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9天的北京冬奥会无障碍永久设施第二轮联合检查本周正式启动。由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等单位组织的无障碍专家对三赛区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无障碍永久设施建设情况实施检查。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处长彭四田介绍说,此次联合检查是对场馆和冬奥村前期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中的亮点进行梳理,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改进,确保满足冬奥会赛时无障碍运行需要。
无障碍设施事关每个人
在国家体育馆记者看到,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部分比赛、冬残奥会残疾人冰球比赛。为了满足赛事需求,国家体育馆对多个区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比如,所有客梯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残障人士可从各个入口直达比赛场地及看台。再比如馆内增加了无障碍看台,分散在各个场馆的入口处,让残障观众距离冰球比赛场地更近。到冬残奥会赛时,从运动员更衣室至比赛场地,全部铺上仿真冰板,并降低坡道的坡度,运动员可以从更衣室滑入比赛场地。联合检查组走进国家体育馆,对场馆无障碍流线、无障碍卫生间、更衣室等无障碍设施进行踏勘,对相应细节进行设置。
参与此次检查的无障碍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林介绍说,无障碍场馆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事关每一个人?!懊恳晃辉硕?、观众进入场馆后,相对应的客户群流线一定要流线清晰顺畅呈现,从点、线到面都要关注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尤其是在设施设备的细节方面。”他说,“在刚刚进行的检查中,我非常注意对运动员休息区、盥洗区等主要基本需求以及运动员进场通道、扶手等必要设施进行检查。其实,无障碍设施不仅针对特殊群体,每个人都是被服务和照顾的对象。所以无论是冬奥会还是冬残奥会,无障碍设施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要为所有人提供服务。”
助残意识得到提升
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以提升城市无障碍水平,促进包容性社会建设。
据了解,筹办五年多来,赛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力度持续加强,北京、张家口两地政府依托冬奥会筹办工作,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规划,从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速提升城市无障碍水平。目前,赛区城市无障碍设施正在不断改造升级。在北京,所有区域已经基本实现缘石坡道覆盖,“断头路”明显减少,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无障碍温度”渗透于城市生活方方面面。在张家口,各区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强盲道、缘石坡道,无障碍电梯、卫生间、车位、标识,接待和服务区域低位设施的改造,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更加便利。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场馆高标准的无障碍设施不仅在赛后会继续服务有需求的各类社会群体,也将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样板。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推动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促进包容性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敖昀矗夜诓屑踩撕戏ㄈㄒ姹U?、残疾人生存状态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扶残助残意识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彼担安屑踩酥灰柚屎系母ň吆臀拚习枋┑忍跫?,同样能够活出精彩的人生。比如,肢体残疾人借助轮椅、拐杖,利用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公交就能实现行动自由;视力残疾人通过盲文和大字本可以像健全人一样阅读书籍,通过无障碍网站实现网络生活;听力言语残疾人通过语言训练、佩戴人工耳蜗或助听器、语言训练,就能够与健全人正常交流。随着无障碍设施的逐步完善,也将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更多便利?!?记者 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