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是陕西省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最多、“普惠+特惠”政策覆盖最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最快、残疾人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相红霞上任时间不长,但对残疾人工作充满热情。中国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记者对相红霞理事长进行了专访,她对未来五年陕西省残疾人工作 “五个聚力”的工作思路和建设“三个残联”的目标进行了详细介绍。
陕西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相红霞
我担任铜川市市委副书记期间,分管过残联工作,所以对残联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今年3月底到省残联就任党组书记、理事长以后,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我坚持学字当头,开展调查研究,向残疾人及其亲友问需,向残疾人工作者问计,力求尽快地熟悉情况,转变角色。
过去五年,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迅速,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比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每年为残疾人办十件实事;率先在全国建立 “两项补贴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后来上升为国家福利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促进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
在近期召开的陕西省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我们提出了“五个聚力”的工作思路和建设“活力残联、贴心残联、阳光残联——三个残联”目标。
首先,“五个聚力”,指的是“聚力政治引领”、“聚力脱贫攻坚”、“聚力精准康复”、“聚民生保障”、“聚力环境建设”。具体地说,在“政治引领”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引领更多残疾人建功;在“脱贫攻坚上”,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织密筑牢社会保障网,以实际成效兑现“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精准康复上,建设多元化、广覆盖的服务网络,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在“民生保障”上,以筹办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为契机,积极发展残疾人群众体育运动,推动教育、就业、文体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协调发展;在“环境建设”上,把法治、无障碍、信息化和助残环境建设作为着力点来抓好。
此外,为了让残疾人组织在改革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承担起新时代的重任和使命,陕西省残联还将围绕“三个残联”加强自身建设,即:在建设“活力残联”上,紧紧围绕强“三性”去“四化”,推进残联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优化职能、提升能力、健全机制上积极探索,并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形成残联系统的“一池活水”;在建设“贴心残联”上,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把“面对面”和“键对键”(互联网沟通)结合起来,推进残联工作在线上线下有旗帜、有组织、有服务,让残联成为残疾人找得见、信得过、离不开的群团组织;在建设“阳光残联”上,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残疾人服务事项清单式管理,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