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中国残联定点帮扶河北省南皮县精准扶贫公益广告展示

凝心聚力,共绘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蓝图 ——2024年全国两会关注残疾人事业综述

2024-05-13 22:38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文_本刊记者 杨乐

微信图片_20240513162104.jpg


三月春意浓,昂首谱新篇。3月4日至10日、3月5日至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的全国两会传递出强大的信心力量,吹响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奋进号角,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标注新的方位。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两会关乎14亿多中国人福祉的关键词。

向“新”聚力、向“新”前行。带着8500万残疾人的嘱托,代表委员围绕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出实招、献良策,一份份提案、议案或建议背后,汇聚的是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美好的蓝图已然绘就,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把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在实践当中,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为广大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接续奋斗,迈向未来。

春天的北京,生机盎然,处处散发着崭新的气象。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嵋橥ü母飨罹鲆榫龆ǔ浞痔逑至说车闹髡拧⒐乙庵竞腿嗣褚庠傅母叨韧骋?。会议的成功,激励着亿万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多处强调残疾人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心和重视。关注残疾人事业的代表、委员特别是残疾人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展现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两会的有关决议宣讲好、传递好、贯彻好、落实好, 用高质量履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为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提供关键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这次全国两会的热词之一。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薄耙卫伟盐崭咧柿糠⒄拐飧鍪滓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政协委员并出席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毕敖阶苁榧堑闹匾不?,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

在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并指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薄凹忧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p>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代表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趋势和路径,与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也息息相关,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表示,认识新质生产力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系需要回到实践中,科技助残正是落实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通过科技进步改善和提升现有产业,尤其是一些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方面面的科技含量。“现在智能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科技助残,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高新科技手段给残疾人的能力再造、功能修复等等带来的希望……这本身就是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实现的民生关切?!背炭档?。

“我们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企业在进一步研究和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迫切的融合需要,借助科技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让残疾人事业从管理到服务也能逐步得到提升?!?/p>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比舜蟠怼⒑喜辛嬷案崩硎鲁?、湖南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职业社会康复部副主任文晓燕这样说道。今年是文晓燕第二次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出现在会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引起了她的思考。“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知识技术型就业岗位数量在逐渐增加,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数量在逐渐减少。共同富裕路上,残疾人一个不能掉队。残疾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同样也会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蔽南嗨怠?/p>

近年来AI技术(如智能康复机器人)、5G技术、多功能微型化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已经取得喜人的进展,智能精准康复已具备基本条件,可以逐渐弥补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力量的不足。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提出,强化智能精准康复,如5G+居家康复、康养、医养和远程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康复体系建设,组成智能康复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在其指导下,开展智能精准康复推广应用基地试点,以推进康复医学智能化高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应发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在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问题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优先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这样说。在全国两会期间,李庆忠手持盲杖走上“委员通道”,给中外媒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残疾人,他认为要加大力度推动科技助残、智慧养老、数字无障碍等工作,加强技术攻关、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培育相关产业和市场。

“现在智能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科技助残,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高新科技手段给残疾人带来更好的服务?!?谈及科技助残,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英说道,“我们正在研发的福祉座椅、专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设计的汽车辅助装置,旨在提供轻松、安全的无障碍出行体验,这些体现了企业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民生关切?!?/p>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后,中国残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理事长周长奎一行前往国家实验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院校调研科技助残工作,并与有关专家就科技助残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调研中,周长奎表示,中国残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残联组织要将科技助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残疾人工作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要立足残联组织定位,深入了解、掌握残疾人需求,做好助残科技创新供需对接,努力发挥需求对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要发挥残联组织优势,畅通科技助残渠道,为科技创新成果在残疾人工作领域应用创建更多场景、提供更多支持;要融入大局、联动各方,积极推动科技助残纳入国家和各地科技计划,携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据了解,中国残联相关部门正在加紧推动新一轮科技助残系列行动,以期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数字化加速发展的现在和未来,为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1111111.jpg

关注权益保障——

让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

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施行。作为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该法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p>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则提到,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

全国政协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提到,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积极通过提案履行政协职能。修改刑法、民事诉讼法和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检察公益诉讼法等提案,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保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发布两批典型案例,依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等权益。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1983件。针对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用药安全,指导江苏、上海等地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推动大字版、简化版等适老化改造;天津检察机关推动公交软件增加语音报站功能;湖北检察机关推动急救电话增加文字报警功能,保障老年人和残疾人便捷融入社会生活。

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开幕会上,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一份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国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对去年9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积极践行,更为中国式民主做出鲜活的注脚。

据了解,盲文版大会文件由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秘书处首次设立的盲文翻译小组制作。这一小组由中国残联派出、中国盲文出版社盲文编译校印骨干人员组成,其中有3名盲人盲文专家。在盲文翻译工作中,翻译小组成员与王永澄代表密切沟通、了解需求,及时调整制作方案,最终确定了盲文版大会文件的格式体例?!翱吹眉男腋#米诺拿裰??!蓖跤莱胃锌?,“作为盲人代表,我深受鼓舞,要继续为残疾人事业鼓与呼?!?nbsp;

为了解决听障群体的信息缺失困境,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三十条中,首次明确提出“同步字幕”。但当听力残疾人来到一些文化场所如电影院、博物馆等时,仍会遇到不清楚是否有同步字幕,或未有同步字幕显示的情况。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杨洋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在电影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普及同步字幕等提案,“在电影院和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推行同步字幕,是听障群体迫切需要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让我更有底气提出这个建议?!倍傅轿蠢慈绾胃玫芈闹熬≡穑钛蟊硎?,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基层、全面调研,更多地通过提案的提交和办理的过程,推动各项工作更加完善和便利,让基层一线的声音传递上来,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推动问题得到解决。

“加强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让交通运输服务更加包容、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两份提案,其中一份是有关无障碍用车标准的提案。在李书??蠢?,尽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已经为无障碍用车的推广提供了指引方向,但各地在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方面的举措,特别是在涉及无障碍用车及标准建设、推广方面力度不一。他建议,从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制度设计出发,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适老化改造工程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全国标准无障碍用车项目的长期发展和具体推进举措,为完善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作出新贡献。

“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能仅满足于‘建成’,更应该建好?!?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建议相关部门在建设无障碍设施时,应全面调研考察,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座谈,并请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亲自试用后提出意见,使无障碍设施更加贴合实际需要。 

作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全程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见证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立法过程?!坝辛朔芍螅挂贫凳?,这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吕世明认为,下一步应将继续着力推动各部门、各地区尽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的指导意见,将法律的强制力和引导力转化,推动社会无障碍环境的普及、普遍、普惠。同时,他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启动将志愿服务法纳入立法规划和计划日程,为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提供法律支持与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东京残奥会游泳冠军贾红光则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执法检查,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推动法律规定的落地落实,提升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水平,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直面民生关切——

满足残疾人的美好生活需要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全国两会期间,面对在场的全国人大代表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表述直接涉及残疾人,从办好特殊教育到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从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到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政策等等,涉及残疾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则指出,全国政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组织委员开展捐资助学、扶残助弱、技术培训、法律援助、项目帮扶等服务群众活动2480项”?!馕薏惶逑至说澈凸叶圆屑踩说母裢夤匦?、格外关注。

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直是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的关注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有关残疾人的提案、建议多达59件,这些提案、建议都来自代表委员们履职尽责的调研、专业深入的思考。

服务关乎残疾人民生,连接着千万残疾人家庭?!笆濉币岳?,我国连续制定并实施了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规划,都将扶残助残服务纳入其中。目前我国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在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后,“够不够”“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对此,全国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首次以界别提案的形式提出了关于加强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和制度保障的提案,建议着力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在教育、养老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我国持证残疾人近80%生活在乡村,其中45%是一、二级重度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是帮助残疾人减少和消除社会参与和独立生活障碍,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经济、精神压力的有效手段。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程凯提出了关于加力推进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的提案建议。他认为,应抓紧研究制定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指导意见,对公办养老机构收住重度残疾人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同时加快制定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加快培养培训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专业队伍,并合理设计从业人员薪酬待遇制度。程凯表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可以作为总的抓手,在构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制度的过程中,建立多部门互认互用、全国统一的失能评定标准体系,同步推进解决农村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养老、重度残疾人家庭信托、残疾人家庭支持和心理支持等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

据统计,我国孤独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98.8万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约479.9万例。精神分裂症因服药依从性差而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进而致残,大大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看护成本。针对这样的现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提出应加快探索和推进孤独症儿童教育,为孤独症儿童教育提供良好保障,同时在国家层面应合力保障各地区精神公共卫生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落实二代长效针剂免费治疗相关政策?!罢獯蔚奶岚敢鹆艘恍┪钡墓裁?,主动要求一起联名提出?!绷?,“如果说成为政协委员是一种荣誉,如果说我们尽到了委员的职责,这份荣誉和职责背后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p>

疾病和伤害可以预防,残疾同样可以预防,并可以通过康复减轻残疾程度。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卢林提出“提升重点人群残疾预防,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的建议。他认为,应全面开展残疾预防,完善残疾筛查干预机制,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和健康儿童行动,关口前移,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同时对因病致残和意外伤害致残加强干预,管理致残风险,降低残疾事件发生。 

在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司法援助问题尤为突出。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杨再滔建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农村地区特殊群体国家司法救助。她提出,可推动各地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地区特殊群体的摸排和管理,建立相应的信息台账,以便掌握相关人员的基本生活状况等,当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时,及时向检察机关移送相关信息,有利于为特殊人群畅通“绿色通道”、开展后续救助工作。

“近年来,特殊教育需求增加,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多。然而,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蔽屑踩吮弦瞪丛旄玫木鸵堤跫?,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最牵挂的事。她提出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更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为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爸灰颐遣环牌?,去努力,残疾学生一样会有出彩的人生!” 刘玲琍充满信心地说。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干事创业抓落实提出明确要求,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从春天出发,我们将坚定信心、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把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确定的战略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记者视角

三大亮点切中民生所需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今年的两会以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立足新方位、描绘了崭新的蓝图。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两会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关注多。观察今年两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对残疾人工作的关注变多了。如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涉及残疾人的表述就有10处,同时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以及计划草案、预算草案等也都有多处涉及残疾人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而像今年代表委员有关残疾人议题的提案、建议则多达59件,与往年相比有明显的提升。

二是范围广。残疾人事业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围绕保障民生这一主题,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涉及到残疾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AI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医学的应用、到加力推进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从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到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无一不切中残疾人的“急难愁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两会上,很多来自不同行业、心系残疾人工作的代表委员,也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如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关注失能失智老人长期护理、推进残疾人就业和非遗?;は嗳诤系忍岚附ㄒ?,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集聚了力量。

三是热度高。今年两会有关残疾人的不少话题频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在微博引起“热议”。像王永澄代表一张用手指摸读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的照片,成为“看得见的幸福,摸得着的民主”的生动写照。李庆忠委员手持盲杖走上“委员通道”,激励盲人朋友们“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的视频,浏览量达上亿次,成为会场上让人感动的暖心瞬间。这一幕幕场景将残疾人生活的“小关切”与残疾人事业的“大图景”相汇聚,展示出残疾人的自信风采与自强不息。

而伴随更多代表委员为残疾人发声,更多媒体聚焦残疾人所需所盼,这背后折射的是全社会对残疾人民生福祉高度关切,是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f9be8bc39769baf310d256898eb53a9.png

科技助残是落实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当前各种高新科技手段给残疾人的能力再造、功能修复等带来希望。(图_CFP)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进一步?;ち瞬屑踩说忍厥庑枨笕禾迤降炔斡肷缁嵘畹娜ɡ?。

acfbe8a8a0ac6c5ed62c8e94e4f191a.png

2024年3月4日14:00,北京,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李庆忠(中)回答记者提问。(图_CFP)





上一篇:中国残联定点帮扶河北省南皮县精准扶贫公益广告展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