特色。中国代表团的队伍里出现了外国团队的身影,身着中国队服的他们令人眼前一亮。据了解,来自日本、英国、美国、 芬兰等国家高水平的教练和打蜡师团将参与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及越野滑雪的训练和比赛工作,这是我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首次聘请外籍人员参团。本届比赛将会检 验中国运动员和中外教练员的磨合程度。遥想四年前,当时参加越野滑雪的运动员需要在雪板上涂蜡,而我们运动员所使用的蜡在质量上远逊于对手,并且无专人涂 蜡,都是教练员们在比赛前一天通宵涂抹的。而这一次有专业的团队接手,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军团的后勤保障正逐步走向正规和系统化。
最后,运动员大多从其他项目转练冬季项目。在26名运动员当中,男运动员20人,女运动员6人,平均年龄25岁。有21名运动员是2022年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之后才开始练习,占运动员总数的81%;有15名运动员分别从田径、自行车、乒乓球、游泳、皮划艇、举重、击剑等项目转为冬季项目。如此大规模地涌入,也从侧面证明了冬季项目独有的魅力。
有人说,这次冬季残奥会是为2022年冲刺本土的最佳备战机会。目前为止,中国代表团在冬季残奥会的最好成绩仅是第四名,说明了我们与冬季体育强国的差距仍非常巨大。如果能认真抓住在平昌的比赛机会,完成锻炼和检验队伍的任务,即使本届比赛中不能收货奖牌,也是有收获的。
把包袱甩给对手,做到从零出发。因此,我们在队员的脸上看不出更多的紧张感,很多“九零后”运动员的心态非常放松,互相打打闹闹。教练也在给对队员减压,大家的目标其实更明确,那就是2022年在本土作战时要取得佳绩。
(文_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记者陈曦、白帆发自韩国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