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第八个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在京启动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促进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服务体系,提升孤独症儿童发展全程服务能力水平和保障条件,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环境。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出席活动并讲话。北京市副市长马骏,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胡向阳,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北京市、海淀区有关领导、孤独症儿童服务机构、残疾人工作者、孤独症儿童和家长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孤独症是一类严重致残的神经发育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困难和极大痛苦。近年来,我国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不断加强。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为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提供有力保障。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孤独症儿童筛查、诊断、康复、融合教育等工作,将相关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将孤独症儿童及家庭纳入社会救助安排,有效提升了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解决孤独症儿童及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近日,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
据了解,《方案》从三个方面明确了具体行动任务,包括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提升行动,完善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网络,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人才培养,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管理;实施孤独症儿童教康融合行动,扩大孤独症儿童教育资源,健全孤独症儿童普惠保障机制;实施孤独症儿童家庭暖心行动,加强孤独症儿童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加强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保障,加强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性服务。
《方案》强调,在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协调下,建立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医保、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残联组织联动的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机制,同时,对落实支持保障措施、开展广泛宣传动员、抓好监督落实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责编: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