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强模范先进事迹
谭士熙 男,汉族,1955年12月生,盲人,柳州市士熙保健按摩院院长。上世纪80年代初,他身残志坚,自主创业,在成衣加工、运输市场等领域取得了成功,他的“士熙快运”在广西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共有40个收发货点、20多辆车,安置了2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及残疾人就业,成为所在社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最多的私营企业主。2009年,他积极配合当地残联工作,投资20万元创办了一家兼有技能培训功能的盲人保健按摩机构,通过定向培训安置了10多名残疾人就业,为了能够满足更多盲人朋友的就业需要,他还筹划在全市各城区增开分店,多设服务点。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从1999年开始,每年给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孤残儿童捐赠物品,主动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救灾助困等捐助活动,还经常参加社区爱心捐献活动。他获得了“ 柳州市首届十大慈善人物”等荣誉。
黄梦萍 女,汉族,1990年1月生,聋人,残疾人体育钦州训练基地教练。在当运动员期间,她克服病痛、坚持不懈、刻苦训练、勇于拼搏,多次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08年参加保加利亚世界聋人乒乓球锦标赛,获女子单打及双打第一名,2009年在台北第21届听障奥运会上她和队友一起取得了4个项目的金牌,2013年在保加利亚第22届听障奥运会上取得了2块金牌。在担任教练期间,她认真制定训练方案,悉心组织训练,手把手教,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技能提高得很快,在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获得了“广西体育自强之星”、“2009CCTV体坛风云人物提名奖——残疾人体育精神奖”等荣誉。
马霄 男,壮族,中共党员,1966年10月生,肢残,百色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2002年在执行任务时受伤高位截瘫,但他坐在轮椅上开辟了禁毒工作的新“战场”。经过康复治疗后,他在网络上不断探索禁毒宣传工作,开通了全国首家禁毒微博“禁毒在线”,听众数量成倍增加。每天他至少有15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不断地更新微博,热情地与全国各地网友进行互动交流。据统计,“禁毒在线”微博目前已广播禁毒知识题目2380题,共发微博113万多条,7500多万字,解答禁毒问题42万多个,阅读量达到4900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禁毒宣传工作,成功帮助了86人。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并获得了 “广西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等荣誉。
包学雄 男,瑶族,中共党员,1964年1月生,肢残,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他是恢复高考后首批残疾人大学生之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多项课题,其中作为主笔完成了《奥运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技术路线》,该研究报告被全文收录于《2004北京奥运经济报告》,并被赠送奥委会。他积极从事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研究,论文《中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现实与未来》被纳入自治区级课题《社会保障工作研究》中全文公开发表,《社会保障工作研究》获得”广西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肢残人协会主席,向中国肢残人协会申请在广西实施残疾人帮扶项目,为革命老区百色市西林、隆林两个县100户残疾人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作为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积极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建言献策。2013年,当选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他获得了“广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事迹
崇左市人民医院 秉承“仁爱至善”的治院理念,致力于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院残疾职工共8人,根据身体情况安排在不同的岗位。连续三年到崇左市特教学校开展主题为“让每一个残疾孩子走进课堂”的活动,免费为残疾学生进行体检并给予其他形式的帮扶。每年组织专家、志愿者到福利院为残疾老人体检,发动各界爱心人士为残疾弱势群体捐款达50余万元?;岢孤涫倒抑姓?,认真做好防盲治盲、新生儿听力筛查、残疾人鉴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等工作。通过自筹资金260万元设立康复医学科,购置先进设备,开设传统中医治疗区、物理治疗区、运动治疗区、心理治疗区、言语吞咽障碍治疗区、评定室等残疾人康复项目。组织全院职工为崇左市特教学校捐赠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两百余套。医院获得了“崇左市爱心医院”、“广西爱心医院”、“广西第二批和谐单位”、“广西文明单位”等荣誉。
自治区财政厅社会保障处 主动关爱残疾人事业,开展系列助残活动。2014年积极协调广西财政共投入残疾人事业资金291亿元,同比增加113亿元,增长63%。2009年出台《关于做好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2012年在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和新农合中将白内障复明、脑瘫等九项等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2012年出台《关于城镇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政府全额补助的通知》,2014年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2013年,开展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资金绩效评价,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性资金分配挂钩机制。2011年率先在全国实施“党员助残温暖同行”工程,对每户残疾人党员扶持资金1000元以上,共扶持49000名残疾人。2010—2013年,协调筹措资金21852万元,支持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等项目。
桂林新华电脑职业技术学校 在校残疾学生基本保持在60人左右。学校结合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培训中从课程设置和专业安排适应残疾人的需求,让残疾人学有所长。该校培训的学生先后取得桂林市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暨全国选拔赛、广西区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的好成绩,有的还荣获“广西技术能手”称号?;橹ι蜚氪ǖ卣鹪智?、玉树地震灾区定向捐款,向贫困地区小学资助学习用品用具,奉献爱心、回报社会。近五年来,共培训帮扶残疾学生610人(次),就业率达73%。学校被中国残联定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获得了“广西自治区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李次元 男,汉族,1968年3月生,肢残,桂林市华洋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职工。他是个朴实、善良、孝顺、乐于进取的人,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靠自食其力谋生孝敬年迈的母亲。他曾得到过免费做手术的机会,让他从原来需要靠手支撑行走到用右脚能支撑行动。他一直心怀感激,希望有机会可以帮助其他人。2014年新年伊始,厄运降临他的身上——遭遇车祸脑死亡。了解他的家人第一时间替他做出决定:“把能用的器官都捐出来,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我们觉得这是帮助他完成心愿,回馈社会的大善事,九泉之下的他一定会感到欣慰的。”1月8日凌晨,在桂林市解放军第181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他的双肾和一对眼角膜被取出,分别捐献给了四名重症患者,延续了他们的生命。
唐翠玉 女,壮族,中共党员,1967年5月生,多重残疾,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茶油村村民。她是一个善良而顽强的农村残疾妇女,凭着一颗爱心和一份执着,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和勤劳的双手,十年如一日帮助困难乡亲和残疾人。她把村里7位没有自理能力的孤寡残疾老人接到她的家里,给他们安排住宿,伺候他们的一日三餐,料理他们的日常生活,送他们到医院看病治疗,现在她家成了一个充满爱心其乐融融的敬老院,她用自己的努力无偿地帮助这些病残孤寡老人。
王芳 女,汉族,无党派人士,1967年10月生,南宁市西乡塘区安琪之家康复教育活动中心理事长。2002年6月创办民间公益慈善机构“安琪之家”。12年来,该机构直接服务的全国各地脑瘫孩子超过1400多人,并为超过5000多位全国各地脑瘫孩子提供了远程康复教育咨询。牵头组建由全国同类民间慈善机构组成的“中国脑瘫康复教育网络”,担任第一位“首席执行总干事”,现任秘书长。网络成员由6年前的4家增加到40多家,分布在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直接服务的残障孤儿超过6000余人。她获得了“中华慈善奖”、联合国驻华机构“服务残疾人事业――杰出人士奖”、“广西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广西自治区十大女杰”、“南宁市十佳市民”等荣誉。
李旺兰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1年4月生,玉林市正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76年创办了民政福利企业玉林正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扶持就业的残疾员工由52人增加至90人。将全体员工全部纳入五项社会保险范畴,解决了残疾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为残疾员工办好事、实事,密切联系残疾员工,主动为残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在残疾人就业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全心全意为残疾员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真切地帮扶着身边的残疾人,为残疾员工免费提供住宿和水电,在公司食堂用餐的给予50%的伙食补贴。他获得了“全国乡镇企业家”、“广西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广西自治区优秀企业家”、“广西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
残疾人之家先进事迹
北海市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 成立于2007年,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目前承担“七彩梦行动计划”的助听器救助验配、聋儿(助听器、人工耳蜗)救助、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和国家彩票公益金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6个项目。还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培训和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发放等业务工作。每年社区康复指导培训200多人(次),免费适配、发放残疾人辅具2000多件。2013年底,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8310平方米的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注重师资质量,语训部老师都具有国家聋儿学前教育资格证书,还定期派老师参加全国、自治区残疾儿童康复和辅助技术培训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每年开展两期岗位技术操练竞赛和互教互学活动,提高师资水平。中心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防城港市自强社区服务中心 成立于2001年。目前拥有员工30名,其中28名为残疾人,规模由当初的3万元注册资金发展到今天有40多万元固定资产。13年来,中心积极探索服务残疾人路子,寻求残疾人就业渠道,开设电脑打字、刻字、广告宣传制作、会务服务等多项经营项目,根据不同残疾情况安排每位残疾员工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都能充分地发挥自身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为了让文化程度不高的残疾员工掌握一技之长,中心坚持送他们去参加电脑操作、会计知识、机车维修等技能培训。中心通过家访或电话联系与家长交谈900多人次,共同做好青年残疾人的教育工作,用真情去温暖、感动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让他们走出自卑,成为一个心灵健康的人。
贺州市八步区残疾人联合会 积极开展康复服务工作,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3000多例,培训聋儿96名,装配假肢88例,发放各类辅助器具420件。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和职业技能培训,安排残疾人就业378人。帮扶149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致富。“阳光家园计划”家居托养服务,为92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家政服务,为108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努力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几年来共接待残疾人来访313人次,办结来信21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竦昧?ldquo;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系统先进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证核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廖萍 女,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7月生,来宾市兴宾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13年来,她秉承“爱心、关心、耐心、恒心、信心”的“五心”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在全(区)省名列前茅。一是构建就业、就学平台,城镇残疾人实现就业率达88%,农村残疾人就业率达92%,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二是构建康复平台,以“助视”、“助听”、“助行”为平台,残疾人实现康复需求服务达825%;三是落实各种保障措施,构建扶助、助残平台,并结合“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组织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她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广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