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亲历者说

李嘉诚 使世人受益,方为真富贵

2014-05-04 14:43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人物简介
李嘉诚 1928年出生,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集团及李嘉诚基金会主席,自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初期,于1984年开始支持残疾人事业,为100多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0多万名残疾人士装配假肢,服务逾千万名残疾人士,至今捐款逾4亿港元。

文_记者白帆

1997年,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李嘉诚的盲文传记,在大量盲文书籍依靠行政补贴出版的时候,这本书显得那样卓尔不群——不仅不依靠国家补贴,还做到销售一空。这是李嘉诚的魅力,也是残疾人朋友对他的认同。截至2014年初,《福布斯》公布李嘉诚的身家高达310亿美元,稳居亚洲及香港首富之位——这是他经商能力的展现。除了那个叱咤商界几十年的企业家身份之外,李嘉诚做慈善也和在商场上投资一样果断有为,这是他对社会的回馈,也是他的品德。

从捐款到牵手

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刚成立不久,邓朴方首次带队访问香港时,李嘉诚就向基金会大方捐助200万港元。1991年8月,邓朴方再率残疾人展能团和艺术团赴香港参加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并答谢基金会成立以来港澳同胞对内地残疾人事业的支持。邓朴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1983~1990年港澳地区捐赠者名单、捐款数额、使用去向和效果。在被鸣谢的众多捐赠者中,李嘉诚是贡献颇丰的一位,那次抵港,邓朴方特意与李嘉诚见面表示感谢。8月9日两人见面,李嘉诚慷慨地递上一张500万港元的支票,继续支持基金会的工作。晤谈间邓朴方提到:“我们把你的捐款作为‘种子钱’,每用1元钱,带动各方面拿出7倍以上配套资金,一并投入残疾人最急需的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嘉诚对邓朴方所说的“种子钱”效应深感兴趣,立即向他索要更多有关残疾人事业的资料回去参阅。

从资料中,李嘉诚发现不少很有意义的项目,于是再次与邓朴方见面,表示决定增捐1亿港元,让基金会只要争取4、5倍的配套经费,便可帮助更多残疾人士,此笔捐资为上百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为失聪儿童安排语言训练,建设30个省市和自治区残疾人士的综合服务设施,以及开展智障和小儿麻痹症的预防治疗与康复服务。2000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资1亿港元,与中国残联合作开展“长江新里程计划”—第一期项目专项资助内地7万名残疾人装配假肢、建立逾180个装配站、资助盲童入学、培训假肢装配师、盲人保健按摩师及盲童教师等。李嘉诚的捐款,让计划服务逾千万的残疾人士,实现了李嘉诚对邓朴方所说的:“我的捐款作为种子钱。你们只需争取配套经费,便可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士。我捐钱,你们落实计划,为残疾人办事。”

三十年间一粒种

2007年~2012年,李嘉诚基金会再次捐资1亿港元,开展“长江新里程计划”第二期,配合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实施“假肢服务”、“高科技助残就业”、“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三个子项目。其中“假肢服务项目”帮助10万例贫困下肢缺肢者装配假肢,扶持逾180个普及型假肢装配站建设并培训技术人才,开展肢残预防社会宣传,建立健全了贫困缺肢者装配假肢优惠政策及服务模式的长效机制。

“长江新里程计划”从2000年开展至今,李嘉诚基金会为该计划合计捐资2亿港元,几十万贫困残疾人因此直接受益。李嘉诚基金会针对中国残疾人发展状况所进行的服务项目规划,探索出了中国残疾人事业集服务、康复、研究一体化的创新公益项目模式。

建基于前两期项目果效,李嘉诚基金会将继续捐资1亿港元,支持第三期项目开展,其中包括预计为7万名残疾人装配假肢。2014年1月22日,“长江新里程计划”三期项目工作会议顺利举行。对此,邓朴方很感慨:在我们创业之初,李先生于1991年作出的捐款真是雪中送炭,催生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带动了事业的全面发展,给几千万残疾人的命运带来整体而久远的影响。

“方寸间自有天地”

如果有机会,估计很多人都会问李嘉诚这样的问题:“赚这么多钱到底有什么意义?”账户上变幻的不过是数字的更迭,仅仅满足私心的喜悦;而李嘉诚心中,还怀揣着一颗“天下之心”。在武侠世界中,这样的人往往历经磨难,却又悲天悯人、令人尊敬,如郭靖,如乔峰。

早年的李嘉诚同样历经坎坷,少年辍学、丧父,在逆境中打拼,用汗水换来了每一分钱。他节俭,一双皮鞋穿了十年;可他捐出去的每一笔钱,都令人肃然起敬。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嘉诚基金会”从1980年开始,就成为捐助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排头兵,让更多的人得到教育和医疗服务,才会与李嘉诚心目中的那个“关怀社会”越来越近,他甚至将自己的基金会视为“第三个儿子”。“你会感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那么,你能力做得到的,你这一生应该好好尽心尽力去做。”

李嘉诚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商人。李嘉诚视教育、医疗和公益慈善是终生不渝的事业,除了金钱,也亲力亲为,投入不少时间心血,使得来不易的金钱用得其所,令项目受助人得到最大受惠,这是李嘉诚最大的快乐,方寸间自有天地,也就是内心的真富贵。

多年来,李嘉诚已经很少参加他主推捐款项目的现场仪式,各种发布活动邀请他参加,均被婉言谢绝。李嘉诚说:“这是我作为一个国民应尽之天职。”李嘉诚基金会至今已捐款逾145亿港元,其中约百分之九十用于大中华地区。李嘉诚曾说︰“在华人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一种责任,我呼吁亚洲有能力的人士,尽管我们的政府对支持和鼓励捐献文化并未成熟,只要在我们心中,能视帮助建立社会的责任有如延续同样重要,选择捐助资产如同分配给儿女一样,那我们今天一念之悟,将会为明天带来很多新的希望。为此,我于1980年成立了基金会,他是我的第三个儿子,他早已拥有我不少的资产,我全心全意地爱护他,我相信基金会的同仁及我的家人,定会把我的理念,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命运或是以正确及高效率的方法,帮助正在深渊痛苦无助的人,把这心愿延续下去。”

上一篇:刘小成 从九十年代起,很少有人再叫“残废人”了

下一篇:崔乃夫 那时,基金会是棵新生的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