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简介

广东省

2014-07-07 08:47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全国自强模范先进事迹

林爽英 女,汉族, 1970年2月生,肢残,增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她自幼因患进行性肌肉细胞营养不良导致残疾,通过全国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文凭。1992年起,开始做家庭教师,同时从事写作。每天教学平均五六个小时,碰到节假日更是高达十二三个小时,写作也耗去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二项工作让她没有休息日。先后辅导过数百名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考入了国内外重点大学。在国内外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百万余字,出版著作5本,多次获奖。她热衷社会公益,资助贫困学生,给文学团体和慈善机构捐款,为患重病的孩子筹款。多年来,“踏遍”广州及周边地区,应邀为部队、监狱、医院及各大中小学演讲。听众数以十万计。她被选为广州亚残运会火炬手,并获得了“广州市杰出残疾员工”、“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广州市自强不息好青年”、“广州市十大杰出残疾人”等荣誉。

林小敏 女,汉族, 1965年3月生,肢残,惠东县励志电脑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她一岁半时高位截瘫。 1988年,开起了惠东县第一家图文快印店。2004年开办惠东县禾乐制鞋厂,成立残疾人制鞋技术培训就业基地,无偿为残疾人提供制鞋技能培训,并帮助他们就业,在工厂40多位工人中,残疾人占了半数以上。2011年自筹资金建立惠东县励志电脑职业培训基地,2012年创办惠东县励志数码印务有限公司,把一些经过了培训在外面又找不到接收单位的重度残疾人集中起来就业。她被选为“喜迎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全省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报告团”的主讲,在全省各市和10所大专院校做巡回报告。2013年,她当选为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得了“惠州市十大助残大使”、“广东省自强模范”等荣誉。

刘智聪 男,汉族,1970年10月生,肢残,东莞市裕杨纸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92年,创办东莞市裕杨纸品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纸箱等产品。2004年,因为意外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他坐在了轮椅上开始经营自己的公司。目前,他执掌的三家纸制品企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成为当地民营企业纳税大户。他捐资公益事业,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就业创业的行列,四年来,共帮助残疾人朋友近300人次,奖励资金40多万。他不顾自身残疾,四处奔走,每年拿出资金,开办残疾人手机维修培训班、绘画班和电子商务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存技能。 其公司被评为“东莞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他获得了“广东省自强模范”、“广东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等荣誉。

杜金沛 男,汉族,农工民主党党员,1972年9月生,肢残,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高中毕业后做过工人、档案员等,后自学完成大学课程,并成功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他知识积淀较厚,所学学科跨度较大,涉猎面较广,学术思想活跃,在经济学、哲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多家全国性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有:宏观经济运行及理论、国际金融、中央银行政策及理论、经济哲学、经济学方法论等。他多次主持广东省、国家有关部门重大研究课题,并取得丰厚的研究成果。多次对于改善当前农村经济状况提出建议,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倾注热情,将农村残疾人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5年多时间里,就该问题申请到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各类课题七项,发表相关论文及呈送政策建议10余篇。他获得了“广东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李良雄 男,汉族,1979年10月生,肢残,揭阳市揭东区饶美村办养鸡场个体经营者。出生第三天便双手萎缩导致残疾, 2008年开始创办养鸡场。从家里到养鸡场有10多公里,不管日晒雨淋还是寒冬酷暑,每天都骑着自己特制的自行车载着100来斤饲料往返数次。他坚信质量至上、真诚待人、实心做事,凭着质优价廉、热情服务的营销方式,养鸡场走上了正轨,并不断发展壮大,从开始只养50只,到2013年已经发展到300多只。为了回报社会,他将上级给他的2万元慰问金全部捐给村里,用于学校的校舍建设。他获得了“揭阳市首届玉德人物”、“广东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

陈丙惠 男,汉族,1968年12月生,盲人,湛江市坡头区益紫城酒店总经理。1990年,因意外受伤导致双目失明。2003年,他建设南三岛内田头中心村汽车发运站,2009年投资兴建了兼营卡拉OK、旅业的益紫城酒店,2011年,酒店被湛江市社科联等部门评为“湛江市文化建设十佳标兵单位”。之后他立足酒店,发展海水养殖业,每年的产值达500万元,利润达200多万元。从2002年起,他还先后参加过三届广东省残运会,共获得5金2银2铜的好成绩,并获得了“广东省第六届残运会运动员体育道德风尚奖”、“湛江市文化建设十佳企业家”等荣誉。

吕伟涛 男,汉族,1982年7月生,肢残,海丰县海陆通辅具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因病双腿残疾。2001到2004年间,先后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本, 2009年创办了海陆通辅具用品有限公司,为残疾人研发、生产辅助用品,先后发明了“汽车手动控制装置”,“活动式防滑拐杖头”,均获国家专利,还筹划了“神州大地行”活动,2010年,其发明获得“全国辅助器具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创意一等奖”。他获得了“汕尾市高级拔尖人才”、“广东省残疾人十佳创新人物”、“广东省自强模范”等荣誉。

 

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事迹

汕头市存心慈善会 前身为“存心善堂”,创于1899年,2003年恢复活动,至2013年,共接受社会慈善资金1亿5千多万元,目前,会员超过5万人,义工人数达3200多人。先后成立特教学校、养老院等14家实体慈善机构。2005年,成立“残障庇护安养院”,总投资80多万,设置床位60个。同年开办“慈善诊所”,聘请11名专业医务人员坐诊,免费服务残疾人、孤寡、单亲困难群众,义务施医赠药。2009年开办特教学校,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一所特殊教育专业学校。2010年开设“残疾人工疗站”,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解决了从存心特教学校毕业的智障儿童的生活出路。慈善会获得了“5A级社会组织”等荣誉。

河源市女企业家协会 成立于2010年,共150名会员。要求会员企业在用工招聘中,优先录用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条件,积极扶持并优先帮助残疾人创业、生产自立。在河源市举办的2012年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上,协会的43个女企业家会员参加招聘,与162位残疾人现场签订聘用合约。目前在会员企业员工中共有残疾人130人,种养殖户中有残疾人302人。多年来,协会及会员在助残活动中,帮助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解决困难160余起,组织会员慰问残疾人共782人次,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就价值660万元。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培训,针对性地举办食用菌、养鸡、柠檬、优质糯稻、板栗、油茶、茶叶等16个项目的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共达813人次。协会对献爱心的会员建立年度表彰机制,使爱心事业成为会员们的自觉行动发扬光大。

梅州市大埔漳联瓷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民营独资企业,拥有1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共有230多名职工。作为市县两级残疾人培训就业示范基地,从2009年以来共为230余名残疾人提供岗前培训,安置残疾职工从35人增至61名,占公司陶瓷生产一线技术员工的三成以上,并为残疾职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对车间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残疾职工每月保底工资650元,并补贴伙食费400元,按件计酬者最高工资可达2500多元。公司还为残疾职工缴交“五险”,并免费提供住宿。公司把产品目标定位为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努力将“残疾人福利企业产品”推向市场,打响“漳联残疾人福利产品”品牌。

中山市助残志愿者(义工)服务总队 成立于2009年,拥有注册志愿者280人,五年来服务总时数达到6万小时以上。服务队每年开展四期手语培训,参与的志愿者达1000人次。他们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如全市残疾人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法制宣传志愿服务集市等,服务达1万人次以上。2009年下半年开展了对全市重度残疾人入户调查,走访了全市24个镇区278个社区(村)、1070户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2011年进行了“城区残疾人危房”调查;2012年进行了全市900多户“居家托养”入户调查。总队长罗东先后获得“中山市扶残助残爱心大使”、“2012年中山市残疾人先进工作者”、“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称号。服务总队获得了“中山市先进服务总队”、“广东省重点培育社会组织”等荣誉。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陈美璃 女,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5月生,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项目负责人。从2006年至今,累计志愿服务时间9000多个小时。2007年带头成立视障帮扶小组,组织志愿者协助盲人开展购物、看病、学习等各种帮扶服务,被盲人誉为“会发声的盲杖”、盲人的“眼睛”。热心开展关爱脑瘫儿童、送服务进社区康园、帮扶精神病康复者、丰富残疾运动员文化生活等助残的志愿活动。带领志愿者走进利康中心和广州市精神病院,以不同的主题与精神病康复者组成帮扶小组,与他们同学习、共欢乐。组织专业志愿者对残疾运动员进行英语基础交际、社交礼仪等培训。先后荣获“广东省志愿服务银奖”、“广东省助残扶残先进个人”、“广州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郑汉明 男,汉族,1957年7月生,深圳市汕头商会会长。在2013年第四届“广东扶贫济困日”表彰大会上,以个人名义单笔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捐建汕头市残疾人慈爱托养中心。在他的带动下,汕头商会企业家踊跃认捐1000万。该中心占地612亩,面积6000平方米,可为200多名16岁——60岁残疾人士提供全日制托养和日间照料。历年来,为汕头、深圳、汶川等地捐资修村路、建校舍、助学助教捐款。据不完全统计,累积捐款金额达3000多万元。他获得了“爱心慈善之星”等荣誉。

梁健玲 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12月生,江门市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2010年牵头成立江门市首家社会工作机构。2012年9月成立了“江门市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及青少年、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服务。从事社工服务8年多的时间,服务的残疾个案将近1000件,近年来撰写了大量的社工实务文章,出色地完成国家民政部课题2个,市级优秀科研项目1个。曾荣获“2012年度中国最美社工”,“广东省优秀社工”、“市慈善工作先进个人”、“江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

黄景欣 男,汉族,1958年8月生,强盛陶瓷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创办了饶平县绿源陶瓷原料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专门安置残疾人就业,招录残疾员工186名,并出资10多万元购置康复器材、图书以及配套设备等,为残疾职工提供无障碍工作环境。同时根据残疾职工身体状况和能力安排合适工作,并实行优工优酬的特殊政策,计酬以比健全员工多20%的比例计算。2013年5月公司被中国残联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10多年来帮助200多户贫困残疾家庭解决生活困难,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先后捐出慈善爱心资金达500余万元。近几年他又投资2800万元建立综合性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预计2014年6月投入使用,将每年提供380个托养床位和约1000个残疾人就业岗位,为托养残疾人家庭节省约1140万元。他获得了“潮州市扶贫济困爱心大使”等荣誉。

 
残疾人之家先进事迹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 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现有专职工作人员5人,残疾人会员55人。中心先后对阳光农场、健身苑及功能室等设施进行了改造,由原先的19个功能室增加到24个,投入了22万元完善“四位一体”服务所需设备。五年来,月均服务残疾人达910人次,康复有效率90%以上。强化推动居家康复项目,为4名居家康复的会员提供上门服务3745小时,为9名定向行走训练会员提供入户服务450小时。为中、重度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发放辅助性就业津贴约1290元/人/月。中心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建立了“工作人员+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中心获得了“深圳市十佳街道职康中心”等荣誉。

茂名市爱心盲人推拿保健中心 成立于1995年,是茂名地区首家集盲人的培训、就业、康复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心由最初的300平米扩展到1000多平米。目前已培训2939人(次)盲人,学员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心为他们免去培训费、伙食费近百万元。经该中心按摩培训的盲人,100%取得二级以上按摩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全部推荐就业。同时积极组织盲人36万人次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协助盲人1000多人次做好法律维权和提供婚姻家庭等工作,引导和组织“盲人献爱心”公益活动,组织专业盲人按摩师每年免费为妇女、医务人员等人群按摩治疗,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人保健推拿3000多人(次)。中心获得了“广东省残疾人之家”等荣誉。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伍威权庇护工场 于2008年成立,致力于精神残疾及智障人士的庇护性就业和支持性就业。现有残疾学员52名,人均月收入(低保及临界低保)400-1000元,服务辐射容桂街道16个居(村)委会。成功推荐12名学员到社会单位就业,人均月收入1800-2000元。注重与学员家长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2次家长大会,家长满意度达到98%?;巴夤冉椋氏冉⒘说谝患也屑踩松缁崞笠?mdash;—共融艺术咖啡屋,并相继开办共融艺术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伍威权汽车美容部等社会企业,产生稳定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探索社会企业发展模式积累了较好经验。连续3年带领残疾学员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特殊马拉松赛,同时带领残疾学员参与社区活动和义工工作,用服务回馈社会。


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詹必显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9月生,饶平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他深入基层调研,不到三个月跑遍全县22个镇场130多个重点村,走访了上千户残疾人。五年来,他改善了县残疾人工作落后的局面,使饶平县成为了“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特困患者全部免费手术;建设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县精神病康复医院、综合托养中心大楼、残疾人培训就业扶贫基地等,实现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就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几千个。该县还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整县残疾人口普查、全县残疾人口数据电子信息化建设。通过多渠道资金筹措,落实残疾人城乡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等工作,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大众参与”新路子,有力保障了残疾人权益。2011年,饶平县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一篇: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