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北京文艺表演浓缩了一个肢残女孩寻求梦想的故事。演员们用轻盈优美的舞蹈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演绎了残疾人身有残疾,却从不放弃希望的历程。观看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观众都被这样一个小而精的故事打动,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
3月18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亮相韩国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为全世界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北京文艺表演。(图 新华社)
文_《三月风》记者 白帆
韩国平昌第十二届冬季残奥会闭幕仪式结束后,作为下届东道主接旗仪式和“北京文艺表演”的总导演张艺谋长舒一口气,他首先表扬的是参加这场表演的演员,“我要感谢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她们的舞蹈水平和健全人一样好?!?/p>
张艺谋在辅导主演汪伊美。此次北京文艺表演总导演的重担再次落到这位中国著名导演身上。
“可爱的孩子们”全部都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在2017年11月底接到要在闭幕式上表演节目的任务通知,从全团50多演员中选出了19名演员,排练了整整三个月时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副团长王晶担任本次表演的执行导演,她说“这些孩子经过了‘精挑细选’”。
张艺谋用四个字归纳了艺术团的表现——十全十美。
在出发之前,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多次看望演职人员,表达关切之情。作为这场演出的总策划,海迪主席多次和导演团队就节目创意、服装设计、舞蹈编排、音乐制作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策划。(摄影 陈曦)
东边风雪西边雨
3月18日,闭幕式开始之前,天空飘下了细细碎碎的雨。王晶在后台一直担心:“要是再这么下个不停,只能让‘机器人’别上了?!?/p>
王晶口中的“机器人”,其实是8块冰屏。这些能在舞台上自由行走的LED大屏幕,是张艺谋在之前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精彩上演“北京八分钟”时的“秘密武器”。有评论说,如果没有这些在夜色中放射出明光的机器人,那场演出的创造性将折损一半。张艺谋接受采访时,曾多次提到演出的高科技元素也是源自这些冰屏带来的底气。所以,王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露天的体育场,冰屏底部遇水就会打滑,但如果不上,演出的效果自然受到影响。
为了早一点适应场地,艺术团的演职员在3月12日抵达韩国平昌的第二天,就开始了紧张的排练。当地大雪不断,其中一次正好赶上演员带妆出现在主体育场的彩排现场。为了保密,3月15日的彩排被安排在当晚10点钟开始,空旷的体育场内寒风刺骨,雪被风吹落一地,贴在地上就成了冰。演员们披着长度过膝的羽绒服,依旧瑟瑟发抖。
“主办方因为天气原因只让我们用了一个小时灯光。灯光调试不理想,‘冰屏’打滑,换了场地演员们也看不清地标……”很多演员是第一次在冬季室外跳舞,大雪还一个劲地往头上落,当晚,演出的完成度让艺术团所有人都不满意,甚至是失望。
经过紧急协商,3月17日晚艺术团争取到了额外半个小时的宝贵排练时间。3月18日,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当地时间晚8点正式拉开帷幕,此时,雨水却加入了“搅局”的行列。留给艺术团准备的时间只有不到45分钟了。
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带来了震撼世界的《千手观音》表演。(图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提供)
3月13日,在抵达韩国平昌的第二天,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就来到当地一所大学的体育场内进行排练。此次演出,演员的服装都印上了国旗的标识,大家在排练时也是一丝不苟。(摄影 白帆)
不一般的旅途
这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三十余年中,第三次登上残奥会的表演舞台。2004年9月28日,“千手观音”参加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国8分钟”,让观众如痴如醉。雅典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说:“圣洁吉祥的‘千手观音’为人类送上祝福,无与伦比的美,难以置信的好?!钡钡乇ㄖ街苯有吹?“中国残疾人的演出拯救了雅典残奥会闭幕式?!?008年北京残奥会,艺术团更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都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
正如其经典演出“我的梦(My Dream)”一样,这次在平昌的演出也是要展现一个梦想。她们配发的外套上,第一次出现了国旗的刺绣,意味着这份责任较以往的不同。因为签了保密协议,每一名演员都没敢把参加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的消息告诉家人。19名演员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6岁,其中不少演员都是参与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表演的“老演员”。
主演汪伊美被观众称作“小周迅”。汪伊美小时候因发烧导致听力重度受损,后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经过听力语言康复的她已经可以与健全人无障碍交流。她9岁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后来又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经验非常丰富。
这次的舞蹈,汪伊美的“伙伴”是一台轮椅,她要扮演一名在冰雪中实现梦想的肢残女孩。刚开始这可把她难住了,没坐过轮椅的她,很难模仿出肢残人的情态?!拔揖兔刻熳诼忠紊险腋芯?。”汪伊美说有一段时间,不排练时自己也坐在轮椅上到处走,想象自己是一名肢残女孩。
因为听不见配乐,演出需要手语老师在场外为演员指挥。艺术团的李文倩、杨向天、任璇和荆小笛4个人承担起了手语指挥的任务,李文倩的孩子还没断奶,任璇兼职负责音响,荆小笛需要兼任外语翻译……几乎每个人都是身兼多职,更重要的是,4个人要一直站在台下,电视上永远看不到她们的脸。
为了配合冬季冰雪运动的特性,给演员最早的服装设计是羽绒服配上厚围巾、帽子,但实际一穿上,所有人都觉得纤细苗条的演员过于强壮了,感觉不出飞翔的感觉?!昂⒆用撬挡慌吕?得轻盈一些?!蓖蹙Ц蓖懦は肮甙蜒菰背莆昂⒆用恰?既是老师又当家长。眼看着孩子们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变少、变薄,视觉效果越来越完美,王晶副团长却一边感动一边心疼。
艺术团还专门从解放军艺术学院请来了编舞柏桦老师。柏桦虽然年纪轻轻,但对于演员的动作要求非常高。在排练中,演员们反复地跑动走位,经常练到想吐,但谁也没敢松劲儿,因为这次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团队在北京昌平区搭建了一个和闭幕式一模一样的场地,北京山区的风把温度刮到零下十度,演员在上面挨着冻跳。
吃了这么多苦,但艺术团所有人心里仍没底。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负责人倪林作为此次演出的带团领导,在出发的飞机上就开始感叹:这次的旅途不一般啊。
总导演张艺谋介绍,演出的灵感来源于一首由海迪主席作词的歌曲《白色的鸟》。
最牵挂的人
其实,最牵挂这场演出的人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主席张海迪。总导演张艺谋说,演出的灵感就来源于一首由海迪主席作词的歌曲《白色的鸟》,“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繁星点点。身患残疾的小女孩倚窗凝望,幻想自己像鸟儿一样翱翔天际。就算在暴风雨中折翼,也无法阻挡她对自由的向往?!?/p>
这何尝不是海迪主席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描绘。在节目排演过程中,作为这场演出的总策划,海迪主席多次和导演团队就节目创意、服装设计、舞蹈编排、音乐制作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策划,并亲自指导录制了歌曲。海迪主席工作忙,艺术团的编导就把排练的视频发给她,忙完工作的她每次都是到凌晨了才有时间回复,甚至可以指出“几分几秒哪个动作”可以再调整。
海迪主席对主演汪伊美最关心,因为她对表演肢残人的内心感受仍没把握到位。为使汪伊美坐在轮椅上更显挺拔秀美,海迪主席还把为她自己量身定制的一辆新轮椅提供给演出使用。海迪主席就从自己追求梦想的经历和感受出发,给她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汪伊美也深有感触:“我的表演太舞蹈化了。经过海迪主席的点拨,就更加具有生活化的一面了?!贝送?从演员胸前的一朵小花、脚上鞋带的松紧,到每次试的服装,海迪主席都会过目,从细节到整体力求严谨。
3月17日,海迪主席在抵达平昌的当晚,就出现在了主体育场的看台上,默默观看了艺术团的第一次带妆彩排。她专门给艺术团的姑娘们带来了慰问信:“几个月来,大家为冬残奥闭幕式演出成功,不怕苦,不怕难,付出艰苦的努力,对每一个动作都精益求精。你们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精神如同冬残奥运动员一样感动和激励着残疾兄弟姐妹!我相信你们美轮美奂的演出一定会为冬残奥会增添光彩,也一定会召唤全世界更多的残疾运动员来参加2022北京冬残奥会?!?/p>
闭幕式北京文艺表演上,演员们用轻盈优美的舞蹈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演绎了残疾人永不放弃、追逐梦想的历程。(图 新华社)
点燃梦想的火炬
3月18日晚上8点45分,终于轮到艺术团的孩子们出场了,雨竟然慢慢停了。
大屏幕开始播放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短片,这时候全场的光全都灭了,留下一束追光跟着场中央的汪伊美和她的轮椅,她在光中慢慢抬起头,扬起手臂,音乐柔和地在体育场内响起:“我是一只白色的鸟/不知天有多高/云儿往哪里飘/我是一只寻梦的鸟/不管路有多长/也要去寻找……”
手舞入梦、追逐梦想、梦中翱翔、圆梦奥运、与梦同行……演员们用轻盈优美的舞蹈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演绎了残疾人永不放弃、追逐梦想的历程。虽然身有残疾,却从不放弃希望;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演出非常成功,全场观众都被这样一个小而精的故事打动,掌声经久不息。
如果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八分钟”是从大处着眼,那这场演出则是从小处着手,非常人性化地从个体的角度入手,深入到人心当中柔软的一面。张艺谋说,两场演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策划,一个求大、一个求小,一个追求整体、一个宣扬个性。“正如美学上的文武之道,对立且统一,相得益彰?!倍瓿烧飧鼋谀康难菰辈抛畲蚨?“这些孩子们领悟能力非???我觉得她们的舞蹈比健全人跳得还要好、还要专业。候场时一个个亭亭玉立,在哪里都是一道风景线。不仅我深受感动,就连观看过排练的韩国工作人员都自发为这些姑娘们鼓掌。”
北京文艺演出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掌声。前来参加接旗仪式的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左三)看完整场演出后,专程在后台看望并问候了艺术团的所有演员,并对她们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摄影 杨志)
前来参加接旗仪式的北京市市长陈吉宁看完整场演出后,专程看望并问候了艺术团的演职员,并对她们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平昌冬残奥会在烟花似锦中闭幕,现场的圣火随着音乐慢慢熄灭。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姑娘们却在平昌的夜晚点燃了梦想的火炬,再一次向全世界发出诚挚邀请——2022年相约北京!