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简介

陕西省

2014-07-07 09:20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全国自强模范先进事迹

李辉民 男,汉族,1968年8月生,肢残,陕西光辉进口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自幼身体残疾,艰难创业,打造了汽修业内一流企业,积累了数千万资产。他先后出资6万多元免费培训了62位残疾人从事汽车修理,常年在自己的企业里为30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并为近百名残疾人推荐了就业岗位安置。他热心公益,为残疾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200万元;还动员女儿成立了光辉志愿者服务队,为残疾人机构提供义务服务700多人次,为贫困残疾人捐款捐物累计达15万元。他认真履行市人大代表职责,多件提案得到落实,有效促进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他被选为陕西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残疾人企业及企业家协会会长。

高旭东 男,汉族,1972年6月生,肢残,延安东昊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幼年因为医疗事故导致左腿严重残疾,先后从事过烤肉店、音像店、川菜馆等多个行业,于2005年成功创办了延安东昊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达12亿,是陕北唯一拥有二级资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几年来,他先后安置下岗职工300余人,带动厂区周边村民增收186万余元。2012年,发起与团市委共同成立延安5+1青年创业基金。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多年来捐款捐物数十万元。他获得了“陕西省优秀青年创业者”、“延安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延安市自强与助残模范”等荣誉,还当选延安市第四届政协委员。

贾双登 男,汉族,1962年4月生,聋人,福利双登皮鞋厂厂长。1976年患突发性的双耳暴聋,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办了一个制作、批发、零售、修理一条龙的新型鞋厂,每年为国家缴纳税费10多万元。他极富爱心,和工人同吃同住,把自己长期感悟出来的皮鞋制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残疾人兄弟,并先后资助贫困残疾人创业、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达15万余元。在经营好鞋厂的同时,他还致力于为残疾人事业建言献策。1995年起,先后促成了西安市公共交通字幕报站及聋人短信报警业务的实施等项目。任职省、市聋人协会之后,他深入聋人中解决实际问题,并多次成功组织大型聋人活动。他本人被选为陕西省聋人协会主席,并获得“陕西省自强模范”等荣誉。

张少全 男,汉族,1963年6月生,聋人,汉中市汉台区张少全盲人按摩中心主任。他初中毕业前夕双目失明。1984年进入陕西盲人按摩学校学习针灸按摩;1999年,他停薪留职,开办按摩所。在他的努力下,按摩中心由原来的40多平米、两张按摩床的门店发展到拥有400多平米、20名按摩师,各种按摩理疗设施齐全的专业按摩理疗机构。拥有培训水平高、能力强的按摩师30余人,解决盲人就业20多人,帮助10多名盲人实现了自主创业,无偿支持近10万元。近年来,他接待病患近20万人次,累计减免各项费用50多万元。2013年张少全盲人按摩中心被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列为实习基地。他本人被推选为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并获得了“陕西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自强模范”等荣誉。

张雷武 男,汉族,1965年1月生,肢残,米脂县美协主席。虽然下肢瘫痪,但他勤学苦练绘画理论和技艺,先后有《乡情》、《后羿射日》、《杜斌丞先生像》、《厚土漫漫》等多幅作品获奖,数十幅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山君闻道,何惧之有》被选送韩国首尔展出,国画《暮归》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相关作品及传略分别载入《当代速写艺术》、《世界书画家经典》等大典。他热心公益事业,助残济困,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80余万元。他获得了“中国书画百杰”、“陕西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自强模范”和“陕西省十强残疾青年”等荣誉。


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事迹

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在服务全省的同时也牵挂着249万残疾人。多年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一体融合又各具特色的优势,秉承关爱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及时宣传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从2013年起,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克服种种技术困难,连续两年大胆运用手语成功直播省“两会”盛况,让陕西省的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第一时间了解重要新闻,成为全国首家用双语直播“两会”的省级媒体。在宣传残疾人事业方面,现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在所办的两套广播和一套电视节目中,做到了每年有活动,每月有专题,每周有消息。

蒲城县民生资源中心 由一批爱心助残志愿者于2009年8月注册成立,是旨在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产生活状况的民办非企业机构,以社会化的方式开展工作,业务接受蒲城县残联指导。招募专家人士编印《综合知识培训手册》3000册,开展了心理疏导、自信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等培训。采取了“素质提高、技术支撑、资金保障”三项措施,通过“三阶段递进式”的培训模式,开展各类创业就业培训133期,建立由县上专家及志愿者中有专长人士组成的人才库,定期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指导残疾人生产。募集资金扶持贫困残疾人,指导建立了残疾人活动站和扶贫基地等。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芦君玲 女,汉族,1951年12月生,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孝西村振兴砖厂厂长。2002年丈夫因医疗事故变成植物人,从此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独自撑起砖厂,并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目前厂里有50多名工人,其中残疾人12名。对于这些残疾人,她管吃管住,每月按时发工资,从不拖欠,还有的当天干完活就发钱。能干的干些重活,每月能拿三四千元;身体不好的残疾人就干些力所能及的轻活,每月也能拿到1200元。她和残疾工人们相处融洽,经常给大家洗衣服,缝被子,谁有个头疼脑热,感冒拉肚子什么的,她家里备有常用药。

宋虎杰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6月生,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免费救助福建四胞胎脑瘫兄弟、甘肃庆阳三胞胎脑瘫患者、云南彝族脑瘫患者小雁杰、湖北襄樊植物人患者张本华等,受到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道德观察》等栏目及省市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的多次报道。近十年来,承担中国残联、陕西省残联、西安市残联康复救助项目3000余例,圆满完成《中国学龄儿童交往交流能力调查和流行病学研究》(陕西片)、国家卫生行业专项《小儿脑瘫流行特征及规范化防治》(陕西片)的流行病学调查任务。举办各种培训班19次,共计培养残疾人康复人才1096人。


残疾人之家先进事迹

安康市康复托养中心 2009年成立,是一家服务于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康复托养机构,中心占地面积9亩,拥有300张床位,工作服务人员70余人,成立至今共托养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600余人次。中心以“专业托养、生活照顾、训练康复、回归社会”为宗旨,探索出了以医疗康复维持服药治疗为前提,以工疗技能训练康复为内容,以综合性、开放式全面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为目的的康复托养模式。中心实行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做到“四个满意、三个到位”,即政府、部门、社会、残疾人家属满意和设施、管理、服务到位。中心因出色的业绩得到中央电视台的特别报道,被称为名副其实“撑起一方绿荫的精神家园”。

省聋儿康复中心 成立于1990年,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是以集中接受学龄前听障儿童开展听觉言语康复和学前教育为主要业务、并对所有听障人群开展服务的康复机构。自成立以来,中心共免费收训6岁以下聋儿1339名,培训家长2000多名,听障儿童开口率100%,入普通学校率85%,每年家长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5%以上,验配助听器2000余次,开展基层与家长培训300多人次。中心以“医教结合、保教并重”为原则,承担了国家、省、社会各界捐资救助等多个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中心获得了“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陕西省直机关文明单位”、“陕西省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人工耳蜗康复优秀定点机构”等荣誉。

柞水县凤凰镇残疾人联合会 全镇总面积163平方公里,生活着残疾人451户、1469人,占总人口的823%。镇残联组织成立了4个助残志愿者联络站,志愿者达4332名。成立以民间残疾人艺人为骨干的残疾人艺术社2个,创建了6个残疾人温馨之家。营造了覆盖镇、村所有残疾人的助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服务、活动、教育、展示等功能作用,让残疾人不用出社区、村,就可享受教育、社会保障、维权、生活照料、文体活动、无障碍等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帮助285名农村残疾人度过了生产生活难关,120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全镇6至14岁的残疾儿童全部入学,入学率达100%。真正发挥了“残疾人之家”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武功县红太阳特殊教育康复学校 创办于2004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一所集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民办教育机构。现有特殊学生119名、教职工30名,开设了手语文化、感统训练、语言个训、情景训练、养成教育、技能培训、刺绣艺术、布艺制作等十多种课程。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书育人,强智健体,播撒爱心”的办学宗旨,分级、分科、分人教育,采用集训、个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体寄宿,集中管理。从每个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到文化课的学习以及如何做人的教育,都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严抓细管。学校获得了“咸阳市特殊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段寅生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1月生,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协调市政府从2007年开始实施每年发放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资助500名贫困学生入学、救助1000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免费发放辅助器具等“十件实事”,累计投入3亿元。将省属企业792厂职工医院托管成立了宝鸡市阳光医院,成为全市残疾人集中托养和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多方协调人社部门推行残疾人城乡养老保险特惠政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宝鸡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宝鸡模式。建成了114个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开展全国心智障碍人士救援服务试点工作,推进全市新建了3所特教学校、建立贫困县老年残疾人的专项生活补贴制度,协调扶贫、民政、农业、财政等部门部署实施残疾人“千户万人缩距奔小康工程”。宝鸡市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陕西省残疾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

上一篇:甘肃省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