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的小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残联从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出发,提出了残疾人同步宜居幸福梦这一发展目标。在本次中国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记者专访了山东省青岛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管艾宏,请她就如何实现残疾人的“宜居幸福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山东省青岛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管艾宏
文 图_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七代会记者组
为了实现残疾人与全市人民同步共享宜居幸福生活,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例如,我们在对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建立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与低保的联动制度,并实现了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全覆盖。针对精神智力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我们也出台了特别优惠的政策,借助社会力量安置残疾人就业,并由政府购买五项保险,并且按照上一年度的最低工资进行发放。这样一来,解决了精神智力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受到残疾人家长的欢迎。到目前为止,在相关机构中就业的残疾人已经达到600多名。为了鼓励残疾人创新创业,我们还建立了孵化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残疾人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孵化创业,目前也有近200名残疾人孵化成功。
今年6月,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这次盛会对青岛市的残疾人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在峰会的筹办过程当中,我们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对旧有的一些建筑、道路、设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消除了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障碍。同时我们的助残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峰会的筹办中,为峰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康复是残疾人走向社会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了对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补贴力度。目前,在青岛已经实现聋儿家庭人工耳蜗的全覆盖,并且在全市十个区市通过加大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残疾孩子接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青岛市政府还将困难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这项工作纳入到政府实事之一,由政府出资,政府买单,政府督导,在两年时间里投入1500万元帮助困难残疾人完成了辅具适配。此外,康复大学建设是中国残联和教育部非常重视和关注的一项工作,我们会积极配合中国残联,做好康复大学的基础性建设工作。而伴随着今后随着康复大学在青岛的建立,我们也将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