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汪勇,是江西省上饶市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警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说起119,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灭火、抢险、救援。没错,身为消防官兵,这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在我们江西上饶,119火警专线却还有它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残疾群众的——助残热线。
2003年的一天下午,一个报警电话打到我们报警台,当接警员紧张地询问哪里出现火情的时候,就听见一个声音吞吞吐吐地说,能不能给我找个工作?那是江家火,因为身患残疾、贫困潦倒,已经走投无路的他,愣把119当成了求助电话。我们消防官兵没有拒绝他,几十次的询问、几十次的推荐——终于,在我们的帮助下,江家火上班了。现在的他不但娶了老婆,还盖了新房??醋潘娜兆庸煤旌旎鸹?,我们的心里就是两个字——高兴!
走进我们消防队,你会看到一个红色的捐款箱,它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叫“爱心基金”。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战友们都会把一笔钱存到“爱心基金”里,这样做的目的就一个:帮助最困难的残疾人。
我还记得第一次来到重度残疾人方志辉家的情景,他的家地势低洼,屋顶见光,四面透风,碰上下雨天,锅、碗、瓢、盆都要端出来接雨,眼看房子要倒塌,我们支队紧急开会,从“爱心基金”里拨出资金为他建新房,从选址、规划,到设计、施工,全程都有我们官兵的参与。——2013年的春节,我们帮老方搬进了新家,当我们从他家走出来的时候,就看见政委一个人站在那缓缓的松了一口气,他说:“做完这个事儿,我才真正放心了。”政委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因为这付出之后的放心,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安慰,更是我们消防官兵最大的——光荣!
“爱心基金”帮助了残疾人,也帮了我们自己。现在入伍的新战友,大多是90后,很多人还是独生子女,能为残疾人做点事,对他们也是一个教育。有一次带一位18岁的小战士去慰问,那是一户常年卧病在床的残疾人。走进房门,刚刚还有说有笑的小战士顿时就不吭声了。扫地抹桌子做家务,一直低着头忙来忙去,趁我们不注意竟然还“吧嗒吧嗒”,掉下眼泪了。一回到营地,这个小战士就一口气儿冲到“爱心基金”那里,紧紧抱着捐款箱,非要把所有的捐款都捐出去,急得我们好几个人一起才把他架回去——可敬又可爱、朴实又热情,这就是我们的小战士,这就是我们的消防兵!
对我们来说,消防是本分,助残是义务。而要为残疾人服务好,先要把本职工作做到家。为了保障残疾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下到农村,为重度残疾人排查火灾隐患。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每学期的第一课,肯定是我们的消防课。灭火演练、逃生自救,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孩子们对我们的绿军装,从陌生、好奇变得亲切、熟悉,每当我们回到校园,孩子们都会奔跑着、争先恐后的扑到我们怀里——这点滴的小事,虽然没有火灾现场那么惊心动魄,但这种平凡的幸福,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的11月份,总是支队官兵最失落的时候,因为,老兵,要退伍了。老兵对部队有感情,也对驻地有感情。离队前的一星期,老兵们会悄悄写下自己退伍时的安排: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最后一件事,到帮助的残疾人家里再走最后一次。去残疾人家时,老兵都会带上一位新战友,一声告别、一番托付,让这个战友继续自己没有做完的事。老兵退伍了,老兵的精神还留着。每周的思想政治课上,还会讲述起老兵的事迹;支队的宣传栏里,还会出现老兵的照片;而在残疾人的口中,老兵的名字还会被一次又一次的提起。只是十年前,那个从老兵手里接过学费的小姑娘,大学毕业后回到家里,会一直不停的追问,当初那个穿军装的叔叔,他人在哪里,家在哪里……
从救助生命到关心生活,我们的119,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难;迎寒送暑、春去秋来,我们的助残路,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足迹。理解、尊重、奉献——在残疾人的心里,我们消防官兵树起了一面永远不倒的红旗。
这面旗帜上,记录着我们的光荣,记录着我们的故事,更记录着我们消防官兵的热血和情谊。
消防官兵助残情,百姓困难记心中。
烈火金刚凌云志,共产党员战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